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瀉 | xiè | ①倒水:液体很快地流;倾泻。南朝宋 鲍照《拟行路难 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宋 苏轼《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②排出稀屎:泻肚。泻药。 |
谢 | xiè | ①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谢谢。谢仪。谢忱(谢意)。谢恩。谢意。面谢。致谢。感谢。②认错,道歉:谢过。谢罪。汉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资治通鉴 梁纪八》尔朱荣入见魏主(孝庄帝)于明光殿,重谢河桥之事,誓言无复贰心。③推辞:谢绝。闭门谢客。④凋落,衰退;更替:谢顶。谢世(去世)。凋谢。新陈代谢。《庄子·秋水》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⑤告诉,询问:“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唐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⑥逊,不如:“锦江何谢曲江池?”⑦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⑧告别。谢别。《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⑨姓。 |
谢安 | xièān | (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室得以存续。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
谢表 | xièbiǎo | 旧时臣下感谢君主的奏章。《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后逊位,手书谢表,深陈德薄不足以奉宗庙,充小君之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二》(王韶)又坐谢表怨慢,落职,知鄂州。宋 赵升《朝野类要·文书》:"帅、守、监司初到任,并升除,或有宣赐,皆上四六句谢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四》御史舒亶言:“(苏)轼近上谢表,颇有讥切时政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渊鉴类函》卷十七引 明 高道素《上元赋》:"咸进贺言,兼称谢表。"《宋代官制辞典》称:"凡官员升迁除授、谪降贬官,至于生日受酒醴、封爵追赠等等,均有谢表。" |
谢病 | xièbìng | 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史记 孝文本纪》右丞相(周)勃乃谢病免罢,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
谢步 | xièbù | 亲友前来拜访或庆吊,事后赴其家回拜表示感谢,称"谢步"。《儿女英雄传 第二三回》一面又遣公子进城,持帖谢步。《官场现形记 第四回》凡来拜寿的同寅地方,一处处都要去谢步。 |
谢道韫 | xièdàoyùn |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女,字令姜,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诗人,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王羲之的儿媳。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齐名,凭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故事,人称“咏絮之才”。参见“王凝之”。 |
谢顶 | xièdǐng | 成年人头发逐渐脱落而形成秃头。古汉语词典说“谢”指的是脱落,是一种动作。谢顶,与秃子、秃头意思相近。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参见“卸顶”。 |
谢馆秦楼 | xièguǎnqínlóu | 指妓院。元·关汉卿《斗鹌鹑·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在谢馆秦楼,倚翠偎红,色胆天来大。” |
谢家 | xièjiā | ①指晋太傅谢安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参见“谢太傅”清 乐钧《耳食录·张碧云》:“今则谢家月冷,燕子重来。郑曲花残,鸚哥不语。”②指南朝宋谢灵运家。灵运于会稽始宁县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 唐 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诗》:“谢家能植药,万簇相縈倚。”唐 杨巨源《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诗》:“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清 褚人穫《坚瓠六集·石曼卿诗》:“ 石曼卿《题张氏园亭云》:‘亭馆连城敌 谢家,四时园色鬪明霞。’”③指南朝齐谢朓家。唐 李涉《谢王连州送海阳图诗》:“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④指闺房。泛指闺中女子。晋谢奕之女谢道韫、唐李德裕之妾谢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谢家”代闺中女子。唐 温庭筠《更漏子词》:“香雾薄,透重幙,惆悵谢家池阁。”华锺彦注:“唐李太尉德裕有妾谢秋娘,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词人因用其事,而称谢家。盖泛指金闺之意,不必泥於秋娘也。”五代 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谢家宝树 | xièjiābǎoshù |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明·冯梦龙《双雄记·赏荷造谋》:“若得谢家宝树向此间栽,却不是累世簪缨百福来。” |
谢家活计 | xièjiāhuójì |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着称,后遂以“谢家活计”喻指赋诗。《宋书·谢惠连传》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着称。 |
