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 xìng | ①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幸运。侥幸。幸存。幸免。幸未成灾。幸安之谋不可恃。宋 王禹偁《待漏院记》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②福气:幸福。荣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一》宋人幸吾(金国)衅隙,数肆侵掠。③高兴:庆幸。欣幸。幸甚。④希望:幸勿推却。幸来告语之。《资治通鉴 秦纪三》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欲上书自陈,幸二世寤而赦之。《汉书 霍光传》(上官)桀、安欲为(丁)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聊斋志异 遵化署狐》幸白大人:勿相仇。容我三日,将携细小避去。⑤宠爱:宠幸。得幸。汉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沛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资治通鉴 秦纪一》今妾有娠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王,王必幸之。《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江都王建与其父易王所幸淖姬等及女弟徵臣奸。《资治通鉴 汉纪十九》淮阳宪王好法律,聪达有材;王母张尤幸。⑥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巡幸。《晋书 武帝纪》礼毕,即洛阳宫幸太极前殿。《资治通鉴 晋纪七》(张)方于马上稽首曰:“今寇贼纵横,宿卫单少,愿陛下幸臣垒,臣尽死力以备不虞。”(太清元年)《南史 本纪卷七梁武帝中》三月庚子,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唐 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⑦作动词,表示幸灾乐祸。《公羊传 宋人及楚人平》 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幸察 | xìngchá | 敬辞。犹言明察。《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西汉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唐 皇甫湜《答李生第一书》:“粗书其愚,为足下答,幸察。”宋 朱熹《答刘平甫书》:“若徒暴露于外,而无见听之实,但使众怨见归,为僕作祸耳。千万,幸察。” |
幸臣 | xìngchén | 得宠的臣子。《韩非子·姦劫弑臣》:“夫姦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羣臣者……必将以曩之合己,信今之言,此幸臣之所以得欺主成私者也。”《资治通鉴 周纪四》王有所幸臣九人,欲伤安平君 《资治通鉴 汉纪四》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史记·滑稽列传》:“朝奏入,有詔使幸臣 马游卿以帛五十匹赐乳母。”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杨家将 第十九回》:“是汝本官对头,乃当朝第一幸臣,最有威势。” |
幸从 | xìngcóng | 谓因得宠而随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騅,常骑之。” |
幸姬 | xìngjī | 得到帝王宠爱的姬妾。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 《资治通鉴 周纪三》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 |
幸教 | xìngjiào | 犹赐教。《战国策·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宋 朱熹《策问》:“二三子总其所论,而折中之必有得矣,其有以幸教。” |
幸进 | xìngjìn | 以侥幸而进升。希图侥幸升官。《资治通鉴 后唐纪一》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麟曰:“(段)凝本非将才,官由幸进,今危窘之际,望其临机制胜,转败为功,难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先是司天监丞徐起等言遇先帝御楼,及帝即位,止迁一官,愿如京朝官例,迁两官。朝廷恶其幸进,条约之。”《清史稿·选举志五》:“捐弃阶资,幸进者不以为奖励之公,而阴喜进取之独巧;沉滞者不自咎才智之拙,而徒怨进身之无阶。” |
幸可 | xìngkě | 犹言尽可。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北史·薛聪传》:“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曰:‘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朝,时人呼为。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復苦朕。’” |
幸乐 | xìnglè | 喜好。《战国策·齐策二》:“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而无其实德者也。” |
幸门 | xìngmén | ①奸邪小人或侥幸者进身的门户。唐 白居易《杂兴》诗之三:"奸邪得藉手,从此幸门开。"《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谓宰臣曰:'幸门如鼠穴,何可尽塞!但去其甚者斯可矣。'"《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五》比日幸门渐启,刑罚渐差,无功者觊觎希赏,有罪者侥幸求免。②一个新出现的词汇,取之于幸福大门,顾名思义是一个褒义词。 |
幸蒙 | xìngméng | 犹言承蒙。常用为客套语。东汉 班固《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虞)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晋 陆机《园葵诗》:“幸蒙高墉德,玄景荫素蕤。”唐 韩愈《贺雨表》:“微臣幸蒙宠任,获覩殊祥。” |
