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 | yǐng | 颍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入淮河。唐 李白《行路难 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晋朝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篇:“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
颍川 | yǐngchuān | ①将灌夫的代称。夫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颍川。唐 王维《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②黄霸的代称。霸曾任颍川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③荀淑家子弟的代称。淑,颍川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
颖 | yǐng | ①禾的末端,植物学上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苞片:颖果。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於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跡。”刘良注:“颖,草穗也。”②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锋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聊斋志异 采薇翁》腹裂无血,其中戈矛森聚,尽露其颖。参见临颖línyǐng。③才能出众:聪颖。颖悟。颖慧。颖异。新颖。颍黠。 |
颖慧 | yǐnghuì | 聪颖;聪慧;聪明而有天才(多指少年)。南朝梁 陶弘景《相经 序》或颖慧若神,仅至龆龀;或不辨菽麦,更保黄耉。《明史·王廷陈传》廷陈颖慧绝人,幼好弄,父抶之,辄大呼曰:“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清史稿卷五·世祖纪二》朕子玄烨,佟氏妃所生,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红楼梦 第五回》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泄漏天机,便掩了卷册。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梨花》至任所,以其頴慧,命司宅门。 |
颖脱 | yǐngtuō | 锥芒显露。比喻充分显现才华。谓超脱世俗的拘束。挺秀。南朝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参见“脱颖”。 |
颖脱而出 | yǐngtuōérchū | 锥尖穿出布袋来。比喻才能全部显露出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同“脱颖而出”。 |
颖悟 | yǐngwù | ①聪慧过人;极其聪明的(多指少年);理解力强。宋 苏轼《游沙湖》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明 徐渭《陈山人墓表》:“山人生而頴悟绝羣,年十馀,已知好古。”②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因教之读,颖悟非常。指示一过,无再问者。” |
颖秀 | yǐngxiù | 聪明秀异。《晋书·谢尚传》:“(谢尚)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 明 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伯兄自少頴秀博览,过目不忘。” 《聊斋志异 凤仙》刘赤水,平乐人,少颖秀。十五入郡庠。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曹文埴)族子云衢,官员外,天资颖秀,豪气概爽。” |
颖异 | yǐngyì | 聪慧过人;颖拔奇异;新颖奇特。少而颖异。构思颖异。宋 苏轼《哭干儿》诗序:"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遯,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於金陵,作二诗哭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自幼颕异,十岁便能作文。"(赵)颢天姿颖异,尤嗜学,始就外傅,每一经终,即遗讲读官以器币服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