并倂 | bìng I. | ①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吞并。秦 李斯《谏逐客书》: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②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并行(xíng)。西汉·贾谊《治安策》高皇帝与诸公倂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③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④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⑤(文言)通“屏”、“摒”(bǐng)。摒除;抛弃。击溃。《庄子·天运》:至贵,国爵并;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郭庆藩集释:“并,除弃之谓也。”《孙子兵法·九地篇》:“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将进军攻许…II.bīng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
并包兼容 兼容并包 | bìngbāojiānróng | 兼、并:同时照顾或包括有关的各方面;容:容纳;包:包含。把相关的东西都容纳、包含进来。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hónɡ)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一》顾乃并包兼容之意多,别邪辨正之虑浅。 |
并刀 | bìngdāo | 亦称“并州刀”。即并州剪。并州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此处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唐 杜甫《戏题王宰画水山图歌》:“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宋 周邦彦《少年游 并刀如水》:“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宋 姜夔《长亭怨慢 渐吹尽》:“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宋 黄孝迈《湘春夜月 近清明》:“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明 陈子龙《渡易水》:“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
并蒂 | bìngdì | ①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镜花缘 第五回》以阴阳、奇偶而论,连理、并蒂为双,属阴;阴为女象。②比喻男女合欢或夫妇恩爱。 |
并耕 | bìnggēng | 指君民一起耕作。《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尸子卷下》:“神农氏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
并后 | ìnghòu | 与王后并列。谓妾媵拟同于王后。《左传·桓公十八年》:“辛伯谏曰:‘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杜预注:“妾如后。”《韩非子·说疑》:“内宠并后,外宠贰政,枝子配适,大臣拟主,乱之道也。”《宋书·后妃传论》:“大明之沦溺殷姬,并后匹嫡,至使多难起於肌肤,并命行於同产,又况进於此者乎。” |
并驾齐驱 | bìngjiàqíqū |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或地位相当。亦“齐驱并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朱自清《歧路灯》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
并兼 | bìngjiān | ①合并;并吞。开拓疆土。《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功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庄子·刻意》:“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史记·太史公自序》:“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於机利,去本趋末。”西汉·贾谊《治安策》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清 吴伟业《茸城行》:“非为仇家告并兼,即称盗贼通囊槖。”②两者齐下。《后汉书·袁绍传》:“故太尉杨彪,歷二司,元纲极位。(曹)操因睚眦,被以非罪,篣楚并兼,五毒俱至,触情放慝,不顾宪章。” |
并倨 | ìngjù | 并:兼、合。同、齐。通“傍”。挨着。 倨:古同“踞”,伸开脚坐着。并倨:喻义姘居鬼混。贾谊《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 “抱哺其子,与公并倨。” |
并力 | bìnglì | ①合力;戮力。《孙子·行军篇》:“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②合力;协力。《晋书 惠帝纪》“镇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刘弘,平南将军、彭城王释等,其各勒所统,径会许昌,与(刘)乔并力。” |
并命 | bìngmìng | ①一同受命。礼记·内则:“毋敢敌耦於冢妇,不敢并行,不敢並命,不敢并坐。” 孔颖达疏:“并有教令之命。”唐 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诗》:“昔岁经过同二仲,登朝並命惭无用。”唐 张署《赠韩退之诗》:“白简趋朝曾並命, 苍梧左宦一联翩。”②拼命。同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及西台陷没,玄绍以形体魁梧,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唐 柳宗元《箕子碑》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某今日与人争不胜,已买刀藏腰际,将与仇者並命。” |
并气积力 併气积力 | bìngqìjīlì | “并气”指的是鼓舞士气,使其保持旺盛的状态,而“积力”则是指积蓄部队的战斗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孙子·九地》:“谨养而勿劳,併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
