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

yán

①顺着,照着:沿岸(靠近江、河、湖、海一带的地区)。沿海(靠海的一带)。沿街。沿途。沿线。②因袭相传:沿革(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沿习(因袭历来的习惯)。相沿成习。沿袭(依照旧例行事)。沿用。③边:边沿。坑沿。河沿。④在衣服等物的边上再加一条边:沿个边。

沿边

yánbiān

①靠近边境一带。《旧唐书·宣宗纪》剑南西川沿边没蕃州郡,如力能收复,本道亦宜接借。《东周列国志 第五回》桓王准奏,但命沿边所在,加意提防,勿容客兵入境。《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小使臣多是从军或杂流出身及沿边职任,所以不以礼法责之。②把窄条的布或绦子等缝在衣物边上。老舍《离婚 第六》长棉袍只有一件……蓝色,没沿边,而且太肥。

沿波讨源

yánbōtǎoyuán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晋 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沿洄

yánhuí

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可指处境的顺逆。唐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沿门托钵

yánméntuōbō

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回:却说仲勋穷途落魄,流入乞丐道中,终日在街头沿门托钵,到了夜间,就在人家屋檐底下歇宿。

沿泝/沿溯

沿遡

yánsù

顺水下行与逆水上行。引申为泛舟。沿流而下。沿袭追溯。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三峡》:“夏水襄陵,沿泝阻绝。”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淮水》:“淮水又迳义阳县故城南……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鸡翅山,溪涧潆委,沿遡九渡矣。”南朝梁 何逊《晓发》诗:“且望沿泝剧,暂有江山趣。”唐 元稹《梦游春》诗:“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泝。”南朝 梁简文帝《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序:“兰觞沿泝,蕙肴来往。”清 王宗炎《序》:“词之为体,诗以为祢,曲以为子;识者为之,莫不沿溯汉魏,游衍屈宋,以蕲上闚三百篇之恉。”

沿袭

yánxí

依照旧传统或规定办理;因袭。明 王鏊《亲政篇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

yán I.

同“沿”,依循。《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杨倞注:“铅与沿同,循也。”《荀子·荣辱》:“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铅之重之。”杨倞注:“铅与沿同。循也。”②地名。江西铅山。II.参见q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