幸然 | xìngrán | 犹幸亏;有幸。《庄子·渔父》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宋 刘克庄《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幸然无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水浒传第六一回》:“我思量平生学的一身本事,不曾逢着买主,今日幸然逢此机会,不就这里发卖,更待何时!”《今古奇观·卖油郎独占花魁》:“幸然两下相逢,你贪我爱,割捨不下。” |
幸甚 | xìngshèn | 表示非常希望或很值得庆幸。三国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晋·干宝《搜神记》儿曰:“幸甚!” |
幸甚至哉 | xìngshènzhìzāi | 意思是庆幸得很,好极了,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是配乐时人们所加。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三国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幸叨 | xìngtāo | 谦辞,意为“侥幸受到”或“荣幸获得”,体现说话者的谦卑态度。《儒林外史第四回》去岁宗师案临,幸叨岁荐,与我这汤父母是极好的相与。 |
幸心 | xìngxīn | 侥幸心理。非分之想。管子·君臣下:“君子食於道,则义审而礼明。义审而礼明,则伦等不踰,虽有偏卒之大夫,不敢有幸心,则上无危矣。”唐 白居易《论孙璹状》:“岂唯公议之间,以为过当,亦恐同类之内,皆生倖心。”宋 岳珂《桯史·艺祖禁谶书》:“五季之乱,王侯崛起,人有倖心。”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五经中额》:“长浮伪而启倖心,殊非加中五经之本意。”清 方苞《狱中杂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 |
幸幸 | xìngxìng | 谓侥幸得福。《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四》元祐初,章惇罢枢密,出知汝州,(钱)勰草制词,有云“怏怏非少主之臣,幸幸无大臣之节”。《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考试官,私通关节,贿赂徇私,黑白混淆,使不才幸幸,才士屈抑的,此皆吾术所必诛者也!" |
幸学 | xìngxué | 皇帝巡幸学校。《南齐书·武帝纪》三月辛亥,国子讲《孝经》,车驾幸学,赐国子祭酒、助教绢各有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五》(淳熙四年)二月,帝(宋孝宗)将幸太学,臣寮言祖宗朝幸学,皆命儒臣讲经。宋·赵升《朝野类要·典礼》幸学,车驾幸太学,则有恩例,盖古之养老尊贤之故事。《清史稿·世宗纪》辛酉,诏临雍大典,改幸学为诣学。 |
幸御 | xìngyù | ①指帝王巡游时驻跸。《汉书·召信臣传》:“竟寧中,徵为少府,列於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远宫舘稀幸御者,勿復缮治共张。”②指曾与帝王同房。《后汉书·荀爽传》:“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 |
幸愿 | xìngyuàn | 希望。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唐 皎然《哭吴县房耸明府诗》:“冥期儻可逢,生尽会无缘。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 |
幸灾乐祸 | xìngzāilèhuò | 对别人遭遇的灾祸感到高兴。幸灾,见人有难而高兴。亦“乐祸幸灾”“利灾乐祸”。《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乐祸,见人有难而引以为乐。幸灾乐祸指心怀妒忌,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为乐。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闱,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
幸自 | xìngzì | 本自,原来。宋 秦观《踏莎行词》:“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悻 | xìng | 怨恨,恼怒:悻然。悻悻而去。《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若悻悻辩论,不顾事体,何以观视百僚! |
悻悻 | xìngxìng | ①形容怨恨失落的样子。《孟子·公孙丑下》谏於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於其面。明 方孝孺《豫让论》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②刚愎傲慢貌。《宋史·神宗纪赞》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六》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议论不公者,(欧阳)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明史·应嘉传》应嘉居谏职,号敢言。然悻悻好搏击,议者颇以倾危目之。 |
悻直 | xìngzhi | 刚直。刚愎;固执。《新唐书·李渤传》渤,孤操自将,不苟合於世,人咸谓之沽激。屡以言斥,而悻直不少衰,守节者尚之。宋 苏辙《青词·高安二》重以兄轼平生悻直,仇怨满前,流窜海滨,日虞瘴疠。《明史·郭子兴传》子兴为人枭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 |
涬 | xìng | ①牵制。②参见“涬溟xìngmíng” |
涬溟 | xìngmíng | ①指混沌的元气。道家所谓的自然之气。《庄子·在宥》:“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成玄英疏:“溟涬,自然之气也。茫荡身心大同,自然合体也。”②大水茫茫。 |
婞 | xìng | 倔强固执。婞直xìngzhí:指倔强;刚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