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 | xì | ①颗粒小的,与“粗”相对:细沙。细面。细屑。②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细线。细丝。细眉。细水长流。③精致的:细瓷。细布。细工。细活儿。④声音小:嗓音细。⑤周密详尽:仔细。精细。细致。细密。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细腻。胆大心细。⑥微小的:细小。细微。细节。事无巨细。⑦俭省:他过日子很细。 |
细按 | xì’àn | 详细地、周密地考察或分析。《红楼梦第一回》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 |
细草 | xìcǎo | ①小草;杂草。《后汉书·崔寔传》:“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南朝梁 丘迟《侍宴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唐 杜甫《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唐 王昌龄《长信怨诗》:“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②远志的别名。见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远志》。 |
细大 | xìdà | 细:细微,轻微。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大小事情。《文帝议佐百姓诏》“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唐 柳宗元《梓人传》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六》(张)浚念身为旧臣,一时人心以己之去就为安危,乃不敢言,治府事,细大必亲焉。 |
细大不捐 | xìdà-bùjuān | 捐:舍弃。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六》讲究长策,细大不遗,斯为尽善。 |
细大无遗 | xìdàwúyí | 亦细大不遗。遗: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宋·曾巩《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处穷羁,锄荒补漏,细大无遗。 |
细故 | xìgù | 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推求细故。《史记·匈奴列传》:“朕与单于,皆捐往细故,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后汉书 袁绍传》太仆赵岐衔命来征,宣明陛下含弘之施,蠲除细故,与下更新,奉诏之日,引师南辕。唐 杜甫《赤霄行》:“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一》右金吾将军裴上疏,以为:“讼者所争皆细故,若天子一一亲之,则安用吏理乎!”上(德宗李适)乃悉归之有司。宋 沉作喆《寓简卷五》范文正公用士多取气节而濶略kuòlüè细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今皆微文细故,财利是稽。《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五》锄之,若夫有用之才,岂可以细故而轻坏之!一陷讥议,遂为废人,急缓之际,欲人为用,无复有矣。沙汀《淘金记十》绝不会为了一点细故来招引麻烦。 |
细过 | xìguò | 轻微的过失。《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史记·孝文本纪》:“亲与朕俱弃细过,偕之大道。”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无何,飞烟数以细过挞其女奴,奴阴衔之,乘间尽以告公业。”清 方苞《原过》:“苟以细过自恕而轻蹈之,则不至於大恶不止。”《资治通鉴 汉纪四》见人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
细谨 | xìjǐn | 细微末节,小节。汉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细君 | xìjūn | 妻子的代称。古称诸侯之妻为细君,后为妻的通称。一说细君指妾,另一说细君为古代女子称谓。汉朝有细君公主远嫁北方。《水浒传第二四回》可怜武大亲妻子,暗与西门作细君。《聊斋志异 姊妹易嫁》私以细君发鬑鬑,虑为显者笑,富贵后念当易之。 |
细浪 | xìlàng | 微小的波纹。唐 杜甫《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金 元好问《梁园春诗之二》:“暖入金沟细浪添,津桥杨柳緑纤纤。”宋 张孝祥《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毛泽东《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
细乐 | xìlè | 管弦之乐。《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大小头领,俱金鼓细乐,相送太尉下山。 |
细流 | xìliú | 小溪,小水流。《史记·李斯列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宋 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明 唐顺之《升通政司左通政谢表》:“并包华夷,如天地之能容庶类;旁招俊乂,如江海之不择细流。”朱自清《不足之感》:“他是海,浩浩荡荡的,我像他的细流。” |
细柳 | xìliǔ | ①初生的嫩柳条。《西京杂记 卷四》:“枚乘为柳赋,其辞曰:‘……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刘桢《赠徐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唐 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宋 万俟咏《三台 清明应制》:“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②指日落之处。王充《论衡·说日》:“儒者论日,旦出扶桑,暮入细柳。扶桑东方地,细柳西方野也。”③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有细柳仓,即周亚夫屯军处。汉 司马迁《周亚夫细柳》: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④见“细柳劳军”。⑤观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登龙臺,掩细柳。”颜师古注引郭璞曰:“观名也,在昆明池南也。” |
