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 | shuǎi | ①抡,扔:甩手。甩开膀子(形容使出全部力气)。②抛开,抛去:甩卖。甩闲话。③虫类下卵:蚕蛾甩子儿。 |
帅帥 | shuài | ①军队中最高级的指挥官:元帅。统帅。②遵循;继承:“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周文 展禽论祀爰居》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③同“率”;做…表率;率领。《论语·颜渊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汉书 王莽传》“故国奢则视之以俭,矫枉者过其正,而朕不身帅,将谓天下何!”“割财损家以帅群下。”《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却说那妖精帅几个败残的小妖,径回本洞,高坐在那石崖上,默默无言。④姓。 |
帅臣 | shuàichén | 宋代诸路安抚司的长官称帅臣。后泛称统帅,主将。宋 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仍仰广东西路帅臣起发逐路洞丁、刀弩手,将兵士、军弓手、民兵,疾速躬亲统率前去。《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四十三》癸酉,广西盐复官卖法,从帅臣范成大之请也。《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七》置湖南飞虎军,帅臣辛弃疾所创也;寻诏拨隶步军司,遇盗贼窃发,专听帅臣节制,仍以一千五百人为额。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一弓弩之技,不惮数千里而致之,此又在帅臣识量何如。清 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公,帅臣也,职在选锋而养士,以佐天子开疆土,除暴乱。 |
帅阃 | shuàikǔn | ①镇抚一方的军事首长。宋 苏轼《贺高阳王待制启》伏审显奉恩纶,荣更帅阃。《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四十六》以(张)栻久任帅阃,绩效有闻也。《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四十九》(淳熙十年)秋,七月,乙丑,知广州巩湘以任帅阃,备著效劳,除龙图阁,令再任。②指帅府。明 无名氏《运甓记·弃官就辟》行行渐欣临帅阃,且把征车顿,忙参上将营。 |
帅司 | shuàisī | 宋代在诸路置安抚司或经略安抚司,以朝臣充任,掌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宋 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近有一项溃兵犯浏阳,乃杨惟忠下兵,所谓王大刀者。江西帅司遣往虔上,叛而归。焚掠筠州。《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四十六》今后宗室、戚里、归正官等添差通判、职官等,每州各不得过一员,帅司参议官、诸属官等此。 |
帅先 | shuàixiān | 谓站在前头,作榜样。书·成帝纪:“羣公孜孜,帅先百寮,辅朕不逮。” |
帅由 | shuàiyóu | 遵从;遵循。《汉书 王莽传中》帝命帅由,统睦于朝。《汉书·五行志上》:“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 颜师古注:“帅,循也;由,从也,用也。” |
率 | shuài I. | ①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②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王禹偁昧于大体,妄率胸臆,以蔽聪明,狂躁之言,不可行用。③爽直坦白:直率。坦率。率真。《庄子·山木》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④大概,大略:率常。大率。《后汉书 董卓列传》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聊斋志异 瑞云》贺(生)以适人对,又问:“何人?”曰:“其人率与仆等。”⑤遵循,循:率教。率礼。《孟子·梁惠王下》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⑥模范,楷模;监督:表率。标准。《史记 太史公自序》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唐 韩愈《原道》为之政以率其怠倦。⑦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率。⑧聚敛;征收。如:率募(征集,招募);率敛(搜刮聚敛);率钱(凑钱;募钱);率财(凑钱);率土地(争地盘)。《孟子·离娄上》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五》(蒙古)且括兵率赋,朝下令,夕出师,阖境大举,伐宋而图混一,以志则锐,以力则强,而术则未尽也。⑨皆,都。率同(一同;共同);率皆(都是)。两汉《古诗十九首 凛凛岁云暮》:“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宋·苏洵《权书·六国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聊斋志异 晚霞》趋上东廊,有诸少年出与为礼,率十三四岁。⑩姓。II.lǜ①比值,两数之比:效率、税率、概率、圆周率、出勤率'增长率。②(按某种标准)计算。 |
率常 | shuàicháng | 往往;大抵。率常如此。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
率成 | shuàichéng | 于是完成;首创某事或某事物;爽快地;表率性地。谓不加思考,仓促成篇。率,率然,不加思考。清代金农《旧有写经研》诗序:“今偶登嵩山,过片石菴,阅释氏之书,休憩树下,忽念故物,率成二诗。” 《聊斋志异 林四娘》鸡声忽唱,乃曰:“必不可以久留矣。然君每怪妾不肯献丑;今将长别,当率成一章。” |
率尔操觚 | shuàiěrcāogū | 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望谿文最讲义法,而叙事颇沿俗称,不免率尔操觚,以此为后人弹射。 |
率服 | shuàifú | 相率而服从。亦指顺服。《汉书 王莽传》“今天下治平,风俗齐风,百蛮率服” |
