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ān

①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冤枉。冤屈。冤案。冤狱。冤愤。伸冤。鸣冤叫屈。②仇恨:冤头。冤家。冤孽。③欺骗:不许冤人。④吃亏,上当:冤大头。花冤钱。

冤鬼yuānguǐ

①犹冤魂。《后汉书·寇荣传》:“苟生则为穷人,极死则为冤鬼。” 许杰《旅途小记》:“我真怀疑,所谓冤鬼,所谓狐仙,是否就躲在这些破洞里。”《笑林广记 冥王访名医》冥王遣鬼卒访阳间名医,命之曰:“门前无冤鬼者即是。”鬼卒领旨,来到阳世。②用作詈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侄少爷已经回来了,终久不能不露面,且把这些冤鬼打发开了再説罢。”

冤魂

yuānhún

冤屈而死的鬼魂(迷信)。指屈原。《后汉书 刘表传》至令将军忘孝友之仁,袭阏、沈之迹,放兵抄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 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冤家路窄

yuānjiālùzhǎi

冤家:仇人。仇人在狭路上相遇;来不及回避。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二回:却不防冤家路窄,倒被阳伯偷看了去。

冤家宜解不宜结yuānjiāyíjiěbùyíjié

应该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明·唐寅《叹世其二》“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人来惹我,尚然要忍耐,让他几分,免了多少是非。”

冤结

yuānjié

①冤气郁结。《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刘向《九叹·惜贤》:“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三国魏 曹植《出妇赋》:“嗟冤结而无诉,乃愁苦以长穷。”②犹冤屈。《汉书·于定国传》:“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於闕廷。”《汉书 王莽传中》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将残吏未胜,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动天气乎?”《后汉书 董卓列传》欲释冤结而复罪之乎!一切勿问。宋 司马光《进五规状·务实》:“姦暴不诛,冤结不理。”③结下的冤仇。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因为死人在未死之前,总不免开罪于人,存着冤结,所以死后要替他解散。”

冤酷

yuānkù


①残酷无道。韩诗外传卷五:“紂之为主,戮无辜,劳民力,冤酷之令,加於百姓。”②无罪而加刑戮。《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资治通鉴 后唐纪五》马殷抚膺大恸曰:“吾老耄,政非已出,使我勋旧(高郁)横罹冤酷!”③指屈打成招的冤案。《南史·梁纪上》:“六月丙子,詔分遣使巡察州部,视人冤酷。”《周书·文帝纪上》:“若得一雪冤酷,万死无恨。”

冤滥

yuānlàn


谓断狱冤枉失实。《后汉书·霍谞传》谞与光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冤滥,未必可谅。宋 陈亮《廷对策》狱,民之大命也,朕所以选任其官者不为不谨,而冤滥之弊或未尽除。《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户部尚书韩彦直请广籴为备,且言冤滥为致旱之由,乞追究部曲曾诬陷岳飞者以慰忠魂。明 屠隆《昙花记·礼佛求禳》道有妖神向此探,真冤滥。

冤孽yuānniè

①佛教语。因造恶业而招致的冤报。《花月痕第二十四回秋痕拉着痴珠的手。说道:“这是我的前生冤孽,你不要气苦.”②仇人;冤仇。③指因缘。④昵称。犹冤家。

冤伤

yuānshāng

怨恨悲伤。《汉书·刑法志》:“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冤讼

yuānsong

①谓为他人申诉冤枉。《汉书·王莽传上》:“在国三岁,吏上书冤讼莽者以百数。” 颜师古注:“言其合管朝政,不当就国也。”②冤屈的案件诉讼。《宋书·袁粲传》:“尚书令可与执法以下,就讯众狱,使冤讼洗遂,困弊昭苏。” 《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五》议郎耿育上书冤讼陈汤

冤痛

yuāntòng

①谓蒙受冤屈而悲愤沉痛。王充《论衡·感虚》:“何其冤痛相似而感动不同也。”晋 干宝《搜神记 卷三》:“孤魂冤痛,自诉於天耳。”②指为他人感到冤屈悲痛。《三国志·魏志·杨俊传》:“黄初三年,车驾至宛,以市不丰乐,发怒收俊。尚书僕射司马宣王、常侍王象、荀纬请俊,叩头流血,帝不许。俊曰:‘臣知罪矣。’遂自杀。众冤痛之。”《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死生冤痛,朕甚愍焉。宋 何薳《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余观嵇中散被譖就刑,冤痛甚矣。”

冤枉

yuānwǎng

①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你冤枉他了,他的兴趣比那广泛得多。无辜的人被诬指为有罪,无过错的人受到指责。冤枉好人。《晋书 武帝纪》录囚徒,理冤枉,详察政刑得失,知百姓所患苦。②不值得,吃亏。为一件小事而来回奔波,真冤枉。

冤业yuānyè佛教用语。可写作“冤孽”,或单言“冤”、单言“业”,等于说“罪过”。 这也是宿世冤业,应得填还。早知如此,连那妇人的头也不说了。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