细柳劳军 | xìliǔlàojūn | 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文帝派军队驻灞上、棘门、细柳三处护卫京城长安。有一天,文帝前去细柳营慰劳周亚夫的将士,士兵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因无周亚夫将军之令,文帝一行不得入军营,后周亚夫得知皇上驾到,才以军礼相迎,并无跪拜之礼。文帝对此大加称赞,认为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细柳营才是真正的军营。后以此比喻军纪严整的军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五》(宋高宗)方将躬缟素以启行,率貔貅而薄伐,取细柳劳军之制,考澶渊却敌之规。 |
细马 | xìmǎ | 骏马。指小马。《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今者已知得洞中内外备细,若有人活捉得方腊的,高官任做,细马拣骑。 |
细脉 | xìmài | ①指脉管在指下感觉细小,有的形容脉细如丝,但脉起落搏指明显,能分清次数。其特点是脉窄,波动小。②大河分出的细流。张友慈《五十年追忆之长联》滔滔潮流流淌故黄细脉。 |
细民 | xìmín | ①平民。细民嗟怨。《晏子春秋·谏下二十》:“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李申,一介细民,遂能济美。”阿英《灯市》:“理由当然是要繁荣市面,歌颂太平,使细民消解一切的愁闷悲苦与不平。”《资治通鉴 汉纪六》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②清代徽州称仆人为细民。《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五年,以江南徽州有伴儅,寧国有世僕,本地呼为细民。” |
细腻 | xìnì | ①细致滑润,精细;细密深入。唐 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②细致准确的。一段细腻的描述。⑶仔细,小心。细腻点,别又把碗给打破了。 |
细皮嫩肉 | xìpínènròu | 指皮肤细嫩。借指没经过锻炼,不能担当大任。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他虽然心毒意狠,到底是细皮嫩肉,如何禁受?”余华《活着》:“家珍是城里小姐出生,细皮嫩肉的,看着她干粗活,我自然心疼。” |
细人 | xìrén | ①指见识浅薄或地位低下的人。《礼记·檀弓 曾子易箦》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②指年轻的侍女或妾。 |
细乳 | xìrǔ | 茶中的精品。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细软 | xìruǎn | 精细而易于携带的贵重物品。《二刻拍案惊奇 卷十五》众人不管好歹,打进内里一齐动手,险些把地皮多掘了转来,见了细软便藏匿了。 |
细弱 | xìruò | ①细小柔弱。 汉 王充《论衡·商虫》:“彊大食细弱,知慧反顿愚。”《史记·吴太伯世家》“其细已甚,民不堪也” 裴駰集解引汉服虔曰:“其风细弱已甚,摄於大国之间,无远虑持久之风,故曰民不堪。”②妻子儿女。泛指家属。《后汉书·杜林传》:“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 《聊斋志异 马介甫》家门不吉,蹇遭悍嫂,尊长细弱,横被摧残。《聊斋志异 张鸿渐》一门细弱,何得容纳匪人! |
细事 | xìshì | 指琐碎的小事。《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采苓,细事也;首阳,幽辟也。细事,喻小行也;幽辟,喻无徵也。”唐·韩愈《顺宗实录四》:“德宗在位久,益自揽持机柄,亲治细事。”唐·司空图《下方》:细事当棋遣,衰容喜镜饶。溪僧有深趣,书至又相邀。 |
细数 | xìshǔ | ①仔细计数。宋 王安石《蔷薇诗之三》:“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金 元好问《赠莺诗》:“恨不掌上看,毛羽得细数。”②详细数目。明 唐顺之《覆勘蓟镇边务首疏》:“其各区原额,见在逃亡老弱花名细数,容臣等造册奏缴。” |
细水长流 | xìshuǐchángliú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清 翟灏《通俗编 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梁斌《红旗谱》四十六:告诉老王说,要多吃野菜树皮,少吃米面,细水长流呀! |
细说 | xìshuō | ①小人之言,谗言。汉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②详说。③谦词。渺小的说法。 |
细微末节 | xìwēimòjié |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
细物 | xìwù | 小事物。《列子·天瑞》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晏子春秋·谏下二三》景公走狗死,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七十》司存细物,则出意而辄行。命令朝更而夕变,纲纪荡废而不存。 |
