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 | piě I. | ①平着扔出去:撇砖头。撇手榴弹。把早晨说的事撇到脑后去了。②倾斜:他是八字脚,走起路来向外撇。③用撇嘴的动作表示轻视、不以为然或不高兴等:她嘴一撇,什么也没说,走开了。④汉字的笔画,向左斜下,形状是“丿”。 ⑤用于像撇儿的东西:他留着两撇儿胡子。II. piē①弃置不顾;抛弃:撇开。把老一套都撇了。②从液体表面上轻轻地舀:撇油。撇沫儿。 |
撇放 | piěfàng | 弃置,放置。《元章·刑部四·渰死亲女》:“何赛哥状招:至元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将女定哥抱去,撇放滹沱河内。”《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便扯帘子,撇放门背后,却把两扇门关上,拿拴拴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今家官人每抬举,若脱离了此地,料此书生无缘再会,所以不觉心中悻悻,撇放不开,岂知被官人看了出来! |
撇脱 | piětuō | ①洒脱;干净利落。《朱子语类卷九四》:“要之,持敬颇似费力,不如无欲撇脱。”《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素梅也低低道:‘撇脱些!我要回去。这事做得不好了,怎么处?’”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二章》:“他又并不怎么拘泥,倒比别的一些人来得撇脱,来得天真。”②谓画法用笔洒落有致。 明 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③犹摆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江嬷嬷便问老儿道:“怎么回来得这样撇脱,不曾吃亏么?”《高子遗书·语》:“人想到死去一物无有,万念自然撇脱。”《钱锺书 管锥篇·全梁文卷一》:“然释子终惧梁武事貽闢佛者以口实,遂虚构公案,撇脱干係。” |
䥕 | piě | 烧盐所用的撇口锅,多用于地名,表示烧盐的地方。曹家䥕(在江苏) |
苤 | piě | 苤蓝piělán:也叫擘蓝。即球茎甘蓝。二年生草本植物。甘蓝类蔬菜的一个变种。叶柄细长,茎膨大成球形,供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