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 yuè | ①度过,超出: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②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越。声音清越。③表示程度加深: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④消散:“精神劳则越”。⑤失坠,坠落:陨越(同义连绵词)。“射其左。越于车下”。⑥中国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粤”)。⑦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⑧姓。 |
越裳 | yuècháng | 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晋书 文帝纪》虽西旅远贡,越裳九译,义无以逾。 |
越次 | yuècì | 越级;破格。越出序列;越出位次。《汉书·王莽传上》臣以外属,越次备位。唐 白居易《为宰相让官表》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伦,忽承此命。宋 范仲淹《上枢密书》朝廷过听,越次寄任,拳拳负荷,不能无忧。《列子·仲尼》伯丰子之从者越次而进。”《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子仪未应。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帝(宋孝宗)泫然曰:“向所以越次建储者,正为此子(魏王恺)福气差薄耳。”《西游补 第十五回》越次者取首级。清 刘大櫆《赠大夫闵公传》值公事,则恂恂随诸兄后,未尝敢越次儳言。 |
越凫楚乙 | yuèfúchǔyǐ | 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南北朝齐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南北朝张融《答周颙书并答所问》:“是道言之乖于佛也。道佛两殊,非凫则乙,凫乙之交,定者鸿乎?” |
越货 | yuèhuò | 抢劫财物。清 魏源《圣武记 卷七》而内地敚攘越货、亡命鬭狠之事,无一不出于花门。 |
越鸡 | yuèjī | 越地所产的鸡。其形体较小。《庄子·庚桑楚》:“越鸡不能伏鵠卵,鲁鸡固能矣。”陆德明释文:“越鸡,司马向云,小鸡也。或云荆鸡也。” 唐 柳宗元《梅雨诗》:“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明 徐渭《送章蒲圻之官诗:“惜或越鸡翰,遇鵠不能抱。” |
越甲鸣君 | yuèjiǎmíngjūn | 汉 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於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后以“越甲鸣君”为忠君爱国之典。 |
越礼 | yuèlǐ | 不遵循礼仪法度。清 曾朴《孽海花第九回》却说诸亲友正交头接耳,议论彩云妆饰越礼,忽人丛中夫人盛服走出… |
越鸟 | yuèniǎo | ①南方的鸟。两汉《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后因用为思念故乡或故国之。晋 潘岳《在怀县作诗》:“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唐 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诗》:“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②孔雀的别名。唐 李郢《孔雀诗》:“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
越女 | yuènǚ | ①古代越国多出美女,西施其尤著者。后因以泛指越地美女。文选·枚乘《七发》:“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刘良注:“齐越 二国,美人所出。”金 元好问《后平湖曲》:“越女颜如花,吴儿洁於玉。”鲁迅《赠人诗之一》:“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②专指西施。唐 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清 魏禧《灵岩杂咏》:“应知越女倾吴国,不比杨花覆白苹。”③指越国一善剑女子。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 越王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号曰越女,命教军士。当时皆称越女之剑。王充《论衡·别通》:“剑伎之家,鬭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 |
越人 | yuèrén | ①疏远的人。《商君书·修权》:“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 宋 苏洵《兵制》:“及於五代,燕帅刘守光又从而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与齐民齿,故其人益復自弃,视齐民如越人矣。”清 昭槤《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以天潢贵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视,亦可谓无心肝人矣。”②战国时名医扁鹊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姓秦氏,名越人。”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故越人见齐桓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箕子识殷人鹿臺之祸,於象箸之初。” 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海石》:“久不晤,岂精越人术耶?”③越地人(今浙江东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越若 | yuèruò | 发语词。犹及至。《汉书·召诰》:“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越若来三月’五字,当作一句读。越若,语辞。来,至也(见尔雅)。”蔡邕《东鼎铭》:“越若来二月丁丑,迁於司徒。”《汉书·王莽传上》:“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 |
