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曲折,绕远:迂回。迂缓(行动迟缓)。列子《愚公移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聊斋志异 瞳人语》隧道迂, 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②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迂论。迂气。迂儒。迂阔(不切合实际)。迂腐(说话、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迂夫子(迂腐的读书人)。《论语·子路篇》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八》知制诰刘敞言:臣言似迂而虑实远,望赐裁察!《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五》它日,(宋神宗)又谓(吕)公著曰:“(司马)光方直,如迂阔何?”公著曰:“孔子上圣,子路犹谓之迂;孟轲大贤,时人亦谓之迂。况光者,岂免此名!大抵虑事深远,则近于迂矣。愿陛下更察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聊斋志异 白秋练》年十六,翁以文业迂[使去而学贾,从父至楚。

迂诞

yūdàn

迂阔荒诞;不合事理。《史记 孝武本纪》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

迂道yūdào绕道。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45篇》春天,吴三桂奉命入关,驰援京师,抵御第五次迂道入塞的清军,但行军迟缓,到达时清军已退。

迂缓

yūhuǎn

①(行动)迟缓;不直截。②迂阔而不切于实用。《聊斋志异 白于玉》夜每招生饮,出一卷授生,皆吐纳之术,多所不解,因以迂缓置之。

迂回曲折

yūhuíqūzhé

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迂谨

yūjǐn

拘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常)生惊曰:“且为奈何!小生素迂谨,今为卿故,如寡妇之失守,不能复自主矣。”

迂阔

yūkuò

不切合实际事理。迂阔之论。《汉书·王吉传》:“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也。”晋 葛洪《抱朴子·安贫》张鱼网於峻极之巔,施钓緡於修木之末,虽自以为得所,犹未免乎迂阔也。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宋 曾巩《赠黎安二生序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八》然以正人为迂阔而疑其难以集事,以忠言为矫激而疑其近于好名,任之不专,信之不笃。《警世通言第三卷》:东坡暗想道:“这老甚迂阔,难道这些书都记在腹内?虽然如此,不好去考他。”《红楼梦 第五回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於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

迂路

yūlù

绕道。《尚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ér。唐 孔颖达疏:言陑,当是山阜之地,历险迂路,为出不意故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五》(欧大)恐金人效之,乃答以有路,自竹冈镇可径至六合县,(萧)琦从之,俾为乡导,遂迂路半日,故六合居人皆得逃去。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迂路两日,往姚安府,以此路差可行,不必待衙子也。《东周列国志 第八八回》令兄有书托某送到鬼谷,闻贵人已得仕魏邦,迂路来此。

迂讷

yūnè

迂:曲折,绕远:迂回。迂缓(行动迟缓)。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迂论。迂气。迂儒。迂阔。讷:nè 语言迟钝:木讷。口讷。讷讷(形容说话迟钝)。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聊斋志异 阿宝》性迂讷,人诳之,辄信为真。

迂僻

yūpì

①偏僻。《宋史·食货志下八》:"山间迂僻之县镇,经理未定之州郡,悉罢而免之。"清 李渔《闲情偶寄·饮馔·蔬食一》:"近地且然,况寥廓而迂僻者乎?"②迂诞怪僻,不合情理。宋 司马光《与吴丞相充书》:"光愚戆迂僻,自知於世无所堪可,以是退伏散地,苟窃微禄,以庇身保家而已。"《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四》曾布又曰:“誉(sima )光者乃闾巷小人耳。如王安石、臣兄巩,皆有学识之士,臣自少时,已闻两人者议论,以为光不通经术,迂僻不知义理,其它士大夫有识者,亦皆知之。”帝(宋哲宗赵煦)忻然听纳。

迂疏

迂疎

迂踈

yūshū

犹言迂远疏阔。宋 苏舜钦《杜公谢官表》:"臣立性褊直,有不可移之资;临事迂疎,无必能成之策。"《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二》(程)颐草茅之人,未习朝廷事体,迂疏则固有之,人谓颐欲以故旧倾大臣,以意气役台谏,其言皆诬罔非实。明 刘基《遣兴》诗之六:"迂踈乏世用,矫情非所安。"清 顾炎武《春雨》诗:"年老更迂疏,制行复刚褊。"清 厉鹗《郑筠谷太史挽诗》之二:"平生笑语乐通怀,亦抱迂疎与俗乖。"

迂途

yūtú

亦作“ 迂涂 ”。曲折的途径。汉 扬雄《太玄·羡》:“其次迂涂。” 范望注:“迂涂,曲萦之貌也。” 清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径莫便於捷,而又莫妙於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 严复《救亡决论》:“且客谓西学为迂涂,则所谓速化之术者,又安在耶?” 绕道。明 王守仁《答聂文蔚书》:“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怔惓惓,此情何可当也。”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孝廉》:“(石某)恐妇闻知,遂避德州道,迂途履任。”

迂笑

yūxiào

谓讥笑其迂腐。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钱唐》:“故迁都之议,为世迂笑。”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成(生)自经讼系,世情尽灰,招周(生)偕隐。 周溺少妇,辄迂笑之。” 《聊斋志异 曾友于》次子悌,字友于,邑名士,以为不祥,戒诸兄弟各自惕,勿贻痛于先人;而兄弟半迂笑之。

