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án

 

本义是赤黑色。玄猿《诗·国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②深奥不容易理解的:玄妙。玄奥。玄理(a.深奥的道理;b.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玄学。玄秘。玄遐,玄德。亦玄亦史。《老子·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③虚伪,不真实,不可靠:玄想。玄虚。

玄鬓

xuánbìn

黑色鬓发。《淮南子·道应训》:“深目而玄鬢,泪注而鳶肩。”王粲《七释》:“鬒髮玄鬢,修项秀颈。”唐 皇甫冉《送从弟豫贬远州 诗》:“忧来沽楚酒,玄鬢莫凝霜。”②指蝉。唐 骆宾王《在狱咏蝉诗》:“那堪玄鬢影,来对白头吟。”

玄冰

xuánbīng

厚冰。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胡地玄冰,边土惨裂。”刘良注:“冰厚故色玄。” 唐 韦应物《冰赋》:“何积阴之胜纯阳兮,惟此玄冰;居炎天之赫赫兮,独严厉乎稜稜。”明 陈济生《怀友诗之五》:“题诗旧馆玄冰日,把盏空庭朔雪初。”清 龚自珍《水仙华赋》:“时则艷雪铺峦,懿芳兰其未蕊;玄冰荐月,感雅蒜而先花。”

玄裳

xuáncháng

黑色的下衣。《国语·吴语》:“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宋 苏轼《后赤壁赋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玄辞冷语

xuáncílěngyǔ

玄妙冷隽的言辞。明·文璧《<南濠居士诗话>序》:“玄辞冷语,用以博见闻资谈笑而已,奚史哉?”

玄紞

xuándǎn

①古代礼冠上系塞耳玉的丝带。《国语·鲁语下》:“王后亲织玄紞。”韦昭注:“説云:‘紞,冠之垂前后者。’昭谓:紞,所以悬瑱当耳者也。”《晋书·礼志下》:“(惠帝)加冕讫,侍中繫玄紞。” ②古代有皇后亲织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红。 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今俗妇女,休其蚕织之业,废其玄紞之务。”《梁书·皇后传·丁贵嫔》:“玄紞莫脩,褘章早缺。”

玄德

xuándé

①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尚书·舜》:“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孔传:“玄谓幽潜,潜行道德。”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圣姿合於两仪。”李周翰注:“玄德谓潜行道德也。” 明 梅鼎祚《玉合记·宸游》:“陛下玄德格天,圣母徽仪应地。”②指自然无为的德性。《老子 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王弼注:“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老子·第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参见“稽式”。《庄子·天地》:“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隋书·经籍志三》:“圣人体道成性,清虚自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故能不劳聪明而人自化,不假修营而功自成。其玄德深远,言象不测。”③天德。《汉书·礼乐志》:“礼乐成,灵将归,託玄德,长无衰。”颜师古注:“言託恃天德,冀获长生,无衰竭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薛综注:“言帝如此清惠之风同於天德。”

玄端

xuánduān

古代的一种黑色礼服,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天子晏居时亦服之。《周礼·春官·司服》:“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孙诒让正义引金鹗云:“玄端素端是服名,非冠名,盖自天子下达至於士通用为齐服,而冠则尊卑所用互异。”天子晏居时亦服之。《礼记·玉藻》:“卒食,玄端而居。”郑玄注:“天子服玄端燕居也。”《庄子·达生》祝宗人玄端以临牢柙说彘…

玄古

xuán’gǔ

远古。《庄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远也。”晋 慧远《沙门袒服论》:“玄古之民,太朴未亏,其礼不文。”《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是以希心玄古,志存澹泊。唐 李白《送戴十五归衡岳序》:“白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前蜀 杜光庭《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粤自玄古,逮于兹辰,荷泽蒙慈,莫知纪极。”

玄冠

xuánguān

古代朝服冠名,黑色。《仪礼·士冠礼》:“主人玄冠朝服,緇带素韠。”《论语·乡党》:“羔裘、玄冠不以弔。”杨伯峻注:“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古代都用作吉服。”金 元好问《范文正公真赞》:“朱衣玄冠,珮玉舒徐。”

