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 | niē | ①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②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捏饺子。捏面人儿。③假造,虚构:捏造。捏陷。 |
捏怪排科 | niēguàipáikē | 作怪、捣鬼、为难之意。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着那等干眼热滑张杓,任从那些打草惊蛇,尽教他捏怪排科斯间谍。” |
捏脚捏手 捏手捏脚 | niējiǎoniēshǒu niēshǒuniējiǎo | 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捏手捏脚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唐牛儿捏脚捏手,上到楼上。”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毕,太尉便同一人过去,捏脚捏手,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参见“蹑“。 |
捏诀 | niējué | 谓施法术时或默念,或轻念,同时做出一种手势。元 柯丹邱《荆钗记·荐亡》:“揑诀惊三界,扣齿动万神。”《水浒传第五二回》宋江不等那风到,口中也念念有词,左手捏诀,右手把剑一指,喝声道:“疾!”《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叩齿作法,揑诀念咒。”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所以后台上一定要扮一个王灵官,一手捏诀,一手执鞭。”参见“捻訣” |
捏捏扭扭 | niēniēniǔniǔ | 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1回:“须知有一种不自重的女子,专欢喜涂脂抹粉,见了人,故意的捏捏扭扭,躲躲藏藏的。” |
捏脓 | niēnóng | 编造假话。《西游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説,我也好信口揑脓答他。” |
捏酸 | niēsuān | 故作斯文。《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他一日家揑酸,見了寶玉 ,就眉開眼笑了! |
捏一把汗 | niēyībǎhàn |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我看了你们印出的很整齐的刊物,就不禁为你们捏一把汗。” |
捻 | nié/niē I. | 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杨家将 第三回》怀德横枪立马于阵前,北阵中赵遂跃马而出,手捻铜刀,厉声大骂…《西游记第三九回》孙行者捻他一把道:“你休怕,等我替你供。”《西游记第五二回》这大圣捻着拳头,来于洞口,骂道:“泼怪物,快出来与你孙外公见个上下!”II. 参见 niǎn |
捻脚捻手 | niējiǎoniǎnshǒu | 捻:通“捏”。手脚动作放轻。形容行动小心轻捷。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 |
捻诀 | niējué | 同“揑诀”。施法术时做出的一种手势。《西游记 第五回》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西游记》第七六回:“( 行者)即捻訣念起真言,摇身一變,即變做個蟭蟟蟲。” |
苶 | nié | 方言,疲倦,精神不振:发苶。“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孩子有点苶,可能病了。《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四》近年文气委苶,请申饬胄监师儒之官,专于训导,使之通习经传,考订义理,课试抡选,须合体格,去浮华穿凿之弊。 |
苶然 | niérán | 疲惫貌。或形容衰落不振。《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复可望矣。陈衍《序》吾闽诗人,至宋而大昌,至明而力足以左右天下风气,清则苶然以衰。《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八十六》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复可望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