率马以骥 | shuàimǎyǐjì | 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汉 扬雄《法言 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马以骥,不亦可乎?’”三国魏·曹操《下州郡》:“每言不能不叹,既情爱发中,又宜率马以骥。” |
率然 | shuàirán | 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孙子·九地》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②喻前后呼应。③犹皆然,谓全部如此。④洒脱,飘逸貌。⑤轻快貌。轻率貌。⑥急遽貌。 |
率兽食人 | shuàishòushírén | 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孟子·滕文公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顾炎武《日知录 卷十三》:“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率土归心 | shuàitǔguīxīn | 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北齐书 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元史 廉希宪传》且殿下收召才杰,意从人望,子惠黎庶,率土归心。 |
率土同庆 | shuàitǔtóngqìng | 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唐 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
率土宅心 | shuàitǔzháixīn | 率土:四海之內。宅心:归心。指天下归心。《晋书 后妃传下》:“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 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
率土之滨 率土 | shuàitǔzhībīn |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三国志。蜀书 先主传》率土式望,在备一人。《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令普天率土备闻斯庆。文选·刘琨《劝进表》:“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思覃惠泽,被之率土;新集臣庶,皆从荡涤。《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是以知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皆有定数,不可转移。”《资治通鉴 随纪三》明是率土之人,非为难教。《随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太平之法,方可流行。 |
率性 | shuàixìng | ①循其本性;尽情任性。《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梁书·文学传下·刘峻》:“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明·方孝孺《养素斋记》:“惟知率性任质,直躬正色,无求於人。”②禀性;本性。率性凄清。南朝梁·何逊 《秋夕叹白发 诗》:“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北齐书·刘孟和传》:“孟和少好弓马,率性豪侠。”③索性;干脆。《水浒传》第六二回:“燕青想道:左右是死,率性说了。”一本作“索性”。清 林觉民《与妻书》: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既要带盘缠去,何不叫郭福率性买三五百金货物跟你去。”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我看率性叫那些唱歌的、奏乐的,也通统就位。” |
率意 | shuàiyì | ①悉心尽意。率意自用。率意任情。《汉书·文帝纪》:“率意思远,无有所隐。”王先谦补注:“率无极意,元成纪多言悉意是也。悉、率双声,故字变为率耳。”《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鄙夫书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耳。常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宋 姜夔《长亭怨慢 渐吹尽 序》: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明 谢榛《四溟诗话 卷二》:“学李杜者,勿执於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②随意;轻率。晋 陆机《文赋》:“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唐 刘知几《史通·忤时》:“乃知此处伯度,是李非杜也。注书不可率意如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箇公平明允。”范文澜《中国通史 第一编再版说明》:“本编采取史料,避免墨守旧说,但也不敢率意而谈或穿凿附会以求新奇。”③肆意。晋 陆机《豪士赋 序》:“震主之势,位莫盛焉;率意无违,欲莫顺焉。”宋 苏洵《上皇帝书》:“其率意恣行者,人亦望风畏之。”《金史·移剌慥传》:“海陵虐法,率意更改……吏不知适从,夤缘舞法。”④直率,按照本意。《三国志·蜀志·霍王向张等传论》:“费诗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明史·罗复仁传》:“(復仁)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章炳麟《文学说例》:“盖胜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
率由旧则 | shuàiyóujiùzé | 率:遵循;旧则:老法规。完全依循旧规办事。同“率由旧章”。《三国志 魏书 任城陈萧王传》:“万邦既化,率由旧则。”《魏书 礼志一》高祖稽古,率由旧则,斟酌前王,择其令典,朝章国范,焕乎复振。 |
蟀 | shuài | 蟋蟀:见“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