玄圭

玄珪

xuán’guī

①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孔传:“玄,天色,禹功尽加于四海,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蔡沉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南朝陈 徐陵《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明 杨慎《别陈玉泉诗》:“平成绍禹绩,玄圭献尧天。”清 李渔《蜃中楼·传书》:“他别有土茅封地,居水国,秉玄圭。”②借指特大功业。南朝宋 鲍照《河清颂》:“毚鼎迁宋,玄圭告成。”③指墨。言其色黑而形似圭。宋杨万里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鬚浮砚水。”

玄龟

旋龟

xuánguī

元龟,大龟。《山经·南山经》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玄海

xuánhǎi

①北方之海。②佛家语,深渊,苦海。《聊斋志异 聂小倩》临别泣曰:“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

玄化

xuánhuà

①圣德教化。蔡邕《陈留太守行小黄县颂》:“有辜小罪,放死从生,玄化洽矣,黔首用寧。”文选·左思《魏都赋》:“玄化所甄,国风所禀。”张铣注:“玄,圣;甄,成也。言皆圣化所成。”《晋书 孝武帝纪》先帝淳风玄化,遗咏在民。唐 王维《贺古乐器表》:“奉先天之圣祖,玄化协於无为;育率土之羣生,至仁侔於阴騭。”明 宋濂《温忠靖王庙堂碑》:“弼赞玄化归一钧。”②神妙的变化。唐 李朝威《柳毅传》:“吾君,龙也,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涵谷。道士,乃人也。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张友鹤注:“玄化,神奇变化。”唐 王昌龄《岳阳别李十七越宾诗》:“闭门观玄化,携手遗损益。”③三国吴鼓吹曲名,韦昭作。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吴鼓吹曲宋郭茂倩题解引古今乐录:“玄化者,言上修文训武,则天而行,仁泽流洽,天下喜乐也。当上邪。”

玄黄

xuánhuáng

①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汉书·扬雄传上》:“灵祗既乡,五位时叙,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注:“玄黄,天地色也。” 晋 潘尼《乘舆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六》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使玄黄改色、鹿马易形乎!②指天地。汉 扬雄《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唐 杨炯《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及其玄黄再造,日月重轮,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明 宋濂《燕书四十首序》:“玄黄之间,事变无垠。” 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劳动精神昭日月,人民意气华玄黄。”③泛指颜色。古文苑·班婕妤《捣素赋》:“閲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章樵注:“择颜色所宜而染之。” 唐 欧阳詹《出门赋》:“路实多岐,丝无定色,任玄黄之濡染,信疆理之南北。”④玄黄:此指诸侯所所用的丝帛之类的礼品。孟子·滕文公下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玄鉴

xuánjiàn

①犹明镜,喻高明的见解。《淮南子·脩务训》:“诚得清明之士,执玄鉴於心。照物明白,不为古今易意。”高诱注:“玄,水也;鉴,镜也。”唐 武则天 《郊庙歌辞五》:“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明 杨慎《孝津行》诗:“川后垂玄鉴,江妃怜丹衷。”②明察;洞察。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夫惟大明,玄鉴幽微。”《北史·郑道昭传》:“伏惟陛下,钦明文思,玄鉴洞远,垂心经素,优柔坟籍。”《旧唐书·太宗纪上》:“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好个 李判官,精悟玄鉴,与梦语符合如此。”“玄”是高超深远,“鉴”是观察,眼界。加起来就是:“高瞻远瞩”,眼光高人一等。庄子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老子·第十章》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涤除玄鉴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能无疵”必须从起心动念的细微处入手,对心灵中的瑕疵当下知止,即刻放下,才能进入到那种清明虚空、圆融无碍的境界。)

玄酒瓠脯

xuánjiǔhùfǔ

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晋·程晓《赠傅休奕》诗:“厥客伊何?许由巢父。厥醴伊何?玄酒瓠脯。”

玄驹xuán黑色小马。或谓良马名。亦作“玄蚼”。蚁的别名。《西游记第八十六回》跳出沟,摇身又一变,变做个有翅的蚂蚁儿。真个是:力微身小号玄驹,日久藏修有翅飞。黑色鲤鱼。

玄览

xuánlǎn

①远见;深察。远望;远眺。汉 张衡《东京赋》:“睿哲玄览,都兹洛宫。”晋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旧唐书·褚亮传》:“高祖文皇帝睿哲玄览,神武应期,拨乱反正,远肃迩安。”唐 崔湜《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唐 徐彦伯《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②犹玄镜。指人的内心。《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高亨正诂:“览鉴古通用。玄者形而上也,鉴者镜也。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不出门就能够认识天下”,这是“涤除玄览”的通俗解释。《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时以文明(指冯太后)摄事,优游恭己,玄览独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固以符于冥化。”

玄理xuánlǐ精微的义理;深奥的道理。《封神演义 第三回》黑虎武艺精通,晓畅玄理,满城诸将皆非对手,如之奈何?

