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作动词,受,遭逢,遭遇无罪者,罹其毒。罹患;罹患疫病;自罹罪责;罹于锋镝(遭受战争的祸难);罹兵(遭受战乱);罹咎(遭受祸患)触犯。罹法(触犯法律)。洊罹饥馑。《汉书·宣帝纪》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命,朕甚怜之。②(名)忧患;苦难。《诗·王风··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罹法lífǎ

触犯法律。《新唐书·食货志五》:“太学高第,诸州进士,拔十取五,犹有犯禁罹法者。”《花月痕第三十一回》败俗倾家,丧身罹法,其弊至于不忍言。

罹祸
líhuò

同“罹殃”。遭受灾祸。《花月痕第十一回》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寡妇:妇。节(指封建社会寡妇的节操,夫死不再改嫁)。不恤纬(喻忧国忘家)。《资治通鉴 晋纪十八》(刘)翔曰:嫠妇犹知恤宗周之陨。今晋室阽危,君位侔元、凯,曾无忧国之心邪?…”

嫠不恤纬

líbùxùwěi

寡妇不怕织得少,而怕亡国之祸。旧时比喻忧国忘家。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清 龚自珍《乞籴保阳》诗:嫠不恤其纬,忧天如杞人。

嫠妇

lífù

寡妇。《前赤壁赋》: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意即“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来形容萧声的凄凉悲伤。其中“嫠妇”一词书本注释为“寡妇”,但有部分人士认为嫠妇应解作“居的妇女”更为合适。《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五》四方万里之外,穷乡陋邑,疫魂嫠妇,发鹤于耕,手龟于织。

嫠居

líjū

寡居。晋 宗敞《理王尚疏》:“裴氏年垂知命,首髮二毛,嫠居本家。”《周书·杨荐传》:“时冯翊长公主嫠居,孝武意欲归诸文帝。”《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二》初,高力士有养女嫠居东京,颇能言宫中事,女官李真一意其为沈太后,诣使者具言其状。宋 司马光 虞部郎中李君墓志铭:“夫人嫠居二十餘年,抚育诸孤,纪家事,小大曲尽其宜。”

嫠纬líwěi

通“嫠不恤纬”。寡妇不怕织得少,而怕亡国之祸;旧时比喻忧国忘家。《花月痕第八回》十年以后,目击时艰,肠回嫠纬,宾朋零落,耆旧销沉。

割;划开。剺面:《资治通鉴 梁纪五》朝野闻(元)怿死,莫不丧气,胡夷为之剺面者数百人。游肇愤邑而卒。《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马鞭鞭其(大司农穆子容)背,流血浃袍。以刀子剺其腹藁。

剺面

límiàn

以刀划面。古代匈奴、回鹘等族遇大忧大丧,则划面以表示悲戚。亦用以表示诚心和决心。《东观汉记·耿秉传》:“南单于举国发丧,剺面流血。”唐 杜甫《哀王孙》诗:“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lí I.

①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②牦牛:参见“斄牛”。II.参见tái

斄牛

líniú

牦牛。《庄子·逍遥游》:“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成玄英疏:“斄牛,犹旄牛也,出西南夷。”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