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 | ruì | ①絮。②系盾的绶带。③小的样子。④草生的样子:芮芮。⑤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⑥姓。 |
芮芮 | ruìruì | ①细柔貌。说文·艸部:“芮,芮芮,艸生皃。” 段玉裁注:“芮芮与茙茙双声,柔细之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石龙芮﹝释名﹞引陶弘景曰:“生于石上,其叶芮芮短小,故名。”②古族名。即柔然。《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芮芮亦遣间使远输诚款,誓为掎角。”胡三省注:“芮芮,即蠕蠕,南人语转耳。” |
枘 | ruì | 榫头,用以插入另一部分的榫眼,使两部分连接起来:枘凿(“方枘圆凿”的简语,喻格格不入)。《庄子·天下》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 |
枘圆凿方 | ruìyuánzáofāng |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好逑传》第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 |
枘凿 | ruìzáo | 比喻两不相容。榫头和卯眼。语本器物上的榫sǔn头为方、卯眼为圆,或榫头为圆、卯眼为方则无法接合。故以枘凿比喻互相抵触而不相容。《楚辞·九辩》:“圜枘而方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入圜凿,其能入乎?”溥仪《我的前半生》无改创之识则枘凿而不合矣! |
枘凿冰炭 | ruìzáobīngtàn |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 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
枘凿方圆 | ruìzáofāngyuán | 枘、凿,榫头与卯眼。一方一圆,则无法投合。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明 吾邱瑞《运甓记弃官就辟》:“一官寥落误儒绅,枘凿方圆迕世情。”清 钱谦益《续次敬仲韵》之二:毕箕风雨难凭准,枘凿方圆费弥缝。 |
汭 | ruì | 河流会合的地方或河流弯曲的地方。 |
蚋 | ruì | ①一种昆虫,体长二到五毫米,头小,色黑,触角粗短,复眼明显,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虫栖于水中。小蚊。又名沙蚊。《通俗文》小蚊曰蚋。《孟子·滕文公上》蝇蚋姑嘬之。②蠓科、瘿蚊科和摇蚊科的任何种小双翅蝇,其中很多都能够咬人疼痛并且还有某些是人类和各种其它脊椎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传播者。如:蚋翼(比喻极微小);蚋蠓(蚋和蠛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