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g I.

①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光荣文。发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资治通鉴 晋纪六》(辛)冉大怒,遣人分榜通衢,购蓦(李)特兄弟,许以重赏。②作动词用,张榜。《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二》诸州皆榜衢路,立告赏,禁人增米价。(赵)抃独榜衢路,令有米者任增价粜之。于是诸州米商辐辏诣越,米价更贱,民无饿死者。II.bàng ①船桨。亦代指船。②划船。

榜笞

bǎngchī

鞭笞拷打。《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贯高至,对狱……吏治榜笞数千,刺剟duō,身无可击者,终不復言。”《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今兴造急促,昼夜不息,力不逮者随以榜笞,愁痛之声盈于道路,以此望福,臣恐不然。贾谊《新书·阶级》:“若夫束缚之,係絏之,输之司空,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宋 陆游《秋兴诗 之二》:“榜笞督租赋,涉笔騂/xīng我颜。”《聊斋志异 崔猛》某怒,拉系树上,榜笞剌剟,逼立“无悔状”。章炳麟《定版籍》:“有闕乏,即束缚诣吏,榜笞与逋赋等。” 

榜棰

bǎngchuí

鞭笞拷打。又榜箠。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梁书·良吏传沉瑀》:“悉使著芒屩粗布,侍立终日,足有蹉跌,辄加榜棰。”《资治通鉴后唐纪八》(后唐朝廷)遣楚匡诈杀李重吉(李从珂儿子)于宋州;匡祚榜棰重吉,责其家财。

榜掠

bǎnglüě

拷打。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治斯,榜掠千餘,不胜痛,自诬服。”新唐书·高宗三女传:“崇简素知主谋,苦諫,主怒,榜掠尤楚。”《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六》榜掠将死,卒无一辞。《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一》兵部吏素闻(吉)温之惨酷,引入,皆自诬服,无敢违温意者。顷刻而狱成,验囚无榜掠之迹。“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纪:“学生等文弱,拘囚榜掠,任彼军警之所为。”

榜人

bàngrén

船夫,舟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 郭璞注引张揖曰:“榜,船也。” 唐 吴筠《舟中夜行》诗:“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王德钟《月夜渡淀湖歌》:“忽闻榜人笑不止,芦边簌簌东风起。”《聊斋志异 武孝廉》仆篡金亡去。石大恚,病益加,资粮断绝。榜人谋委弃之。《聊斋志异 彭海秋》榜人罢棹,任其自流。《聊斋志异 王桂庵》临舟有榜人女,绣履其中,风姿韶绝。

榜上无名

bǎngshàngwúmíng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指考试未被录取或落选。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谁知三场得意,榜上无名。自五岁进场,到今二十一岁,三科不中。”《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谁知三塲得意,榜上无名。自十五岁进塲,到今廿一岁,三科不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二回》这话令兄也说过,若榜上无名,大家莫想他回来。

榜上有名

bǎngshàngyǒumíng

指考试后张贴的名单上有名字,形容中榜或被选上等含义,又引申到表示光荣的意思。世界100强大学名单出炉,清华大学榜上有名。

榜首

bǎngshǒu

科举时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美称。泛指第一名。榜,匾额。(榜题)(榜字);考试录取名单的告示。(金榜题名)(落榜);公开张贴的文告。(光荣榜)(出榜安民)。宋 苏轼发榜后论贡举合行事件:自来释褐举人,惟南省榜首,或本场第一人唱名近下者,或有旨升一甲。《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三》就试人十分取七,榜首循一资。

榜眼bǎngyǎn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别后登程到京,果然一举成名,除授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

榜谕

bǎngyù

张榜晓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六》于是诏有司榜谕商贾以推行不变之意,赐典吏银绢有差。《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一》北京留守兼河北东路制置使杜充奏磁、洺解围,(宋高宗)诏尚书省榜谕。《元史·忽辛传》:“乌蛮等租赋,岁发军徵索乃集,忽辛以利害榜谕诸蛮,不遣一卒,而租赋咸足。”

榜子

bǎngzǐ

唐 人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榜子,亦曰录子,今谓之札子。《宋史职官志二》:"翰林学士院……凡奏事用榜子,关白三省、枢密院用谘报,不名。"《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曹)彬归自江南,诣閤门进榜子云:“奉敕差往江南句当公事回。”时人嘉其不伐。

bǎng I.

①胳膊的上部靠肩的部分:臂。肩膀。膀阔腰圆。②鸟类和昆虫的飞行器官:翅膀。儿。II.páng膀胱:俗称尿脬,暂存尿液的囊状体,在骨盆腔内。

膀大腰圆

bǎngdàyāoyuán

形容魁梧粗壮的人。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对面来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身穿一件白纱长衫,内衬蓝夏布汗褂裤。”

bǎng

捆,缚:捆架。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