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

①揭起,打开:掀开。掀涌。掀起。掀动。②发动,兴起:掀风鼓浪(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掀簸

xiānbò

①颠簸;翻腾。唐 韩愈《泷吏 诗》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元 段成己《陈子正容安堂 诗》行止非所能,造物听掀簸。《续资治通鉴 卷元纪九》史弼等之征爪哇也,以上年十二月合诸军发泉州,风急涛涌,舟掀簸,士卒皆数日不能食。明 李东阳《湘江送别 诗序》风涛掀簸,恒出於所不测。清 吴伟业《矾清湖 诗序》风雨大作,扁舟掀簸。②谓此起彼落地喧闹。宋 苏辙《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诗》歌吟杂嘲谑,笑语争掀簸。

掀发

xiānfā

犹翻腾。《红楼梦 第二回:“正不容邪,邪復妒正,两不相下,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致搏击掀发。”

掀风鼓浪

xiānfēnggǔlàng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他最爱掀风鼓浪,挑起事端。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掀风鼓浪,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

掀拳裸袖

xiānquánluǒxiù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行酒之间,说着许多豪杰勾当,掀拳裸袖,只恨相见之晚。”

掀髯xiānrán笑时启口张须貌;激动貌。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兄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宋 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掀髯啸,有鱼龙鼓舞,狐兔悲嗥。”《二刻拍案惊奇 卷十八》众道流掀髯拍掌道:“老兄何处得此二奇物?”清 唐孙华《寿周砾圃七十诗》:“偶逢时事一掀髯,往往谈言亦微中。”天讨·光武《河南讨满洲檄》:“岳忠武有知,应亦掀髯於荡水之阴矣。”

掀天动地

xiāntiāndòngdì

解释见“掀天揭地”。梁启超《王荆公传》第14章:“读其诗词,几无复为曾造作掀天动地大事业开拓于千古者也。”瞿秋白《<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赤色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生出极大的变动,掀天动地。”

掀天揭地

xiāntiānjiēdì

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宋·辛学《寇忠愍诗集 后序》:“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明·施耐庵《水浒第二十八回》:“掀天揭地英雄手,拔石应宜似弄丸。”明·洪应明《菜根谭·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九 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那浪掀天括地,鬼哭神号,惊怕杀人。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12章:“说我们湖南出过掀天揭地的人材曾文正公呢?”

掀天斡地

xiāntiānwòdì

解释见“掀天揭地”。宋·冯时行《遗夔门故旧》诗:“蜀江逬出岷山来,翻涛鼓浪成风雷。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

xiān

铲东西用的一种工具:铁。木

xiān

高兴;适意(唐宋诗词常用)。心忺xīnxiān:喜爱。

xiān

祆教,拜火教。由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崇拜火,南北朝时传入中国。今印度、伊朗还有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