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羅 | luó | ①捕鸟的网:罗网。②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陈设。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树旗旄,罗弓矢…③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④陈列;散布。罗列。张罗。星罗棋布。宋玉《招魂》:“轩辌既低,步骑罗些。”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韩愈《南山诗》:“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⑤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⑥用罗筛东西:罗面。⑦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唐 杜甫《丽人行》:“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⑧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⑨同“脶”。⑩姓。 |
罗拜 | luóbài | 罗列而拜。围绕着下拜。《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三》田令孜登楼慰谕之,(王)建与诸将于清远桥上髡发罗拜,曰:“今既无归,且辞阿父作贼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一》众皆罗拜,推(张)柔为长,柔会兵趋中山。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相与罗拜而去。《聊斋志异 张诚》无何,太夫人出。 共罗拜,已,问讷曰:“汝是张炳之之孙耶?” |
罗裳 | luócháng | 犹罗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十》:“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宋书·乐志四》:“舞饰丽华乐容工,罗裳皎日袂随风。”宋 李清照《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聊斋志异 公孙九娘》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
罗床 | luóchuáng | ①锦缎铺设的床。两汉 佚名《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唐 李贺《莫愁曲》:“罗牀倚瑶瑟,残月倾帘钩。”②筛面用的一种器具。陈静波《回民之母》:“佟万城听到磨棚里驴叫和蹬罗床的声音,便皱起了眉头。” |
罗带 | luódài | ①丝织的衣带。宋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宋 秦观《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宋 严仁《玉楼春 春思》:“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②喻曲折的河流。 |
罗敷 | luófū | 罗敷女,秦罗敷。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唐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
罗敷有夫 | luófūyǒufū | 旧指女子已有丈夫。汉·无名氏《陌上桑》诗:“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鸳鸯梦好两欢娱,记否罗敷自有夫。 |
罗浮梦 | luófúmèng | 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罗浮山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因以为咏梅典实。《水浒传第六十九回》翠禽啼醒罗浮梦,疑是梅花靓晓妆。 |
罗告 | luógào | 罗织罪名而告发之。《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会有罗告(骞)味道者,(武则天)敕(周)矩按之。《旧唐书·酷吏传上·来俊臣》:“俊臣将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张易之等,遂相掎摭jǐzhí,则天 保持之。”《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五年》:“希暹説朝恩於北军置狱,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繫地牢,讯掠取服。” |
罗巾 | luójīn | 丝制手巾。唐 白居易《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唐 聂夷中《杂怨诗》:“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宋 张孝祥《浣溪沙词》:“粉泪但能添楚竹,罗巾谁解繫吴船。”宋 晏殊《山亭柳 赠歌者》:“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
罗衿 | luójīn | 罗衣的襟。三国魏 曹植《种葛篇》:“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乃一手启罗衿,解佩刀,刃薄于纸,把钏握刃,轻轻附根而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甄后》:“犬断索咋女,女骇走,罗衿断。”《聊斋志异 绩女》罗衿甫解,异香满室。 |
罗锦 | luójǐn | 有花纹的丝绸。亦泛指精美的丝织品。唐 薛调《无双传》:“(刘震)乃装金银罗锦二十驮。”宋 吕蒙正《命运赋》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元 无名氏《冻苏秦 第三折》:“我要吃呵,也无那珍馐百味;要衣呵,也无那罗锦千箱。”按,《埤雅·释木》:“罗亦有华者,俗谓之罗锦。” |
罗掘一空 | luójuéyīkōng |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