玄厉

xuánlì

黑色磨刀石。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瑊玏玄厉。” 李善注引 张揖 曰:“玄厉,黑石可用磨也。”

玄迈

xuánmài

超脱。《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元宏)常寄以布素之意,悠然玄迈,不以世务婴心。”

玄妙

xuánmiào

形容事理深奥微妙,难以捉摸。 也泛指微妙的道理或诀窍。《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谓道家所称的“道”深奥难识,万物皆出于此。后因以“玄妙”指“道”。《红楼梦 第一百二十回》:“这是我亲眼见的,并非鬼怪,况听得歌声,大有玄妙。”《聊斋志异 崂山道士》叩而与语,理甚玄妙。

玄妙莫测

xuánmiàomòcè

测:猜度。神奇奥妙,无法猜度。亦作“玄妙无穷”。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玄妙入神

xuánmiàorùshén

形容技艺学问已进入高超而神奇的境界。元·明善《张淳传》:“名贯京师,凡为调曲,尽声韵,玄妙入神,成一家艺。”

玄冥

xuánmíng

①神名。水神。《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玄冥、回禄。”杜预注:“玄冥,水神。”张衡《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②神名。冬神。《礼记·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就顓頊而敶词兮,考玄冥於空桑 。”王逸注:“玄冥,太阴之神。”唐 李白《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不周来风, 玄冥掌雪。”③神名。北方之神。《汉书·扬雄传上》:“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终始顓頊、玄冥之统。”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顓頊、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杀戮也。”清 徐昂发《雁门关诗》:“玄冥操斗柄,制此天北戒。”④深远幽寂,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庄子·大宗师》:“於謳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郭象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成玄英疏:“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庄子·秋水》:“始於玄冥,反於大通。” 成玄英疏:“玄冥,妙本也。” 三国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含光内观,凝神復朴,栖心于玄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⑤旧时指阴间,九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吾復入,恐不再还,与子长诀,相求于玄冥之下。”唐 鲍溶《苦哉远征人诗》:“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⑥指北方。唐 杜甫《后出塞诗之三》:“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⑦指冬季。 前蜀 韦庄《咏梅诗》:“不随妖艷开,独媚玄冥节。”⑧代郊祀歌名。歌词为:“玄冥陵阴,蛰虫盖臧……”取首二字为歌名。《史记·乐书》:“家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甘泉 ……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⑨道教称肾之神。《黄庭内景经·心神》:“肾神玄冥,字育婴。” 梁丘子注:“肾属水,故曰玄冥。”

玄默

xuánmò

①谓沉静不语。《淮南子·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三国志·吴志·张温传》:“争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谭/。”明 方孝孺《应教恭赋静妙轩诗》:“孰知神妙理,乃在玄默中。”②谓清静无为。文选·扬雄《长杨赋》:“且人君以玄默为神,澹泊为德。”李周翰注:“玄默,无事也。”《汉书·刑法志》:“及孝文即位,躬脩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旧唐书·文艺传下·刘蕡》:“朕闻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无为,端拱思道。”景耀月《古诗》:“至道尚玄默,寧静持其钧。”

玄谋庙算

xuánmóumiàosuàn

玄谋:神妙的计策;庙算:庙堂上的筹划。指朝廷的重大决策和谋略。《晋书·文帝纪》:“公躬擐甲胄,龚行天罚,玄谋庙算,遵养时晦。”