谢笺 | xièjiān | 答谢的信。《宋书 本纪武帝上》光禄勋丁承之、左卫将军褚粲、游击将军司马秀役使官人,为御史中丞王祯之所纠察,谢笺言辞怨忿。 |
谢酒 | xièjiǔ | 宴会结束,道谢告辞。《水浒传》第二回:“當晚,衆人謝酒,各自分散回家。”《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等到席散,在席的官員,一個個過來謝酒。”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假公子作揖谢酒,丫鬟掌灯送到东厢去了。 |
谢咎 | xièjiù | 悔过;谢罪。陈琳《为袁绍上帝书》:“韩馥怀惧,谢咎归土。”宋 洪适《代保安青词》:“谨悼心而谢咎,爰请命以乞怜。” |
谢兰燕桂 | xièlányànguì |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 |
谢庭兰玉 | xiètínglányù |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晋 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宋·曾巩《庭桧呈蒋颖叔》:“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
谢仪 | xièyí | 谢礼。对一般按习惯或规矩不索取固定报酬的服务或在法律上未规定付酬的服务给予的款项或报酬。《镜花缘 第三十六回》因唐贵人乃天朝贵客,特命合朝大臣,许多鼓乐,护送归舟,并送谢仪万两。 |
谢奕 | xièyì | 谢奕(309—358年),字无奕,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大臣,太常卿谢裒之子、太傅谢安长兄、车骑将军谢玄和东晋才女谢道韫之父。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谢娘 | xièniáng | ①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②唐宰相李德裕家谢秋娘为名歌妓。后因以“谢娘”泛指歌妓。宋 史达祖《绮罗香 咏春雨》:“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
谢遣 | xièqiǎn | 辞谢遣散。《后汉书·桓谭传》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此脩己正家避祸之道也。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礼遣》其所犯既频,灼然不可容者,但谢遣之而已。宋 方岳《感风谢客》诗:呼童语之故,有客姑谢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五》而(朱)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劝其谢遣生徒,笑而不答。 |
谢桥 | xièqiáo | 指谢娘桥。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妓谢秋娘者。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宋 晏几道《鹧鸪天 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
谢时 | xièshí | ①犹避世,谓不问世事。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唐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②犹谢世,谓死亡。明 何景明《与何粹夫书》:“三四君子,悉已谢时。” |
谢世 | xieshi | 逝世,去世的意思;说得好一点,就是仙逝; "死"的同义词很多,常见的有去世,过世,逝世,故去等。在古代,"死"的别称不但众多,而且从中能够窥见等级观念,心理活动以及情感色彩。《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九》司马光曰:不幸介甫(王安石)谢世,反覆之徒,必诋毁百端。 |
谢太傅 | xiètàifù | 指晋谢安。安卒赠太傅,故称。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室得以存续。南北朝 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谢天谢地 | xiètiānxièdì | 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
谢仪 | xièyí | 谢礼。对一般按习惯或规矩不索取固定报酬的服务或在法律上未规定付酬的服务给予的款项或报酬。《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却好拿着一本《八代诗选》,记得是在省城里替一个湖南人治好了病,送了当谢仪的… |
谢雨 | xièyǔ | 旱后喜雨,设祭谢神。宋 苏轼《浣溪沙词之九题注》:“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宋曾巩有泰山谢雨文。 |
塮 | xiè | ①方言,指猪羊等家畜圈里积的粪便。如:猪塮。②方言,指猪羊等家畜的粪便沤成的肥料。如:羊塮、牛塮。 |
榭 | xiè | 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休憩建筑,也意为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现今的榭多是水榭,并有平台伸入水面,平台四周设低矮栏杆,建筑开敞通透,体形扁平(长方形)。宋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聊斋志异 顾生》俄至一处,雕榭朱栏,一殿北向,凡九楹。 |
解 | xiè I. | ①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②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③解池,湖名,在山西。④姓。参见II.jiě III. jiè |
嶰 | xiè I. | 山涧;沟壑(有水称涧,无水称嶰)。II.jiè山名。 |
嶰谷/解谷 | xiègǔ | 指昆仑山北谷名,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南北朝庾信《枯树赋》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