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 | yáo | ①爻,交也。《说文》象易六爻,头交也。按,乂,古文五,二五天地之数。会意。凡从爻之字,皆错杂意。《易·系辞下》道有变动,故曰爻。又如:爻分(交错分开);爻错(交叉错杂)②《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梼杌闲评——明珠缘》六爻熟透,八卦精通。《易·系辞上》爻者,言乎变者也。 |
肴 | yáo I. | 做熟的鱼肉等:肴馔。菜肴。酒肴。美酒佳肴。参见“山肴野蔌”。II.参见xiáo。 |
肴饵 | yáoěr | 菜肴糕饼。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龙戏蛛》:“署中有楼,用藏肴饵,往往被物窃食,狼籍於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因出榼中肴饵,列母前。 |
肴核 | yáohé | 肉类和果类食品。宋 苏轼《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籍。”清 方文《张道人园居歌》:“道人性复知爱客,每日烹茶供肴核。”《聊斋志异 崂山道士》几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聊斋志异 侯静山》以肴核置案上,啖饮狼藉, 但不能见之耳。 |
肴乱 | yáoluàn | 纷乱。《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西汉·贾谊《治安策》天下肴乱,高皇帝与诸公倂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后汉书·刘盆子传》:“立且一年,肴乱日甚,诚不足以相成。”三国魏 阮籍《元父赋》:“故其民放散肴乱,藪窜泽居。” |
肴膳 | yáoshàn | 饭菜。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唐 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惟生哀我未平復,为我力致美肴膳。”《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七》居法王公,富拟国家,饮食极肴膳,仆妾盈纨素。 |
肴蔌 | yáosù | 鱼肉与菜蔬。《文选·颜延之》:“肴蔌芬藉,觞醳泛浮。” 刘良注:“鱼肉曰肴,菜蔬曰蔌。”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 宋 苏辙《南京祈祷文 之二》:“酒醴洁芳,肴蔌备具,匪以为报,惟致其意也。”《聊斋志异 梦狼》少坐,唤侍者治肴蔌。 |
肴馔 | yáozhuàn | 酒肉饭菜。《庄子·齐物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成玄英疏:“樊乱纠纷,若殽饌之杂乱。”《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减捐大官肴馔,过於礼制,臣窃忧惶。”《晋书 谢安传》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 集,肴馔亦屡费百金。元 秦简夫《东堂老 第四折》:“摆设的一般般肴馔美,酬酢的一个个绮罗新。” |
肴胾 | yáozì | 鱼肉等比较丰盛的菜肴。《聊斋志异 湘裙》俄而肴胾献罗列,烹饪得宜。 |
倄 | yáo | ①击刺。②呻吟声;痛呼声。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苍颉篇》有“倄”字,《训诂》云:“痛而謼也,音羽罪反。” |
尧堯 | yáo | 尧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人名用字,二是特指帝尧。尧天舜日(旧时喻太平盛世)。《风俗通·皇霸》尧者,高也,饶也。 |
尧年舜日 | yáoniánshùnyuè | 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前蜀 毛文锡《甘州遍》词:“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
尧舜 | yáoshùn | ①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②泛指圣人。《孟子·告子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
尧舜禹 | yáoshùnyǔ | 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的运城和临汾(古称河东地区)。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他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山西的西南部。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宋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
垚 | yáo | 古代同“尧”。意为山高(小而高的山)的样子。这个字不常见,多用于人名。“垚”包含土多的意思,而鑫、森、淼、焱都包含一定金多、木多、水多、火多的意思,都属于会意字。 |
侥僥 | yáo I. | 僬侥:见“僬jiāo”。II.jiǎo侥幸:a.希望得到不应该得的,如“存在侥幸心理”。b.获得意外的利益或意外地免去不幸的事,如“侥幸成功”。 |
侥冀 侥觊 | yáojì | 侥望。非分希冀。徼,通"侥"。《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诚且愿保目前,不敢复有侥冀。"《资治通鉴 后唐纪五》至于恩泽赐与之间,昏姻省侍之际,嫡庶长幼,宜有所分,示以等威,绝其侥冀。宋 洪迈《夷坚乙志·成都镊工》:"吾虽至愚,然闻得道者,非积阴功至行,不可侥冀。"《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请求侥觊,惟利是趋,易置纷然,浸乱旧制,理宜戒饬。 |
侥利 | yáolì | 侥幸所得之利。《新唐书·杨炎传》:“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胡三省注:“言居行皆无侥幸之利也。”《资治通鉴 汉纪四》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 |
峣 | yáo | 高的样子。 |
峣峣 | yáoyáo | ①高貌。《汉书·扬雄传上》:“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虖彊度。”颜师古注:“嶢嶢,高貌。”②形容性格刚直。《后汉书·黄琼传》:“常闻语曰:‘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新唐书·魏徵传赞》:“皓皓者易污,嶢嶢者难全。”明 方孝孺《叶友直处士像赞》:“不嶢嶢以忤物,不汩汩以阿世。” |
峣峣易缺 | yáoyáoyìquē | 峣峣:高直的样子;缺: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后汉书·黄琼传》:“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