迂远

yūyuǎn

①意思是犹迂阔。不切合实际。《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今君以一布衣思量求仙,何其迂远也。"②迂回遥远。《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钱)俶泣请三岁一朝,帝曰:“川涂迂远,俟有诏乃来也。”《明史·河渠志四》:"帝以海道迂远,却其议。"

迂直yūzhí

①曲和直。以迂为直。《孙子·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致,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②直率而不知权变。

迂拙yūzhuō

迂阔笨拙。《笑林广记 不吃亏某甲性迂拙,一日出外省戚,适门外有一车,与他讲价,因嫌价贵,宁愿步行

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叹息:长吁短叹。《尚书·吕刑》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说文》吁!惊也。《史记·周本纪》王曰:“吁,来!…”

吁嗟yùjiē有所感触的嗟叹词。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80篇》参与劳役的人有数万,吁嗟叹息之声充溢道路,陛下(后赵王石虎)应当乘出游时加以制止。


①弯曲,绕弯:纡曲。纡回。萦纡。纡尊降贵(指地位高的人转而主动地降低身分,接近地位低的人)。《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虽德称汪濊,明能普烛,犹复纡己乞言,降情访道。《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②苦闷盘结胸中:纡郁。纡轸。③古同“迂”。委婉从容的样子。行动缓慢:纡徐。纡缓。④系,结。《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九》先是(宋)太宗谓(钱)若水曰:“士遭时得位,纡金拖紫,延赏宗族,岂得不竭诚报国乎?”

纡青拖紫

yūqīngtuōzǐ

比喻显贵。汉 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梁实秋《退休》:“从前读书人十载寒窗,所指望的就是有一朝能春风得意,纡青拖紫。”

纡徐

yūxú

①从容宽舒貌。司马相如《子虚赋》:“襞积褰縐,紆徐委曲。”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絶岭悬坡,蹭蹬蹉跎,泉水紆徐如浪峭。”唐 沉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诗》:“翕习黄山下,紆徐清渭东。”何其芳《黄昏》:“一乘古旧的黑色马车,空无乘人,纡徐地从我身侧走过。”②谓文辞委婉舒缓。纡徐委备。明 唐顺之《与杨朋石祠祭》:“所示诸文皆清新紆徐,有作者之意。”《花月痕第十五回》:“全书不作赘语,亦不用直笔,此篇尤极紆徐之致。”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宋代诸公,变峭厉而为平畅,永叔情致紆徐,故虚字多。”

纡余

yūyú

①迂回曲折。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鄗、潦、潏,紆餘委蛇,经营乎其内。”刘良注:“紆餘委蛇,屈曲貌。”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测。” 唐 柳宗元《石渠记》:“又北,曲行紆餘,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唐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视其蓄,则溶漾纡余。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而大河自积石行万里砥柱,傍緑太行至大伾,斗折而东,下走大海,长冈巨阜,紆餘盘屈。”②形容人有才气从容不迫。唐 韩愈《进学解》:“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紆餘为妍,卓犖为杰。”③谓歌曲文章曲折有致。《宋书·乐志四》:“(魏 鼓吹曲十一邕熙曲)歌声一何紆餘,杂笙簧。”宋 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执事之文,紆餘委备,往復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明 方孝孺《答陈元采书》:“寄来文章又皆敷赡紆餘,有作者风。”

纡馀为妍

yūyúwèiyán

纡馀:形容人有才气从容不迫。纡尊降贵(指地位高的人转而主动地降低身分) 妍:美好。谦和而成为美好。韩愈《进学解》“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纡郁

yūyù

①曲深貌。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纡郁,隆崛岉乎青云。”宋 朱熹《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一水既纡郁,羣山正峻嶒。”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三面盘空,矫若龙首,条冈回壑,纡郁其下。”②抑郁,郁积。《楚辞·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王逸注:“纡,屈也;郁,愁也。”晋 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娈居人思,纡郁游子情。”唐 杜甫《画鹘行》:“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宋 苏轼《贾谊论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卷七》:“山阴胡稚威天游旷代奇才,丙辰,同举鸿博,终身纡郁而亡。”

纡轸

yūzhěn

委屈而隐痛。迂曲。③犹枉驾。轸,车的代称。《晋书·隐逸传·陶潜》:“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紆軫为荣耶!”④回避。

纡朱怀金

yūzhūhuáijīn

纡:系结;朱:朱绂,系印的红色丝带;怀:怀藏;金:金印。比喻做了大官。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使我纡朱怀金,其乐不可量也。”《后汉书 宦者传序》若夫高冠长剑,纡朱怀金者,布满宫闱。

纡尊降贵

yūzūnjiàngguì

纡:屈抑。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得这等一位晃动乾坤的大上司纡尊降贵合他作亲家,岂有不愿之理。”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5回:“酿成国际上之重大交涉,不惜纡尊降贵,向土匪求和,所以外国人的释放,不过迟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