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ēi I.

①委蛇:敷衍;应付:虚与委蛇②同“逶迤”蛇(yí)。II.参见wěi。

委蛇

wēiyí

通“逶迤”,曲折而行。可描述书法笔力潇洒自如。唐 韩愈《石鼓歌》:“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明 宋濂《阅江楼记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聊斋志异 宅妖》又见壁间倚白梃,洁泽修长。近扶之,腻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时始没。从容自得的样子。《庄子·徐无鬼》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聊斋志异 续黄粱》召对方承于阙下,萋菲辄进于君前,委蛇才退于自公,声歌已起于后苑。宋德富《大众简明中国通史 第159篇》遭到八大臣抵制以后,慈禧费尽心思未能得逞,只好虚与委蛇,暂时向八大臣妥协,但她始终也没放弃垂帘听政的想法。③随顺、顺应的样子。《庄子·应帝王》:“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庄子·庚桑楚》:“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明史·吴时来传》:“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清·恽敬《博妇》:“虽然二君子者,委虵以适变,坚忍以藏用,期於复汉唐之祚而已。”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吾以为今日革命,不能不与外国委蛇。虽极委蛇,犹不能不使外人干涉。”参见“虚与委蛇”。④一种鬼。《庄子·达生篇》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 。

wēi

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亦作“逶侈”、“逶蛇”、“委迤”、“委移”。

逶迟

逶遅

wēichí

弯曲下垂貌。遥远貌。徐行貌;徘徊貌。南朝梁 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颓靡衰弱貌。

逶邃

wēisuì

迂曲深奥。唐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窍穴逶邃,堆阜突怒。”清 王源《怡园记》:“垒石为山,巉巖逶邃。”

逶迤

委虵

wēiyí

①蜿蜒曲折,连绵不断;蜿蜒不绝;拐来拐去。山路逶迤。亦逶。两汉《古诗十九首 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陶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唐 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红楼梦 第六回》:说着一齐下了炕,打扫打扫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随着周瑞家的,逶迤往贾琏的住处来。毛泽东《七律 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②舒展自如;顺应自得。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三国魏 阮籍《咏怀》之九:“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各装美貌逞逶迤,尽出玉颜夸艳态。”

逶迤退食

wēiyítuìshí

从容谦退,公正廉洁。《诗经 召南 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秉传》:“诚违侧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进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