越溪 | yuèxī | 传说为越国美女西施浣纱之处。唐 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诗》:“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唐 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五代 和凝《宫词之七一》:“越溪姝丽入深宫,俭素皆持马后风。”元 萨都剌《越溪曲》:“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
越席 | yuèxī I. | ①离开席位。《孔子家语·颜回》:“公闻之,越席而起。”《礼记·仲尼燕居》:“子贡越席而对。” 晋 袁宏《后纪·灵帝纪一》:“遂越席而去。” 唐 王勃《平台秘略论》:“越席分庭,上才当四海之礼。”II.huóxí 用蒲草编织的席。“越”通“括”,结。《左传 臧哀伯谏纳郜鼎》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毇,昭其俭也。《礼记·礼运》:“孰其殽,与其越席,疏布以羃,衣其澣帛,醴醆以献,荐其燔炙。” 孔颖达疏:“越席,谓蒲席。”《魏书·礼志三》:“高祖哭于文明太后陵左,终日不絶声,幕越席为次,侍臣侍哭。” 明 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故天子之车,大路越席,所以养其体也。” |
越溪 | yuèxī | 传说为越国美女西施浣纱之处。唐 王维《西施咏》:“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唐 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诗》:“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五代 和凝《宫词之七一》:“越溪姝丽入深宫,俭素皆持马后风。”元 萨都剌《越溪曲》:“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
越巂 | yuèxī | 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治所在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南朝齐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巂州为越巂郡。《汉书 王莽传中》自越巂遂久仇牛、同亭邪豆之属反畔以来,积且十年,郡县距击不已。《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自(宋)太祖皇帝即位之初,指舆地图,弃越巂不毛之地,画大渡河为界,边民不识兵革,垂二百年。 |
越性 | yuèxìng | 有江淮扬州一带的“越发”之意,也有吴地苏州“索性”之意。有学者研究“越性”从意思和发音相似度符合鄂东的“越更”也就是楚地尤其符合英山县的“越进”,地方音读“越行”,更接近“越性”。《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玉笑道:“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 |
越逸 | yuèyì | ①逃跑;逃窜。《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南杜走吴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絶越逸之径。”《晋书 文帝纪》今当多方以乱之,备其越逸,此胜计也。《北齐书·祖珽传》:“令録珽付禁,勿令越逸。”《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此行当亟殄贼,无使越逸。”②超迈,出众。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夫帝王之相,且须有英特越逸之气。” |
越吟 | yuèyín | 典出《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战国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乡思。后遂以“庄舄越吟、庄舄思归、秦声、越吟”等表达不忘故国家园,爱国怀乡的思想感情。汉 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
越职 | yuèzhí | 超出职权范围。刘向《条灾异封事》:“欲竭愚诚,又恐越职。”《晋书 武帝纪》(郑)徽越职妄奏,岂朕之意。唐 李翱《劝河南尹复故事书》:“意尽词真,无以越职出位言为罪。”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越职献言,不敢自外。”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任用官吏要使之称职,不许官吏越职办事。” |
越俎代庖 | yuèzǔdàipáo |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宋·秦观《代谢中书舍人启》一时承乏,方慙越俎以代庖;数月为真,更愧操刀而制锦。宋·陈亮《又与吕伯恭正字书》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测井渫不食乎?郭沫若《天地玄黄·兵不管秀才》秀才还不便越俎代庖,军人理应少管闲事。亦“代越庖俎” |
樾 | yuè | ①路旁遮阴的树。参见“林樾”。②树阴凉儿:樾荫(树阴,借指别人的护庇)。 |
樾荫 | yuèyīn | 指树木茂密形成的林荫,即“群木聚成的树荫”。宋 王安石《游北山》诗中“僧眠樾荫清”即描述僧人在树荫下休憩的场景。后世用“樾荫”比喻受到庇护或恩泽,尤其强调道德层面的庇佑。《红楼梦第九九回》 “尚叨樾荫”即表达对远方恩惠的感念。 |
钺 | yuè | ①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参见“鈇钺fūyuè”②古星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