玄牡

xuánmǔ

①指古代祭天地用的黑色公牛。《尚书·汤诰》:“(汤)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 。”《论语·尧曰篇》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晋书 武帝纪》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晋 傅玄《晋郊祀歌·夕牲歌》:“於荐玄牡,进夕其牲,崇德作乐,神祇是听。”《南史 本纪卷四高帝纪上》皇帝臣道成,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至於商履,圣敬日躋,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陆侃如《牟世金 注》:“玄牡,黑色公牛。”张难先《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黎元洪 誓师祭天文云)予小子实有惭德,辱在推戴,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土,与尔军士庻民,戮力协心,殄此寇仇,建立共和政体。”②黑色公马。《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九锡备物”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是用锡君大輅、戎輅、玄牡二駟。”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锡君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刘良注:“玄牡,马也。”《晋书·舆服志》:“旧仪,天子所乘驾六,是时无復六马之乘,五路皆驾四而已,同用黑,是为玄牡。”

玄女xuánnǚ传说中的天上神女,曾授黄帝兵法,以制服蚩尤。亦称九天玄女,为道教所奉之神。史记·五帝本纪“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裴駰集解引龙鱼河图:“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铃,玄女黄公之法。”唐 王勃《拜南郊颂序》:“三门遁甲,黄公成不战之师;五垒神兵,玄女下先登之策。”《水浒传 第八十九回若非玄女亲传法,边塞焉能定太平。《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宋江思念玄女娘娘,愿心未酬,将钱五万贯,命工匠人等,重建九天玄女娘娘庙宇

玄朴

xuánpiáo

纯真;朴实。晋 葛洪《抱朴子·任命》:“匡流末者,未若挺治乎无兆之中;整已然者,不逮反本乎玄朴之外。”《晋书·景帝纪》:“时天子颇修华饰,帝又諫曰:‘履端初政,宜崇玄朴。’”

玄牝

xuánpìn

①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老子 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苏辙解:“玄牝之门,言万物自是出也,天地自是生也。” 唐 黄滔《课虚责有赋》:“囊括玄牝,箕张混元,暗造无为之域,潜臻不死之根。”宋 陆游《寄方瞳胡先生诗》:“安枕存玄牝,斋居养絳陵。” 清 魏源《天台纪游诗》:“廓然还虚无,舒卷嗟玄牝。”②《老子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河上公注:“玄,天也,於人为鼻;牝,地也,於人为口。”后因以玄牝指人的鼻和口。唐 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诗》:“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云笈七籤卷五九》:“原其所禀之时,伏母脐下,混沌三月,玄牝具焉。”注:“玄牝者,口鼻也。”

玄圃积玉

xuánpǔjīyù

传说玄圃多美玉。因以“玄圃积玉”比喻精华荟萃。《晋书·陆机传》:“葛洪著书,称机文犹如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论》后序:“今以九例该此众贤,犹如玄圃积玉,炎洲聚桂。”

玄圣

xuánshèng

①指有大德而无爵位的圣人。《庄子·天道》:“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玄圣创,素王述训。”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长素魁垒耆硕之誉闻于禹域,而弟子亦多言革命者,少一转移,不失为素王玄圣。”②特指孔子。文选·班固《引》:“悬象闇而恒文乖,彝伦斁而旧章缺,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李善注:“玄圣,孔子也。”清 钱谦益《恭谒孔林先圣庙恭述一百韵诗》:“玄圣今当寧,羣贤旧摄齐。” 章炳麟《信史上》:“儒有好今文者,谓章炳麟曰:‘玄圣没矣,其意托之经,经不尽,故箸微言於纬。’”③称仙人。晋 孙绰《游天台山赋》:“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西游记 第七回》:“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

