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ōu I.

①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起来:搂柴火。②搜刮:搂钱。③往怀里的方向拨:搂火(扳动扳机射击)。④用手拢着提起:搂起裤子。⑤核算:搂算。把账搂一搂。⑥拉拢。东汉·许慎《说文》搂,曳聚也。《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又如:搂伐(拉拢、挟持他国一起征伐);搂沟子(奉迎拍马);搂搜(乖张;执拗);搂搜索落(找岔子数落人)。II.参见 lǒu。

lōu

看(口气不庄重):这是你新买的吗?我䁖䁖。这玩意儿不错,让我䁖一眼。

lóu

①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②姓。

楼船

lóuchuán

①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亦代指水军。汉 刘彻《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史记·平準书》:“是时越欲与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餘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汉书·严助传》:“(南海王)后復反,会天暑多雨,楼舩卒水居击櫂,未战而疾死者过半。”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晋,一本作“王濬”。宋 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清 孔尚任《桃花扇·截矶》:“只剩咱一营江上守,正防着战马北来骤,忽报楼船入浦口。”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平地或多马的地方多骑军,叫做‘车骑’;近水的地方多训练水军,叫做‘楼船’。”②指有楼饰的游船。唐 杜甫《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簫悲远天。”明 徐渭《奉侍少保公宴集龙游之翠光岩诗》:“楼船几日下钱塘?胜地临江綺席张。”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轶事》:“秦淮游舫,不施窓幕,彼姝鲜乘舟者,竞渡则有楼船。”

楼堞

lóudié

城楼与城堞。泛指城墙。《宋书·桂阳王休范传》:“表治城池,修起楼堞,多解榜板,拟以备用。”《资治通鉴 卷梁纪十七》(高)岳更筑土山,昼夜攻之,(王)思政随方拒守,夺其土山,置楼堞以助防守。唐 韩愈 潭州泊船呈诸公诗:“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宋 苏轼《徐州上皇帝书》:“其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汴泗为池。”清 朱琦《感事诗》:“楼堞幸少完,室庐剩荆杞。” 

楼阁

lóu’gé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唐 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 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楼阁台榭

lóugétáixiè

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晋 葛洪《西京杂志》第四卷:“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楼观

lóuguān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郑玄注:“高明,谓楼观也。”《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宋 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词》:“楼观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宋 姜夔《齐天乐词 序》:“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鬬。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鏤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城邑如棋局,东则岳神山如屏,青松翠柏间隐隐有楼观。”

楼兰

lóulán

古西域国名,元封三年内附。王居扜泥城,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处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与匈奴之间,常持两端,或杀使,阻通道。元凤四年,遣傅介子斩其王安归,另立尉屠耆为王,更名为鄯善。傅介子以立功封侯。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宋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唐 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橹

lóulǔ

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战具。楼橹顶端设望楼,以瞭望瞰制敌城。在攻城时,同土山配合使用。晋·陆机《洛阳记》:"城上百步有一楼橹,外有沟渠。"《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三》元昊破宁远砦,砦主、侍禁王世亶、兵马监押、殿直王显死之,焚仓库楼橹皆尽。《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四》金人谓楼橹皆腐烂,攻之必破,乃使人至城下招降,守陴者怒骂之。

楼台

lóutái

凉台。②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楼台。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唐 温庭筠《苏武庙》:“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处指寺院建筑。)宋 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宋 苏轼《春宵》:“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 秦观《踏莎行 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③可指相府。宋 刘过《西江月》:“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楼台亭阁

lóutáitínggé

楼:多层建筑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阁:楼房一种。统指多种供休息、游赏的建筑物。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5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楼堂馆所

lóutángguǎnsuǒ

楼:高楼大厦;堂:殿堂;馆:宾馆;所:处所。泛指一切高档建筑物。邓小平《军队整顿的任务》:“有的部队请客送礼,修建楼堂馆所。”

楼梯

lóutī

架设在楼房两层之间供人上下台阶的设备。明 杨慎《出郊》:“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楼头

lóutóu

①楼上。唐 王昌龄《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宋 张先《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郭沫若《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②宋时对欺诈者的鄙称。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宋时何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何楼’之号。楼头者,盖何楼之恶魁也。”

楼外楼

lóuwàilóu

楼外有楼。谓楼房相连属。宋 林升《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元 任昱《金字经·重到湖上曲》:“碧水寺边寺,緑杨楼外楼。”

楼心

lóuxīn

犹楼中。宋 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元 萨都剌《和马昂夫赏心亭怀古》:“一自朝云归寺里,几回明月到楼心。”

楼雉

lóuzhì

城楼与城堞。亦泛指城墙。南朝齐 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缘淮作城,自石头迄青溪十余里中,楼雉相接。《陈书·侯安都传》:“天嘉三年夏,潦,水涨满,安都引船入堰,起楼舰与异城等,放拍碎其楼雉。”《南史·萧方等传》:“方等又劝修筑城栅,以备不虞,既成,楼雉相望,周回七十餘里。”唐 白居易《杂兴诗之二》:“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餘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