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ǔn

①减少:损失。损耗。损益。增损。亏损。损兵折将。《老子·第七十七章》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②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损坏。破损。易损。③使蒙受害处:损害。满招损,谦受益。④用刻薄的话挖苦人:损人。⑤刻薄,毒辣:这话太损了。

损败sǔnbài

①损失;损坏;破损。遭受祸患,身败。晋 葛洪《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隋书·食货志:“每年收积,勿使损败。”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

损绌

sǔnchù

退。《荀子·仲尼》:“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

损公肥私

sǔngōngféisī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陆天明《省委书记》:“绝不能让损公利己、损公肥私的人在经济上政治上占到半点便宜。”

损怀

sǔnhuái

伤怀,伤神。《陈书·后主纪》:“是用申旦凝虑,丙夜损怀。”

损己利物

sǔnjǐlìwù

损:贬损;物:自己以外的人。克制自己,利于别人。《周书 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又“役己利物”。

损人利己

sǔnrénlìjǐ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亦“利己损人”。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

损膳


sǔnshàn

减膳,降低饮食标准。是帝王的一种所谓关心民瘼的表示。《史记·平準书》:“而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駟,出御府禁藏以赡之。”汉 桓宽《盐铁论·繇役》:“先帝忧百姓不赡,出禁钱,解乘舆驂,贬乐损膳,以賑穷备边费。”《汉书·王莽传上》:“太后宜且衣缯练;颇损膳,以视天下。”唐 李峤《晚秋喜雨诗 序》:“天子虑深求瘼,念在责躬,避寝损膳,録寃弛役。

损瘦

sǔnshòu

犹消瘦;瘦弱。《艺文类聚 卷七九》引晋 张敏《神女赋序》:“夫鬼魅之下人也,无不羸病损瘦,今义起平安无恙。”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鸡》:“鸡栖,宜据地为笼……若任之树林,一遇风寒,大者损瘦,小者或死。”《隋书·张衡传》:“衡督役筑楼烦城,因而謁帝。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

损挹

损抑

sǔnyì

谦虚退让。《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宋书·王僧绰传》:“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梁书·夏侯详传》:“详於其地起臺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王位崇,不宜自损抑。”

损益

sǔnyì

①增减;盈亏。增加和减少,指得失。损益旧章。删减和增补。掌控得当。《易·损》:“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老子·第四十二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论语·为政篇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汉书 王莽传》发得周礼,以明因监,则天稽古,而损益焉。《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使郎中褚逢赍以就(陆)逊及诸葛瑾,意所不安,令损益之。”“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宋 叶适黄文叔《周礼 序》:“其序乡遂沟洫,辨二郑是非,凡一字一语,细入毫芒,不可损益也。”宋 苏轼《凌虚台记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鲁迅《花边文学·算帐》:“我虽然并非犹太人,却总有些喜欢讲损益,想大家来算一算向来没有人提起过的这一笔账。”②黜陟,升降。《周礼·夏官·司士》:“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郑玄注:“损益谓用功过黜陟者。”③兴革。《后汉书·赵岐传》:“其后为大将军梁冀所辟,为陈损益求贤之策,冀不纳。”宋 苏轼《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至於考功取士,皆有所损益,行之数年,卒未见其成。”明 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比时礼官,亦自以稽考累朝制,博采诸宗建白,斟酌损益,既殫厥心矣。”④减少;损失。晁错《说文帝令民入粟受爵疏》:“能以粟拜爵者,皆民之有餘者也。取有餘以给塞下之食,则富人有爵,而贫民损益于征赋矣。”三国蜀 诸葛亮《又与张裔蒋琬书》:“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顒,为朝中损益多矣。”⑤削减盈溢。《世说新语·规箴》“何晏、邓颺令管輅作卦…… 颺曰:‘此老生之常谈。’”南朝梁 刘孝标注:“圣人见阴阳之性,明存亡之理,损益以为衰,抑进以为退。”⑥指易中的损卦与益封。《后汉书·逸民传·向长》:“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唐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仲尼甘旅人,向子识损益。”⑦改造。《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损阴

sǔnyīn

谓抑制阴险不祥和之气。《宋史·谢绛传》:“固宜策告殃咎,变更理化,下罪己之诏,修顺时之令,宣羣言以导壅,斥近幸以损阴。”

损斋

sǔnzhāi

宋代皇宫中一处藏书建筑,还作为皇帝燕坐之地。《宋史 卷八五》《地理志一》记南宋行在所殿堂时,亦列有"损斋",下注云:"绍兴末建,贮经史书,为燕坐之所"。《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二》初,帝(宋高宗作损斋,舁去玩好,置经史古书其中,以为燕坐之所,且为之记,权吏部尚书贺允中请以赐群臣。

sǔn

①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②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③古同“”。

sǔn

古同“笋”。指竹类的嫩茎﹑芽。音笋。《集韵》竹胎也。《笋谱》笋或作箰。《庄子·至乐篇》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靑宁。《注》司马云:羊奚,草名。根似芜菁,与不箰之久竹比合而生靑宁。靑宁,竹根虫也。

sǔn

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亦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三》金禁中都、河北、山东、河南、河东、京兆军民网捕禽兽及畜养雕隼者。 《聊斋志异 老饕》一发三矢,连不断,如群隼飞翔。

隼质

sǔnzhì

比喻桀骜不驯的本性。《晋书·慕容垂慕容宝等载记论》:“慕容垂天资英杰……然而隼质难羁,狼心自野。”

sǔn

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的凸出的部分:凸出的叫榫头,凹下的叫榫眼。榫子、榫卯、榫头、榫眼。梁柱壮硕,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