玄石

xuánshí

①黑色石头。《山海经·中山经》:“婴梁之山,上多苍玉,錞于玄石。” 郭璞注:“言苍玉依黑石而生也。”《后汉书·梁竦传》:“乃作悼骚赋,繫玄石而沉之。”《晋书 武帝纪》氐池县大柳谷口有玄石一所,白画成文,实大晋之休祥,图之以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涟水》:“鱼石山,下多玄石……石黑色而理若云母,开发一重,輒有鱼形,鳞鰭首尾,宛若刻画。”②一种形似磁石的石头。可用于医药。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玄石》:“慈石生山之阴有铁处,玄石生山之阳有铜处,虽形相似,性则不同,故玄石不能吸铁。”③指石碑或墓碑。祢衡《颜子碑》:“乃刊玄石而旌之。” 晋 孙绰《太傅褚褒碑铭》:“敢勒玄石,敬刊高謨。”唐 韩愈《李公墓志铭》:“铭此玄石,维昧之詒。”明 杨慎《江礼记》:“史臣颂烈,敬垂鸿休於玄石。”王国维《罗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铭》:“宜刊玄石,式扬芳烈。”④山名,在洞庭湖西。刘向《九叹·逢纷》:“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唐 李华《云母泉诗序》:“洞庭湖西玄石山 ,俗谓之墨山。”⑤传说中知酒味的人,姓刘。相传尝于中山酤得千日酒,一醉千日始醒。文选·张协《七命》:“玄石尝其味,仪氏进其法。”吕向注:“玄石,古之知酒味者。”

玄水

xuánshuǐ

①传说中的北方水名。《庄子·知北游》:“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陆德明释文引李颐云:“玄水,水名。”②泛指北方之水。北周 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八》:“北闕临玄水,南宫生絳云。” 倪璠注:“北方玄武,主黑色,故云玄水。”③犹清水。明 李贽《楼头春雨诗》:“白云封去路,玄水荐新茶。”

玄朔

xuánshuò

北方。三国魏 曹植《橘赋》:“背山川之暖气,处玄朔之肃清。”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今将植橘柚於玄朔,蔕华藕於脩陵。” 刘良注:“玄朔,北方也。”《资治通鉴 齐纪三》(前)秦之既亡,(北)魏乃称制玄朔…唐 张九龄《为王司马祭甄都督文》:“故能北拥旄於玄朔,南仗节於朱垠。”

玄孙

xuánsūn

曾孙的儿子 《尔雅·释亲》:“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郭璞注:“玄者,言亲属微昧也。”唐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清 昭槤《啸亭续录·三元》:“嘉庆庚辰中三元陈继昌,广西临桂人,係文恭公之玄孙。”②泛指远孙。《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玄谈

xuántán

①指魏以来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②泛指脱离实际的空论。廖仲恺 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社会科学的律令,确不是妙想的玄谈,我们看看最近的事实……便是这条定律的例证。”

玄通

xuántōng

①谓与天相通。《老子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道者,微妙玄通。” 河上公注:“玄,天也。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也。”《后汉书·党锢传·刘祐》:“吾子怀蘧氏之可卷,体宁子之如愚,微妙玄通,冲而不盈。”《法苑珠林 卷四三》:“夫圣人之用,玄通无碍。”②暗中相通。晋 干宝《搜神记 卷六》:“众初怪恶,传省其诗,慨然叹死生之玄通也。”

玄同

xuántóng

①谓冥默中与道混同为一。《老子·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苏辙解:“默然不言,而与道同矣。”《庄子·胠箧》:“削曾子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天下之德玄同矣。”成玄英疏:“与玄道混同也。”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鲍敬言 著论云)万物玄同,相忘于道。”唐 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②相一致;混同。《晋书·陆玩传》:“臣闻至公之道,上下玄同,用才不负其长,量力不受其短。” 章炳麟《印度人之论国粹》:“带氏曰:‘今日为亚洲计,独立其先也;均平生分其稍次也;玄同彼是,泯灭政法,其最后也。’”

玄菟

xuántú

古郡名。汉武帝置。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及朝鲜咸镜道一带。后亦泛指边塞要地。《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高丽国王诵遣其户部侍郎李宣古来贡,且言:“晋割幽蓟以属契丹,遂直趋玄菟,屡来攻伐,求取无厌,乞王师屯境上为之牵制。”

玄土

xuántǔ

黑土,犹言玄社。《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頉社。

玄象

xuánxiàng

天象。谓日月星辰在天所成之象。《后汉书·郅恽传》:“惲乃仰占玄象。”《晋书 孝武帝纪》顷玄象忒愆,上天表异,仰观斯变,震惧于怀。《晋书 谢安传》宫室用成,皆仰模玄象,合体辰极,而役无劳怨。《资治通鉴 陈纪七》北周乐运:玄象垂诫,不能谘诹善道,修布德政。唐 吴筠《高士咏·严子陵》:“紫宸同御寝,玄象验客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深识玄象,常夜起观星。”