罗落 罗络 | luóluò | ①截捕禽兽的用具。《庄子·胠箧》:“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於泽矣。”王先谦集解引郭嵩焘曰:“削格、罗落皆所以遮要禽兽。”②用或绳捕捉。《尔雅·释器》“鸟罟谓之罗” 晋 郭璞注:“谓罗络之。”宋 洪迈《夷坚丁志·黄州野人》:“见为人而毛者,搏之则逝,追之不及,百计罗络,因结绳置壠间而获焉。”③布列。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吕向注:“罗落,布列也。”《资治通鉴·隋炀f帝大业元年》:“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出水百餘尺,臺观殿阁,罗络山上。”④警戒联络。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一朝指挥,倐忽千里,候骑罗络,聊逞前驱。”《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特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胡三省注:“罗,布也。落,与络同,联络也。”⑤指担任警戒联络的士兵。三国蜀 诸葛亮《兵要》:“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絶军前十里内;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内。”⑥连绵,绵延。参同契卷上:“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唐 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唐 杜甫《火诗》:“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宋 曾巩《之南丰道上寄介甫诗》:“星斗弄光彩,罗络龟火斑。”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⑦犹罗致,包罗。 唐 柳宗元《裴墐崇丰二陵集礼后序》:“苞并总统,千载之盈缩;罗络旁午,百氏之异同。”唐 刘蜕《上裴侍郎书》:“罗络旧简,附会时律。”元 揭傒斯《赵功可墓志铭》:“贯穿百经,罗络百家。”清 毛岳生 练白颖《后汉书公卿表 序》:“钩贯罗络,亦率有条理。” |
罗曼蒂克 | luómàndìkè | 浪漫,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他,农民孙玉厚的儿子,一个漂泊的揽工汉,岂敢一味地沉醉在一种罗曼蒂克的情调中?”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你半辈子的罗曼蒂克史,有一部书厚。” |
罗袂 | luómèi | 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
罗幕 | luómù | 丝罗帐幕。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邃宇列綺窻,兰室接罗幕。”张铣注:“罗幕即罗帐。”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宋 晏殊《蝶恋花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宋 韩疁《浪淘沙》:“四垂罗幕护朝寒。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
罗帕 | luópà | 丝织方巾。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唐 杜甫《骢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宋 周邦彦《解语花·元宵词》:“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算计定了,侵晨未及梳洗,将一个罗帕兜头紥了,一口气跑到渡口来。” |
罗绮 | luóqǐ | 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指衣着华贵的女子。南朝梁 江淹《别赋》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唐 李白《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贵妃艳史演义第十二章》一路上香风微送,罗绮缤纷,引得举国人士,如醉如狂。宋 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 柳永《望海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金吏部尚书梁肃请禁奴婢服罗绮。 |
罗绮穿林 | luóqǐchuānlín | 身穿罗绮(丝织品)的女子在树林中行走,形容女子们的美丽和优雅。《红楼梦第十一回》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
罗钳吉网 | luóqiánjíwǎng | 用以指酷虐诬陷。《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四载》:“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重用酷吏罗希奭、吉温,二人皆随林甫所欲深浅,锻炼成狱,无能自脱者,时人谓之‘罗钳吉网’。”明 沈鲸《双珠记 僧榻传音》堪伤!那些儿公道天开?端的是罗钳吉网。 |
罗衾 | luóqīn | 指丝绸被褥。南唐 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罗雀掘鼠 | luóquèjuéshǔ |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新唐书 张巡传》:“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严复《有如三保》快饿死者,罗雀掘鼠,粮食罄尽,转为沟瘠是也。 |
罗裙 | luóqún | 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南朝梁 江淹《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唐 白居易《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王昌龄《採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宋 张先《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清 吴伟业《阆州行》:“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
罗襦 | luórú | ①绸制短衣。《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唐 温庭筠《菩萨蛮词》:“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清 黄遵宪《拜曾祖母墓》诗:“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璫,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聊斋志异 莲香》既而罗襦衿解,俨然处子。《聊斋志异 绿衣女》罗襦既解,腰细殆不盈掬。②细密的网。《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襦,细密之罗。襦读为繻。” |
罗衫 | luóshān | 丝织衣衫。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
罗绶 | luóshòu | 罗带。绶: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宋 陈亮《水龙吟 春恨》:“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
罗天大醮 | luótiāndàjiào | 道士为禳除灾祟而设的规模盛大的道场。《水浒传 第一回》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 |
罗袜 | luówà | 丝罗制的袜。三国魏 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唐 李白 《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罗纨 | luówán | 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后宫悉去罗纨,衣不曳地。 |