并禽 | bìngqín | 成对的禽鸟。多指鸳鸯。宋 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词》:“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元 吴景奎《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四月》:“并禽不受雕笼宿,背人飞向荷阴浴。” |
并日而食 | bìngrìérshí | 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
并容徧覆 | bìngróngbiànfù | 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广。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以并容徧覆,扰服异类。” |
并世 | bìngshì | ①同时代。宋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康有为《人境庐诗草 序》:“吾於并世贤豪多友之。”清 邹容《狱中答西狩诗》:“并世无知己,吾生苦不文。”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②同存于世;同时。《墨子·兼爱下》:“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宋 黄庭坚《题刘将军雁诗》:“祁连将军一笔鴈,生不并世俱名家。”清 方苞《畿辅名宦志 序》:“而史作於异代,其心平,故其事信。若郡州县志,则并世有司之所为耳。其识之明,未必能辨是非之正。”③随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司马贞索隐:“言其大体随代盛衰,观时而説事。” |
并手 | bìngshǒu | 齐手;合力。宋 李觏《袁州学记》:“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宋 岳飞《奏郾城县并绛州垣曲县捷状》:“(王刚等)认是头领,遂一齐入贼军併手斫下上件头领。” |
并蒂芙蓉 | bìngdìfúróng |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唐 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我飞个并蒂芙蓉罢。” |
并吞 | bìngtūn | ①把别国的领土或他人的财产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西汉 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②吞没,淹没。③兼并侵吞。④容纳合并。 |
并骛 | bìngwù | 并驰。《文选·班固 西都赋》抚鸿罿,御繒缴,方舟并騖,俛仰极乐。吕延济注:言持网缴射,并舟而騖。《文选·韦昭 博弈论》百行兼苞,文武并騖;博选良才,旌简髦俊。张铣注:騖,驰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七》朕(金主完颜景)已分命虎臣,临江问罪,长驱并骛,飞渡有期,此正豪杰分功之秋也。 |
并心 | bìngxīn | ①同心。《后汉书·赵岐传》:“岐虽迫大命,犹志报国家,欲自乘牛车,南説刘表,可使其身自将兵来卫朝廷,与将军并心同力,共奬王室。”宋 王安石《与赵卨龙图书》:“我深闭固拒,使彼不得安息,则彼上下愤惧,并心一力,致死於我,彼所以能崛强也。” ②专心。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晋 左思《娇女诗》:“并心注肴饌,端坐理盘槅。” 宋 曾巩《思政堂记》:“君於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
并兴 | bìngxīng | 同时发生﹑兴起。东汉 王粲《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文选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桓灵失德,灾衅并兴。 |
并行不悖 | bìngxíngbùbèi | 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悖:违反。《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巴金《家 九》但风雅之事,又怎么能够和卫道的精神并行不悖呢? |
并育 | bìngyù | 共同生长。《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晋 陆机《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明 刘基《拟连珠之十六》:“万物并育,不齐其用而各有用。” |
并缘 | bìngyuán | 相互依附勾结。《汉书·薛宣传》三辅赋敛无度,酷吏并缘为奸。《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五年》盖保正一乡之豪,官吏有须,可以仰给,故乐於并缘以为己利。《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宋孝宗)诏:“令诸路监司、郡守,不得非法聚敛,并缘申请,妄进羡馀,违者重置典宪。”《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县以并缘科敛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不敢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州县之吏,并缘名色,巧计侵移,重困民力,请严行禁止。 |
并臻 | bìngzhēn | 一齐到来。《汉书 王莽传》四海奔走,百蛮并臻,辞去之日,莫不陨涕。《后汉书·曹褒传》:“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於言语。”《汉书·元帝纪》:“今朕恭承天地,託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晋书·孝武帝纪》:“三吴奥壤,股肱望郡,而水旱并臻,百姓失业,夙夜惟忧” |
并卒 | bìngzú | 集中兵力。《孙膑兵法·威王问》孙子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毋令敌知之。然而不离,按而止。毋击疑。” |
摒 | bìng | ①排除:摒弃。摒除。摒退,摒绝妄念。摒之门外。②摒挡(dàng):收拾,料理,如“摒挡行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