细细 | xìxì | ①轻微。唐 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宫草微微承委珮,鑪烟细细驻游丝。”宋 晏殊《清平乐词》:“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宋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宋 曹组《蓦山溪 梅》:“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宋 朱服《渔家傲 小雨纤纤风细细》:“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②仔细。宋 苏辙《葺居诗之四》:“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红楼梦第九四回》:“你竟叫赖大带了去细细的问他的本家儿有人没有。” 赵树理《登记》:“小飞蛾呢?自从燕燕和艾艾走出去,她把小晚这一家子细细研究了好几遍。”③缓缓。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之七》:“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宋 王安石《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嫩蕊商量细细开。”《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杨朔《风暴》:“时候才三更多天,霜在细细地落。”④密密。宋 苏轼《风水洞和李节推之二》:“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巗。”⑤轻吹低唱。宋 苏轼《春宵》:“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细小 | xìxiǎo | ①很小,细微。细的本意是小,相对于大。如此的细小,只能凭它们投向底部的微弱阴影才可以发现。②家小,指眷属。《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老夫流寓无所,暂借此安顿细小。 |
细行 | xìxíng | ①小节;小事。《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孔传:“轻忽小物,积害毁大,故君子慎其微。”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资治通鉴 晋纪二》初,周鲂之子处,膂力绝人,不修细行,乡里患之。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清 赵翼《消闲诗》:“居今敢便忘稽古,细行何能受大名。”朱光潜《资禀与修养》:“在甲重人格(日常的)中一个人尽管不矜细行,在乙重人格(文艺的)中他却谨严真诚。”②便服出行。《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光武帝)在洛阳,尝欲小出,车驾已御,銚期諫曰:‘天下未寧,臣不愿陛下细行数出。’即时还车。” |
细腰/细要 | xìyāo | ①指纤细的腰身。《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②代指美女。③以细腰称杵。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④土蜂别名。《庄子·天运》:“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成玄英疏:“蜂取桑虫,视为己子。”晋·张华《博物志 卷二》:“细腰无雌,蜂类也。”唐·韩愈《孟东野失子》诗:“细腰不自乳,举族长孤鳏。”⑤棺木合缝的木榫。南朝梁·江淹《铜剑赞 序》:“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钉,悉用细腰。其细腰之法,长七寸,广三寸,厚二寸五分,状如木枰,两头大而中央小……棺凡用细腰五十四枚。” |
细娱 | xìyú | 指游乐。游乐对军国大事言为细事。毋玩细娱。《汉书·贾谊传》:“今不猎猛兽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翫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 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翫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菑。” |
细雨 | xìyǔ | 小雨。南朝梁 简文帝《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唐 刘长卿《别严士元 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宋 陆游《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宋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宋 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 卢祖皋《宴清都 初春》:“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明 扬基《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茅盾《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
细崽 | xìzǎi | 即西崽。旧称欧美人在我国开设的洋行、西式餐馆所雇的男仆,有贬意。《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正説着,齐巧昨儿番菜馆里一个细崽来收帐。”清 邹容《革命军第五章》:“转瞬洋人来,依旧要奴才,他开矿产我做工,他开洋行我细崽。” |
细旃 | xìzhān | 细织之毛毡。《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 颜师古注:“旃与毡同。” 明 沉德符《野获编·著述·大学衍义》:“盖深得修齐宗旨,故以此书日置细旃,非宋理宗务名比也。” 章炳麟《訄书·订文》:“细旃之所承,金匱之所藏,著於文史者,三千名而足。” |
细政 | xìzhèng | 苛细烦杂的法令。东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 |
细枝末节 | xìzhīmòjié | 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做工作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不要只顾细枝末节。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哪儿是男子汉作风。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
细作 | xìzuò | ①暗探;间谍。《水浒传第一一四回》今愿深入方腊贼巢,去做细作,成得一阵功勋,报效朝廷,也与兄长有光。②精巧的工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