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慮 | lǜ | ①《说文》虑,谋思也。深谋远虑。《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宋 朱熹《大学·第一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②忧虑。不足为虑;虑恐(忧虑);虑难(忧虑灾难);虑患(忧虑祸患);虑忆(忧虑,挂念)。唐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二》:“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禁铁铸浮图与佛象及人物之无用者,虑愚民毁农器以徼福也。③意愿。从思想上愿意。《周文 申胥谏许越成》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虑表 | lǜbiǎo | ①思虑所不及之处。南朝陈 徐孝克《仰同令君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六韵》:“五禪清虑表,七觉荡心封。”②犹意外。《宋书·王僧绰传》:“事机虽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五》夫取之不易,守之亦难,苟任非其人,患生虑表,岂独朕之忧,亦卿之责也,故虚位台鼎而以分陕为先。《旧唐书·许敬宗传》:“祸生虑表,非可防萌,宫内官僚,迥无关预。” |
虑患 | lǜhuàn | 忧虑祸患。《荀子·大略》:“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惟陛下虑患无形之外,慎萌纤微之初。”宋 苏辙《历代论一·文帝》:“为天下虑患,而使好名贪利小丈夫制之,其不为鼂错者鲜矣!”宋 苏辙《六国论》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清 龙启瑞《读曹参传 书后》:“且参能幸而薨於孝惠之世耳,使天假之年得见吕后、产、禄之事,不知参将以歌謼日饮者治之耶,抑皇然虑患之不暇给也?” |
虑祸 | lǜhuò | 考虑到祸患;忧虑祸及于身。刘向《说苑·谈丛》:“君子虑福勿及,虑祸百之。”《宋书 卷九 后废帝纪》羽仪追之恆不及,又各虑祸,亦不敢追寻,唯整部伍,别在一处瞻望而已。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东廊僧)就把昨夜牛坊听见,已后虑祸再逃,坠井遇尸的话,细説了一遍。” |
虑难 | lǜnán | 忧虑灾难。贾谊《惜誓》:“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后汉书 袁绍传》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於义俭矣”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安可不防微於未兆,虑难於将来。” |
虑囚 | lǜqiú | 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虑,通“録”。《汉书·隽不疑传》“每行县録囚徒还” 唐 颜师古注:“省録之,知其情状有寃滞与不也。今云‘虑囚’,本録声之去者耳。”《旧唐书·德宗纪下》:“庚午,命有司虑囚,旱故也。”宋 王观国《学林·虑囚》:“前汉、后汉皆称録囚,《唐史》、《五代史》皆称虑囚,二字皆是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令方虑囚,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视令而大骂曰:‘如此愦愦,何足临民!’” |
虑始 | lǜshǐ | ①谋划事情的开始。《商君书·更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明刘基《筑城词》:“愚民莫可与虑始,见説筑城俱不喜。”②指忧虑于事情的开端。明 张居正《杂著》:“法之行不可虑始,即有不便於人者,彼久而习之,长而安焉,亦自无不宜矣。” |
虑叹 | lǜtàn | 揣度未来,感叹过去。《庄子·齐物论》:“喜怒哀乐,虑嘆变慹,姚佚启态。”成玄英疏:“虑则抑度未来,嘆则咨嗟已往。” |
虑问 | lǜwèn | 对囚犯进行审问。《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一》狱具,中书遣比部员外郎杜枢虑问,枢扬言将驳正,亟改用谏官陈旭。宋 洪迈《容斋四笔·国初救弊》:“乞俟至京,择官虑问,如显有负屈者,本州吏量加惩罚。”《宋史·刘敞传》:“近例,凡圣旨及中书、枢密所鞫狱,皆不虑问。” |
滤 | lǜ | 使液体、气体经过纱、布、纸等,除去其中所含的泥沙、杂质、渣滓、毒素而变纯净:过滤。滤清。滤器。滤纸。滤液。 |
鑢 | lǜ | ①磋磨骨角铜铁等使之光滑的工具:“磋以鑢铴。”②磨治;打磨:“更铸为小钱,不磨鑢。”③磨练(思想品行):“大其虑,躬自鑢。”④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