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快乐,喜欢:欣欣(a.高兴的样子,如“欣欣而来”;b.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如“欣欣向荣”,亦泛指蓬勃发展)。喜。欢鼓舞。然。赏。幸。慕。悦。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 王羲之《兰亭序》:“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於所遇,暂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欣忭

xīnbiàn

喜悦。《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一》陛下(宋仁宗)果能霈发明诏,许群臣皆得献言,臣初闻之,踊跃欣忭!明 张居正《答冏卿徐敬吾书》:“恭喜岳旦载临,仙龄茂衍,忝在门墻,倍深欣忭。”鲁迅《集外集拾遗·又是“古已有之”》:“倘说这不定‘笞令’,比宋朝就进化;那么,我也就可以算从他族的奴隶进化到同族的奴隶,臣不胜屏营欣忭之至!”

欣戴

xīndài

悦服拥戴。《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三国志 蜀书 欲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晋 刘琨《劝进表》苍生颙然,莫不欣戴,声教所加,愿为臣妾者哉!《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曹)彬曰:“国家兵甲精锐,人心欣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帝(赵光义)意遂决。《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六》今陛下(宋钦宗赵桓)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敌骑必不能久留。

欣动

xīndòng

因喜悦而动心。《聊斋志异 黄英》一日,有金陵客寓其家,自言其中表亲有一二种,为北方所无。马(子才)欣动, 即刻治装,从客至金陵。引动。

欣赖

xīnlài

欣喜仰赖。《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西朝君臣,引领欣赖。”《晋书 宣帝纪》至是皆奏罢之,节用务农,天下欣赖焉。《北史·拓拔澄传》:“(澄)又明黜陟赏罚之法,表减公园之地以给无业贫人,布绢不任衣者禁不听造,百姓欣赖焉。”唐 李商隐《为河东公上西川白司徒相公贺冬启》:“获奉恩知,实所欣赖。”

欣慕

xīnmù

爱悦羡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帝(宋高宗)御射殿,策试正奏名进士,策问诸生以师友之渊源,志所欣慕,行何修而无伪,心何治而克诚。聊斋志异 崂山道士》:“王窃欣慕,归念隧息。”

欣然

xīnrán

非常愉快地。欣然受邀。《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其父瞽瞍)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史记 孝武本纪》於是上欣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晋书·隐逸传·陶潜》:“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宋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明 魏禧《大铁椎传》宋将军欣然曰。明 王守仁《瘗旅文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

欣然自得

xīnránzìdé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素予《江苏革命书》:“兵卒指挥,谈笑欣然自得。”

欣喜若狂

xīnxǐruòkuáng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欣羡xīnxiàn喜爱而羡慕。《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不题二人彼此欣羡。刘妈妈请众亲戚赴过花烛筵席,各自分头歇息。

欣欣

xīnxīn

①高兴自得的样子。《孟子 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②草木茂盛的样子。唐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参见“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

xīnxīnxiàngróng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现在多比喻事业的蓬勃发展。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明媚的阳光下欣欣向荣地生长。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民国·赵尔巽《清史稿·明善传》:“百物凋残,此桂独盛,愿吾民复苏,欣欣向荣,亦如此也。巴金《点滴·生命》:“花开得正繁,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欣欣自得

xīnxīnzìdé

犹言欣然自得。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朱源在灯下细观其貌,比前倍加美丽,欣欣自得,道声:‘娘子请坐。’”

欣仰xīnyǎng

欣喜仰慕。明·张居正《与南学院吴初泉书》才品士风,系於公之身者,岂其微哉!欣仰欣仰。

欣悦

xīnyuè

同义词:欣喜,欢悦。他露出了欣悦的笑容。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xīn

喜爱,羡慕:歆羡。歆慕。②飨,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香火:歆享。《宋书 本纪武帝上》宗庙歆七百之祜,皇基融载新之命。③引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适有贸贩者,与大娘同里,便托寄语大娘,且歆以家之可图。”清·朱之瑜《阳九述略》:“以百姓内溃之势,歆之以意外可欲之财。”

歆动

xīndòng

欣喜动心。触动;惊动。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问:‘何以为官?’曰:‘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少年甚歆动。”郭沫若《北伐途次 三十》:“在那大会的兴奋还未平复的时候得到九江克复的消息……把武汉三镇都歆动了。”

