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 | lào | ①用动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奶酪。干酪。酪蛋白(一种含磷的复合蛋白。乳中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营养价值较高。可制成干酪)。参见“乳酪”。②用果实做的糊状食品:果酪。杏仁酪。《汉书 王莽传下》莽又多遣大夫谒者分教民煮草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费。 |
酪浆 | làojiāng | ①牛羊等动物的乳汁。李陵《答苏武书》:“羶肉酪浆,以充飢渴。”《宋史·张守传》:“享膳羞之奉,则思二帝、母后羶肉酪浆之味。” ②指酒。 唐 白居易《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诗》:“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 清 洪昇《长生殿·合围》:“斟起这酪浆儿,满满的浮金盏。” |
烙 | lào I. | ①用器物烫熨,也表示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加热使熟。《庄子·马蹄》烧之剔之,刻之烙之。②灼;《辽史》烧烤鞭、烙之数,风烙三十者鞭三百,烙五十者鞭五百。参见II.luò。 |
烙铁 | làotiě | 古代的一种刑具;烧热后可以烫平衣服的铁器,底面平滑,上面或一头有柄;焊接时熔化焊镴用的工具。 |
烙印 | làoyìn | ①烫在人、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多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②用火烧铁在牲畜或器物上烫成痕迹;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历史又一次将这教训烙印在那些愿意正视事实的人们的心上。 |
嫪 | lào | ①嫪毐ǎi:人名,中国秦始皇的宦官。②惜恋。 |
嫪毐 | lào’ǎi | 战国末秦人。本为吕不韦舍人,因与秦始皇母私通,受宠幸,权倾一时。事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后称善淫者为“嫪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伏狐》:“昔余乡某生者,素有嫪毐之目,自言生平末得一快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