玄霄

xuánxiāo

①黑云。文选·束晳《补亡诗 之三》:“奕奕玄霄,濛濛甘霤。”李善注:“玄,黑也;霄,云也。”②高空;云宵。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灵乌萃於玄霄者,扶摇之力也。”《晋书·葛洪传》:“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躡景。”《晋书·简文帝纪》:“夫肥遁穷谷之贤,滑泥扬波之士,虽抗志玄霄……孰与自足山水,栖迟五壑,徇匹夫之洁,而忘兼济之大邪?”③道教指九霄天中的一霄。明 杨慎《绛河》:“道书:天有九霄,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縉霄也。”

玄玄

xuánxuán

形容道的深奥、微妙。道家义理。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唐 吕岩七言 诗》:“玄门玄理又玄玄,不死根元在汞铅。”元 张可久《满庭芳·碧山丹房 曲》:“玄玄妙门,怪怪山人。予生自有神仙分,何必寻真。”

玄学

xuánxué

①形而上学的另一译名。凡涉及超物理的或超经验的东西的某些事物,如深奥难懂的哲学科学。②中国魏晋时代,向秀何晏、王弼等运用道家的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世有周子(周颙),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玄言

xuányán

魏晋间崇尚老庄玄理的言论或言谈。指老庄之书。指道教义理。《晋书·简文帝纪》:“(简文帝)及长,清虚寡欲,尤善玄言。”唐·杨炯《从甥梁錡墓志铭》:“阳元既没,瞻旧宅而无成;康伯不存,对玄言而谁与?”明·袁宗道《访陈晦伯先生》诗:“兕觥湛绿醑,麈尾发玄言。”章炳麟《学变》:“载其厌世,至导引求神仙,而皆崇法老庄,玄言自此作矣。”参见“玄谈”、“玄学”。

玄夜

xuányè

①黑夜。康熙帝名玄烨,清人避讳,书玄作元,元夜。《聊斋志异 连琐》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聊斋志异 于子游》秀才曰:‘君家何处,元夜茫茫, 亦太自苦。’②指阴间。

玄友

xuányǒu

道友。《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家宗奉其学说。后世道教徒之间,彼此亦以玄友相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灵官》:“朝天观道士某,喜吐纳之术。有翁假寓观中,适同所好,遂为玄友。”

玄鼋

xuányuán

蜥蜴。《国语·郑语》:“(漦)化为玄黿,以入于王府。”韦昭注:“黿,或为‘蚖’。蚖,蜇蜴,象龙。”《淮南子·墬形训》:“先龙生玄黿。”清 唐甄《潜书·丑奴》:“在昔宫中之妖,有玄黿,有黑眚,彼实异物,人惧知避。”

玄赜

xuánzé

幽微深奥。《晋书·葛洪传》:“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於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劭、王荟共诣宣武 ”刘孝标注引《劭荟别传》:“(劭)清贵简素,研味玄赜,大司马桓温称为凤鶵。”

玄之又玄

xuánzhīyòuxuán

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先秦 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唐 刘知几《史通 叙事》:“能损之又损,而玄之又玄,轮扁所不能语斤。”

玄珠

xuánzhū

①黑色明珠。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元 王逢《游昆山怀旧伤今 诗》:“玄珠探甓社,白马饮浙水 。”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今日所谓识时之彦,为按其实,则多数常为盲子,寳赤菽以为玄珠。”②道家、佛教比喻道的实体,或教义的真谛。《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陆德明释文:“玄珠,司马云:‘道真也。’”③比喻贤才或宝贵的事物。《北齐书·文苑传序》:“辞人才子,波骇云属……人谓得玄珠於赤水 ,策奔电於崑丘 。”此喻人才。《云笈七籤 卷六六》:“夫论还丹,皆至药而为之,即丹砂之玄珠,金汞之灵异。”此喻丹药。 ④比喻葡萄。 金 元好问《蒲桃酒赋》:“索罔象之玄珠,荐清明於玉杯。”明 刘基《题画蒲萄卷子》:“迎风翠羽憣憣动,带露玄珠纂纂垂。”⑤指墨。金 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xuán

①横痃,性病名。由下疳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发炎的症状。②中医病证名。指腹中痞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