歆羡xīnxiàn

爱慕;羡慕。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几十座玉宇琼楼,无量数瑶林琪树,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

歆享

歆飨

xīnxiǎng

神灵享受供物。《史记·孝文本纪》:“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王充《论衡·祀义》:“祭祀之意,主人自尽恩懃而已,鬼神未必歆享之也。”一本作“欲享”。《后书·杨震传》:“魂而有灵,儻其歆享。”鲁迅《彷徨·祝福》:“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一》上天歆享,鬼神佑焉

xīn

陈列:“大丧,裘饰皮车。”怒:“虎虓振。”淤塞:水渠塞。

xīn

“斤”本指斧斤转指“凿破”。“心”指阴暗心情。“心”与“斤”联合起来表示“阴暗心情就像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一旦用斧斤砍伐掉一棵遮天大树,就会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欣喜。《聊斋志异 小翠》公子乃收涕以忻。《聊斋志异 花姑子》安(幼舆)乃收悲以忻,问曰:“道路辽远,卿纤纤之步, 何遂能来?”同“”;《三国演义 第87回》两川之民,忻(欣)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③开导,启发:“善者忻民之善,闭民之恶”。忻然:喜悦貌;愉快貌。忻然赴宴。④地名。山西忻州。

忻逢xīnféng

高兴地遇到或遇见。“忻”表示快乐、喜欢、高兴的样子;“逢”则指遇到、遇见。

忻慕

xīnmù

高兴而仰慕。忻慕为之。《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宋 曾巩《相制二》:“朕观前代君臣之际,圣贤相与之盛,慨然忻慕,愿比迹焉。”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王窃忻慕,归念遂息。”梁启超《南学会叙》:“则启超日日执鞭以从诸君子之后,所忻慕焉。”

忻然

xīnrán

喜悦貌;愉快貌。忻然听纳。《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高祖帅群臣上寿,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宋 司马光《送李公明序》:“光忻然服其言,益知贤者所存,固非庸人所能及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一》会滑州报金骑留屯城下,(宗)泽谓(郭)世兴曰:“试为吾取滑州。”世兴忻然受命。宋 苏轼《放鹤亭记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聊斋志异 白于玉》白(于玉)命奴牵马去。遂共晨夕,忻然相得。《聊斋志异 蹇偿债》公忻然,立命授之。

忻适

xīnshì

高兴畅快。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后五日,果见朱来,整履摇箑,意甚忻适。” 

忻慰

xīnwèi

欣慰。唐 裴铏《传奇·宁茵》:“及二斑相见,亦甚忻慰。” 宋 苏辙《颍滨遗老传下》:“及二圣临御,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 明 张居正《答河漕王敬所》:“辱示知,运艘已於三月十一日尽数过淮 ,无任忻慰。” 《聊斋志异 娇娜》母出非望,又睹美妇,方共忻慰。《聊斋志异 青娥》生略述之,母益忻慰。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得三月二日手笔,发读忻慰。” 

忻忻

xīnxīn

①欣喜得意貌。高诱注:“忻忻,犹自喜得意之貌也。”《儒林外史 第三十回》:“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都忻忻得意”②兴旺貌;兴盛貌。汉 焦赣易林·损之节 》:“春阳成长,万物华实,福利所钟,忻忻过日。”《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三》昭宗(李晔)即位,体貌明粹,有英气,喜文学,以僖宗威令不振,朝廷日卑,有恢复前烈之志,尊礼大臣,焚相贤豪,践阼之始,中外忻忻焉。宋 范仲淹《水车赋》:“苗忻忻兮,初如律暖。”宋 苏轼《集 归去来 诗》:“命驾欲何往,忻忻春木荣。”

忻悦

xīnyuè

欣喜。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陛下龙兴,海内莫不忻悦。”《南史·张充传》:“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忻悦。”《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臣(宗泽)自到京,奉扬陛下仁风德意,街市人情物态,忻悦敉宁,同太平时景象。宋 何薳《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而得一字之授者,莫不顶戴忻悦而去。”清 黄燮清《十一月朔大雪》诗:“君恩重挟纩,战守颇忻悦。”

xīn

指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也指黎明明亮的意思,多用于人名。昕昕(明亮的样子)《说文》昕,旦明日将出也。

xīn

同“欣”。

xīn

热气盛。炘然xīnrán:喜悦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