罗网 | luówǎng | ①捕捉鸟兽的;比喻法和名利。唐 杜甫《梦李白诗之一》:“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②犹搜罗,罗致。《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伪齐之末,奸佞擅权,滥罚淫刑,动挂罗网。 |
罗帏 | luówéi | 罗帐。丝制帷幔。战国楚 宋玉《风赋》:“躋于罗帷,经于洞房。”刘向《说苑·善说》:“居则广厦邃房,下罗帷,来清风。”唐 张鷟《游仙窟》:“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敧。”李白《春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 王维《洛阳女儿行》:“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清 龚自珍《减字木兰花》词:“昨夜罗幃,银烛花明蟢子飞。” |
罗衣 | luóyī | 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边让《章华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三国魏 曹植《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唐 王维《西施咏》:“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唐 杜甫《黄草诗》:“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溼罗衣?”唐 薛逢《宫词》:“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南唐 冯延巳《鹊踏枝》:“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宋 晏几道《临江仙词》:“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宋 李清照《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明 周在《闺怨诗》:“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
罗唣 | luózào | ①吵闹;寻事。止住左右不要罗唣。②骚扰。要防备手下人罗唣。开玩笑;调戏。《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慧娘双手即来遮掩道:“嫂嫂休得罗唣。”《红楼梦 第49回》如今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罗唣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聊斋志异 连琐》女俯首笑曰:“狂生太罗唣矣!”③纠缠。不要罗唣。④啰嗦。这也怪不得他罗唣。 |
罗帐 | luózhàng | 罗帏,丝织帘幕。宋 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宋 蒋捷《虞美人 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参见“罗帏”。 |
罗织 | luózhī | 无中生有地编造、构陷。罗织罪名。为人罗织(被人罗织)。《旧唐书·酷吏传上·来俊臣》:“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欲诬陷一人,即数处别告,皆是事状不异,以惑上下。”宋·苏轼《再乞郡札子》:“考其所言,皆是罗织,以无为有。”《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五》曾布曰:“今在朝之人,设此网罟以为中伤罗织之术,凡有人言及政事,便以为非毁先朝,因此斥逐者不一,愿陛下(宋哲宗赵煦)更加审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李光之得罪也,其弟宽亦被罗织,除名勒停。《聊斋志异 冤狱》其余皆无辜之赤子,妄被罗织者也。 |
罗织构陷 | luózhīgòuxiàn | 罗织:收集编造;构陷:用虚构的罪名去陷诬人。形容千方百计地陷害别人。《后汉书·顺帝纪》:“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其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徐怀丹此条,显属捕风捉影、罗织构陷!” |
罗之一目 | luózhīyīmù |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隋 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一目之罗,不能得鸟,得鸟者罗之一目耳。 |
㑩 | luó | “偻㑩”现在规范写作“喽啰lóuluo”, 旧时多用以称强盗头目的部下。现常用以比喻追随恶人的人。 |
萝 | luó | 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女萝。茑萝。藤萝。唐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
萝薜 | luóbì | ①攀援的蔓生植物,也指女萝和薜荔。《红楼梦第十七回〉上则萝薛倒垂,下则落花浮荡。②用以指隐士的服装。 |
萝菔 | luófú | 即萝卜。《西游记第五十三回》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一骨辣噇了个罄尽。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小东门西外)间有星货舖,即散酒店、菴酒店之类,卖小八珍,皆不经烟火物……秋冬则毛豆、芹菜、茭瓜、萝菔、冬笋、醃菜。” |
萝径 | luójìng | 弯曲的山路。唐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进士不至诗》:“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
啰 | luó I. | ①吵闹行事。②歌曲的衬字。③招呼猪的声音。④哪。⑤吃。参见“啰饭”。⑥古时羌族语。意为男子。参见II. luō。III.luo。 |
啰唣 | luózào | 亦作“囉唕”骚扰;吵闹。调戏;糟踏。《水浒传第二回》这厮们既然大弄,必然早晚要来俺村中啰唣。 |
猡 | luó | (方言)猪猡,即猪。 |
椤 | luó | 黄波椤huángbōluó:黄檗。桲椤树poluóshù:学名槲树,壳斗科落叶乔木,别名柞栎、橡树、青岗、金鸡树、大叶桲椤等,抗风性较强。 |
箩 | luó | 用竹子编的底方上圆的器具:箩筐。 |
箩柜 箩橱 | luóguì luóchú | 一种用于筛面粉的大木柜。《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
锣 | luó |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锣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锣鼓喧天。紧锣密鼓。 |
锣鼓喧天 | luógǔxuāntiān | 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二回:周庸祐一一回发,赏封五块银子,各人称谢。少时,锣鼓喧天,笙箫彻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