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ǐng

①轻便的小船:游艇。汽艇。唐 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②某些大船:潜水艇。鱼雷艇。舰

艇子

   


tǐngzǐ

①小船。宋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词》:“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繫。”宋 辛弃疾《贺新郎词》:“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元 萨都剌《早发钓台诗》:“艇子钓臺东畔发,月轮却在钓臺西。”②船夫。《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莫愁乐》:“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宋 张元干《谒金门词》:“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


tǐng

①笔直,突出:笔挺。挺进。挺拔。挺立。挺秀。挺括(guā)(衣服、衣料等平整)。挺劲(jìng)。②伸直,凸出:挺直。挺起腰。③支撑,支持:挺节(坚持节操)。群小相挺。④很:挺好。挺香。⑤量词,用于挺直物:一挺机关枪。

挺而走险


tǐngérzǒuxiǎn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不要把他逼上绝路,否则他会挺而走险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挺缓


tǐnghuǎn


宽缓;缓解。《后汉书·臧宫传》:“宜小挺缓,令得逃亡。”李贤注:“挺,解也。”


挺鹿走险

tǐnglùzǒuxiǎn

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挺身


tǐngshēn

①独自脱身。《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黄)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②直起身子;奋身而起。

挺身而出

tǐngshēnérchū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

挺挺


tǐngtǐng


正直貌。僵直貌。《左传·襄公五年》:“《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杜预注:“挺挺,正直也。”《新唐书·魏謩传赞》:“謩之论议,挺挺有祖风烈。”《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六》 (苏轼)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但为小人忌恶,不得久居朝廷。金 元好问《和汴禅师》:“挺挺刚无敌,津津润可呵。”



挺刑tǐngxíng

不屈服于刑罚。《龙图耳录》第六七回:“瞧不得他人小瘦弱,竟能挺刑!”

挺胸叠肚

挺胸凸肚


tǐngxiōngdiédù


tǐngxiōngtūdù


凸出。形容身壮力强。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前地主的大儿子挺胸凸肚,迈着雄壮的步伐,专门往村中各处闲话中心的热闹处走。”


挺膺担当tǐngyīngdāndāng

,挺起;,胸膛;担当,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挺起胸膛、有所担当。


tǐng I.

快走的样子:而走险。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鸟飞不下,兽铤亡群。II.dìng ① 古代称未经冶铸的铜铁。《资治通鉴 宋纪三》(崔)浩善占天文,常置铜铤于酢器中,夜有所见,即以铤画纸作字以记其异。② 箭头装入箭干的部分。③古同“锭”,专门铸成的各种形态的金银块,用以货币流通。《聊斋志异 毛狐》妇笑向袖中出 白金二铤,约五六金,翘边细纹,雅可爱玩。《聊斋志异 鬼作筵》我见阿翁镪袱尚余二铤,欲窃取一铤来,作糊口计。

铤而走险

tǐngérzǒuxiǎn

指没有办法,只得冒险。同“挺而走险”。《左传 郑子家告赵宣子》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tǐng I.


梃,杖也。《广雅·释器》。朱骏声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梃刃(棍棒与刀);梃棒(棍棒);梃击(用棍棒殴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六》(徐)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画地居军民,治府舍、仓库、沟渠、廛肆,民皆便之。《明史 卷二十一 神宗二》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击伤守门内侍,下狱。指门框、窗框或门扇、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门梃;窗梃。竿状物的计量单位,相当于“杆”、“支”。《魏书》甘蔗百梃。II.tìng屠宰猪后,为了除毛,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再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梃猪。指梃猪时所用的铁棍。


梃刃


tǐngrèn

①棍棒和刀。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唐甄《潜书·利才》:“况豪杰之身,家国倚之,而肯冒梃刃,婴木索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若以命自安,以分自守,百折而不移其志,此岂梃刃所能加乎?”②武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六》胡寅上疏曰:陛下(宋高宗)提兵渡江而北,遣使巡问父老,抚绥梃刃之馀民。


tǐng

玉笏。《左传 臧哀伯谏纳郜鼎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


tǐng

①长条的干肉。②直。


tǐng

①头形狭直。②比喻正直。


tǐng

①直挺地躺着。②顶替。

tǐng I.

町町:平坦的样子。②田界田间小路:畦(田埂,喻界限、规矩、约束)。疃(田舍旁的空地)。II. dīng畹:见“畹”。 

町畦

tǐng

①田界。唐 杜甫《到村诗》:“蓄积思江,疎顽惑町畦。”仇兆鳌注:“町畦,田畔之界也。”宋 叶适《衢州杂兴诗之二》:“百年囹圄荒蓬藋,万里耕桑接町畦。”②界域;界限。唐 独孤及《雨晴后陪王员外泛后湖得溪字诗》:“沿泝任舟檝,欢言无町畦。”金 元好问《赵闲闲真赞之一》:“不立崖岸之谓和,不置町畦之谓诚。” 清 薛福成《书长白文文端公相业》:“满已无町畦,功名之路大开。”③犹蹊径,途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至於诗,则山谷倡之,自为一家,并不蹈古人町畦。” 清 恽敬《坚白石斋诗集 序》:“凡能於诗者,不得不自闢町畦,各尊坛坫。”④喻规矩;约束。清 赵执信《谈龙录》:“声病兴而诗有町畦。” 郭沫若《天地玄黄·今屈原》:“字,行楷有魏晋人风味,草书则脱尽町畦。”⑤比喻拘束;仪节。《庄子·人间世》:“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陆德明释文引 李颐曰:“町畦,畔埒也;无町畦,无威仪也。” 唐 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盯畦。”宋 曾巩《卫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铭》:“君为人简易,无町畦。”

tìng I.

屠宰猪后,为了除毛,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再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梃猪。指梃猪时所用的铁棍。II.参见t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