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醋。《论语·公冶长篇》子曰:“孰谓微生高(姓微生,名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聊斋志异 秦生》丘固强之,乃煨醯以进。壶既尽,始解衣甘寝。虫名。指酒瓮里的蠛蠓。《庄子·至乐》:“斯弥为食醯。” 成玄英疏:“酢瓮中蠛蠓,亦为醯鸡也。”③酰的旧称。

醯醢

xīhǎi

醯:醋;醢:用肉、鱼等制成的酱。用鱼肉等制成的酱。因调制肉酱必用盐醋等作料,故称。《周礼·秋官·掌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罋。”《礼记·郊特牲》:“醯醢之美,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孙希旦集解:“曰‘醯醢’者,醢必资醯以成也。” 《资治通鉴 梁纪二》夫一家之长,必惠养子孙,天下之君,必惠养兆民,未有为人父母而吝其醯醢,富有群生而榷其一物者也。宋 张耒《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诗》:“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醯鸡

xījī

即蠛蠓。古人以为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列子·天瑞》:“醯鸡生乎酒。”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清 翁叔元《病中杂述诗之二》:“微生属醯鸡,世事付野马。”章炳麟《訄书·民数》:“丛林乔木,不一日而兹,惟蠛蠓醯鸡歟,蠕动羣飞,其卵育亦不迮。”参见“井蛙醯鸡”。

醯鸡瓮里

xījīwènglǐ

醯鸡:即蠓,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见闻狭隘的人。《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

醯酱

xījiàng

醋和酱。亦指酱醋拌和的调料。《仪礼·士昏礼》:“设洗于阼阶东南,馔于房中,醯酱二豆,菹醢四豆,兼巾之黍稷四敦皆尽。”郑玄注:“醯酱者,以醯和酱。” 《西厢记》觑一觑著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做辽血。(此处有肉酱的意思。)《聊斋志异 白秋练》既归,每食必加少许,如用醯酱焉。由是每南行,必为致数坛而归。

①光明:微(日光微明)。星。②炙,炽热:“东暾淡未,北吹寒更寂”。③古人名用字。

熹微

xīwēi

微明,光未盛的样子。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每天都要面对着熹微的晨光读书。熹微的阳光照进屋内,暖和极了!

①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和“女娲”、“神农”并称太古的三皇。简称“羲”,如“羲皇”,“羲炎”(伏羲和炎帝。炎帝即神农),“羲轩”(伏羲和轩辕),“羲黄”(伏羲和黄帝),“羲经”(即《易经》,传说《易经》八卦为伏羲所作),“羲文”(伏羲和文王,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唐 李商隐《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元和天子:唐宪宗)②羲和:a.“羲氏”、“和氏”,传说中掌天文历法的官吏;b.神话中驾日车的神;c.神话中太阳的母亲;d.中国汉代王莽时所设官名。③姓。

羲娥

xī’é

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指日月。唐 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朱熹考异引孙汝听曰:“羲娥,日月也。羲和,日御;嫦娥,月御。”

羲和

xīhé

①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训:“爰yuán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原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②代指太阳。《后汉书·崔駰传》:“氛霓鬱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暉。”李贤注:“羲和,日也。”晋 葛洪《抱朴子·任命》:“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餘耀。”③王莽时主掌全国财赋的官吏。《汉书·王莽传中》:“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后汉书·鲁恭传》:“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羲黄

xīhuáng

伏羲与黄帝的并称。唐 柳宗元 《献弘农公五十韵》:“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太傅尝新酝》:“长戴尧舜主,尽作羲黄民。”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羲黄之世,其事阔踈,传之者鲜矣。”

羲皇上人

xīhuángshàngrén

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象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之士自称羲皇上人。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羲农xīnónɡ

羲,伏羲氏;农,神农氏。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阳光(多指早晨的):曦光。曦轩(指太阳)。曦微(日光微明)。晨曦。朝(zhāo)曦。春曦。

曦驭

xīyù

羲和 驭车。指太阳运行。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五:“何以曦驭速,一息无停轮。”

曦月

xīyuè

日月。北魏 郦道元《三峡》: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日光,在文中指太阳。

①火。②古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