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o I.

①延烧:燎荒。燎原烈火。宋 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②烫:燎泡。③照明。II.liǎo挨近火而烧焦:把头发燎了。

燎发摧枯

liǎofàcuīkū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燎火

liǎohuǒ

①延烧着的火。《晋纪总论》若积水于防,燎火于原,未尝暂静也。篝火。③火炬。

燎如观火

燎若观火

liǎorúguānhuǒ

liáoruòguānhuǒ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这部作品的观点燎如观火,值得一读。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郭沫若《文艺论集 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

燎原烈火

liáoyuánlièhuǒ

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改革开放的洪流,似燎原烈火,不可阻挡。

燎原之火

liáoyuánzhīhuǒ

燎原:火烧原野。大火。比喻气势壮大的群众运动。《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隋书·高祖纪上》:“拯大川之溺,扑燎原之火。”

liáo

①绕,缠绕:缭绕。缭乱。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缭而曲,如往而复。②用针线缝缀:缭缝(fèng)。缭贴边。③音燎。《庄子·盗跖篇》缭意绝体而争。《音义》缭,理也。

缭绕

liáorào

① 一圈圈向上飘起。炊烟缭绕。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余音缭绕唐 孟郊 《古离别》诗:“松山云繚绕,萍路水分离。”红楼梦 第十八回:“只见园中香烟繚绕,花彩繽纷……説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liáo

①屋椽:“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②车盖弓:“古之为路车也,盖圆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③柴薪。④古书上说的一种药草。

liáo

参见“憭栗”。 II.参见 liǎo。

憭栗

liáolì

栗:通“凓”。寒、凉。哆嗦、发抖。哀怆;凄凉。宋玉《九辩》“憭栗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聊斋志异 章阿端》家人益惧,劝(戚)生他徙。生不听。而块然无偶,憭栗自伤。

liáo

凶恶。

獠牙

liáoyá

露在嘴外的长牙:青面獠牙(形容面貌凶恶)。

liáo

:见“”。

liáo非通用汉字。肠子上的脂肪。《诗·小雅·信南山》取其血膋。又如:膋芗(油脂与香草。古代祀神时用);膋血(浓血)
liáo古同“膋”。“肉”与“尞”联合起来表示“长条肉”。本义:阴茎。《红楼梦第六十五回》撞丧醉了,夹着你那膫子挺你的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