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 | wù | ①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②高高地突起: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③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兀那。兀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元 关汉卿《窦娥冤》:(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④茫然无知。柳宗元《读书》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聊斋志异 狐梦》积年余,一夕来,兀坐相向。⑤断一足称“兀”。引申为斩,断。《后汉书·袁谭传》:“未有弃亲即异,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参见“兀者”。 |
兀傲 | wùào | 孤傲不羁。晋 陶潜《饮酒》诗之十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唐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
兀的 | wùde | ①指示代词。这个;这。②语气助词。与“不”连用,表示反诘。犹言怎的不。③语气助词。表惊异。元 关汉卿《窦娥冤》: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④口语中的衬词。 |
兀那 | wūnà | 指示代词。犹那,那个。可指人、地或事。《水浒传第四回》智深道:“兀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 |
兀然 | wùrán | ①突兀的样子。如:兀然耸立。②兀的,忽然。如:兀然失笑起来。③昏然无知的样子。如:兀然躺下。《晋书 葛洪传》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邓)岳至,遂不及见。④依旧。如: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个小山村。 |
兀然而醉 | wuranerzui | 形容昏昏沉沉的醉态。 |
兀谁 | wūshuí | 兀,前缀。犹言谁。《水浒传第十八回》我猜不是晁保正却是兀谁?如今只捕了白胜,一问便知端的。《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却教孩儿嫁兀谁?”元 刘燕哥《太常引·饯刘参议归山东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妹妹道:‘却是兀谁?’” |
兀兀 | wùwù | 勤奋刻苦的样子,勤勉貌。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清 汪曰祯《吹网录 序》:“尝见其兀兀箸书,每草一条,必反覆考榷。”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研经仍兀兀,举业復孜孜。” |
兀兀穷年 | wùwùqióngnián | 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兀颜 | wūyán | 复姓。金有兀颜畏可。《水浒传 第八六回》遂赐出明珠虎牌,金印敕旨,黄钺白旄,朱幡皂盖,尽付与兀颜统军。 |
兀者 | wūzhě | ①断去一足的人。《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駘,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成玄英疏:“刖一足曰兀。”唐 杜甫《入衡州诗》:“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清 曹寅《瑮亭诗》:“兀者为之泣,墨者异所悲。”②金元两代对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龙江下游及精奇里江南北、乌苏里江东西从事渔猎和采集的许多不同族属部落的泛称。兀者以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善造船。元设“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进行统辖。明代习称为野人女直。清代有各种以“窝集”命名的部落,即指兀者。 |
兀自/兀子 | wùzì wūzì | ①径自。《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见他宅舍鲜净,便即兀自占着。”《说岳全传 第六十二回》一旦被秦桧所害,父子死于狱中。兀自不肯饶他,致使他一家离散,奔走天涯。②亦作“兀子”。还;仍然。《儒林外史 第三回》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髮,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着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肩上虽挑却柴担,手里兀自擒着书本,朗诵咀嚼,且歌且行。《醒世恒言》每一晚白银十两,兀自你争我夺。《雷峰塔奇传 第二回》:细雨霏霏,兀自未止。 |
兀坐 | wùzuò | 危坐,端坐;独自端坐。《警世通言 第三卷》:时当重九之后,连日大风。一日风息,东坡兀坐书斋。《十二笑·第二笑》:平日说人笑人,今番当场出丑。兀坐在寓,又羞又闷,《聊斋志异 林四娘》笑云:“清夜兀坐,得勿寂耶?” 《聊斋志异 崔猛》既吊而归,不语亦不食,兀坐直视,若有所嗔。参见“冥然兀坐” |
阢 | wù | 阢陧wùniè:危险和不安的样子。阢,指的是石山戴土也。 |
杌 | wù | 小凳:杌子。《聊斋志异 连琐》杨(于畏)移杌登望,吟顿辍。悟其为鬼,然心向慕之。 |
杌凳 | wùdèng | 矮凳子。《醒世姻缘传第八六回》:“素姐因庙中唱戯……叫吕祥问住持的道士赁了一根杌凳,好踹了观看。”《老残游记第三回》高公让老残西面杌凳上坐下。《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安太太顺手就把他拉在挨炕一个杌凳上坐下。” |
杌陧 | wùniè | 倾危不安的样子。亦可指动荡不安的时势。《尚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孔传:"杌陧,不安;言危也。"清 顾炎武《王官谷 诗》唐至昭宗时,干戈满天阙。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陧。《清史稿卷七 圣祖本纪二》朕思土司苗蛮,既归王化,有何杌隉,格斗靡宁。华嘉《寂寞》:"余老师这时记起了那怨恨的眼光,这很使他杌陧不安。" |
杌子 | wùzi | 一种方形而没有靠背的小凳子。宋 曾慥《类说》卷三四引《摭遗·安禄山》:"唐明皇召安禄山,用矮金裹脚杌子赐坐。"《水浒传 第一○四回》:"有个彪形大汉,两手靠着桌子,在杌子上坐地。"《红楼梦 第四三回》:"贾母忙命拿几张小杌子来,给赖大母亲等几个有体面的嬷嬷坐了。" |
屼 | wù | 形容山光秃的样子。示例:嵬嶷峣屼。 |
靰 | wù | 马缰绳。靰鞡:同“乌拉”。 |
卼 | wù | 臲卼nièwù:惶惶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