冤抑

yuānyì

冤屈;冤枉。叩恳大人秦镜高悬,拿获凶犯,与小人辨此冤抑,伏乞洞鉴! 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资治通鉴 唐纪三》(王世充)又令西朝堂纳冤抑,东朝堂纳直谏。《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八》(南诏)骠信使其坦绰遗节度使牛丛书云:“非敢为寇也,欲入见天子,面诉数十年为谗人离间冤抑之事。”《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丁酉,以四方牒诉上尚书省,或冤抑不得直,令御史分察之。《明史 卷二十 神宗一》以旱诏中外理冤抑,释凤阳轻犯及禁锢年久罪宗。

冤冤相报

yuānyuānxiāngbào

佛家语;认为冤仇终会有报应。也指仇人互相报复。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又谁知苍天有眼,偏争他来早来迟,到今日冤冤相报,解愁眉顿作欢眉。”两个村寨世代相仇,冤冤相报,战争从不曾停止过。。

冤滞

yuānzhì

滞留未申的冤狱。雪理冤滞。《晋书·姚兴载记上》:“兴常临諮议堂听断疑狱,于时号无冤滞。”《资治通鉴 唐纪三》(王)世充立三牌于府门外:一求文学才识,堪济时务者;一求武勇智略,能摧锋陷敌者;一求身有冤滞,拥抑不申者。宋 苏轼《元祐三年六月德音赦文》:“切虑四方狱犴,冤滞尚多。”

yuān

①鸳鸯,水鸟,凫类也。“雄鸟和雌鸟”。《说文》鸳,鸳鸯也。陆佃《埤雅》鹊好外反,鸳好内思。《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匹鸟。②鸳鸯瓦脊(互相成对的瓦建成的屋脊);鸳鸯拐(两脚向左或向右踢起);鸳鸯客(同在一桌饮酒、吃饭的两人)。③比喻同事,同僚。明·李东阳《寿琼山邱先生》芸阁编充栋,鸳班礼绝邻。鸳行鹭序簿(在职官员的名册。鸳行、鹭序指朝官井然有序的行列);鸳班(文武朝官的排列)④比喻配偶,夫妻。宋·柳永《两同心》鸳会阻,夕雨凄飞。鸳帏凤枕,喻夫妻床上枕边事;鸳枕(夫妻共眠用的枕头);鸳侣(配偶、夫妻);鸳鸯偶,比喻和睦的夫妇。

鸳班yuānbān

指朝班。《说岳全传 第四十六回》高宗素志在偷安,奸佞纷纷序鸳班。《喻世明言.卷五》真个是:鸳班济济,鹭序彬彬。明 李东阳 《寿琼山邱先生》诗:芸閣編充棟,鴛班禮絶鄰。

鸳被yuānbèi绣有鸳鸯的锦被。为夫妻共寝之用。《喻世明言》第一卷:只为蝇头微利,抛却鸳被良缘。

鸳侣

yuānlǚ

①比喻同僚。唐 李端《同苗发慈恩寺避暑诗》:“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唐 罗隐《上太常房博士启》:“其后某则困躓於龙津,博士则徊翔於鸳侣。”②鸳鸯侣的省称。宋 周邦彦《尉迟杯·离恨词》:“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鸳侣。”柳亚子《浣溪沙·十月二十八日偕雁冰等泛舟游阳朔翌日乘汽车返记事得两阙词》:“并枕联茵人似鯽,疏星缺月野无庞,几家鸳侣总成双。”

鸳衾

yuānqīn

鸳鸯被。①绣有鸳鸯的被子。亦指夫妻共寝的被子。宋 欧阳修《蝶恋花·咏枕儿》:“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②指一种特制的阔被。

鸳帏yuānwéi

犹鸳帐。《水浒传第二一回》重来欲索招文袋,致使鸳帏血漫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

鸳鸯

yuānyāng

①亚洲一种亮斑冠鸭,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唐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五代 李珣《南乡子》:“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宋 贺铸《踏莎行 杨柳回塘》:“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②比喻恩爱夫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自名为鸳鸯。《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唐 李白《长相思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絃。”唐 杜甫《佳人 诗》:“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唐 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宋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宋 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词》:“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参见“梧桐”。

鸳鸯被yuānyāngbèi

夫妇共寝时所用的被衾。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赵飞鷰为皇后,……鸳鸯襦、鸳鸯被、鸳鸯褥……。亦省作“鸳被”。唐 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同辛常伯作》诗:“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元 商衟 《风入松》套曲:“倦将鸳被舒,愁把黛眉蹙。”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为盟誓,今生断不辜鸳被。

鸳鸯楼yuānyānglóu一种专供新婚户短期使用、临时过渡的公房。也称“鸳鸯房”。 《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九》暗夜便窃入大户朱门寻宿处:玳瑁梁间,鸳鸯楼下,绣屏之内,画阁之中,缩做刺猥一团,没一处不是他睡场。

鸳鸯瓦

鸳瓦

yuānyāngwǎ

指成对的瓦。南朝梁 萧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日丽鸳鸯瓦,风度蜘蛛屋。”唐 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宋 曾觌《水龙吟》:“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清 纳兰性德《生查子词》:“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参见“鸳”条②鸳鸯瓦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