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o

①养牲畜的圈(juàn):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庄子·达生》祝宗人玄端以临牢柙说彘…②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③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④结实,坚固,固定:牢固。牢稳(稳妥可靠;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牢禀

láobǐng

亦作“牢廩”。粮饷。《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诸将多断盗牢稟,私自润入。”李贤注引前书音义:“牢,价直。”《资治通鉴·灵帝中平四年》:“乌桓以牢稟逋县,多叛还本国。”胡三省注:“牢,价直也。稟,给也。”《宋史·吕公弼传》:“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牢廩,徙之淮南 。”

牢不可破

láobùkěpò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我们的团结和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牢甲利兵

láojiǎlìbīng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牢具

láojù

①古代遣奠时所用的经包裹的牲牢之体。《史记 孝武本纪》“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有司言雍五畤无牢熟具,芬芳不备。乃命祠官进畤犊牢具,五色食所胜,而以木禺马代驹焉。”②监狱用具。

牢笼

láolóng

关鸟兽的器具,比喻约束、限制人的事物或骗人的圈套;也指约束,限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科第之设,沿革多矣,文皇帝拨乱反正,特设科名,志在牢笼英彦。"(郑)雍言:“(刘)挚善牢笼士人,不问善恶,虽赃污久废之人,亦以甘言诱致。”元 王晔《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尽顽凶,设就牢笼。"包罗,囊括。唐 柳宗元《愚溪诗序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牢盆

láopén

①煮盐器具。《史记·平準书》:“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汉书·食货志下》:“官与牢盆。”王先谦补注:“此是官与以煮盐器作,而定其价直,故曰牢盆。”《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一》夫盐铁者,盖筦榷山海之谓也,物非自集,须假牢盆。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集解﹞引苏颂曰:“煮盐之器,汉谓之牢盆。”②借指盐政或盐业。《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一》上(僖宗李儇)命郑畋草诏切责之(高骈),其略曰:“绾利则牢盆在手,主兵则都统当权,直至京北、京西神策诸镇,悉在指挥之下,可知董制之权;…”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卷九》:“及粤寇之乱,受祸最深,牢盆至今衰落。”清 龚自珍《咏史》:“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牢让

láoràng

坚决辞让。《汉书·师丹传》:“臣纵不能明陈大义,復曾不能牢让爵位,相随空受封侯,增益陛下之过。” 唐 杜牧《进撰故江西韦大夫遗爱碑文表》:“明命忽临,牢让无路,俯仰惭惧,神魂惊飞。” 明 宋濂《清啸后藁 序》:“嗟予何人,尚敢为胡君之诗之序乎?牢让再三,竟不获命。”

牢骚满腹

láosāomǎnfù

一肚子委曲、不满的情绪。钱钟书《围城》:“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龚定庵牢骚满腹,无可发泄,叫他的姨太太、丫头都用‘大卷子’练书法。”

牢什古子

láoshígǔzi

指讨厌的东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牢饩

láoxì

用的牛羊豕等牺牲。《南齐书·明帝纪》:“可式循旧典,详复祭秩,使牢饩备礼,钦响兼申。”《北史·崔冏传》:“吾没后,敛以时服,祭无牢饩,棺足周尸,瘗不泄露而已。”《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自是群臣称庆,(李)从镒(李煜弟)即奉表请罪。帝(赵匡胤)嘉其得礼,遣中使慰抚,供帐牢饩,悉从优给。

牢直

láozhí

粮饷。《后汉书 董卓列传》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

牢馔

láozhuàn

指酒食。唐 牛僧孺《玄怪录·郭元振》:“廊下及堂上,灯烛荧煌,牢馔罗列,若嫁女之家。”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于是四人对坐,牢馔毕陈。”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马慰解之,呼僮具牢馔,更筹再唱,不放万石归。”

牢子láozǐ旧称狱卒。《水浒传第二七回》:“因此节级、牢子都不要他一文钱,倒把酒食与他吃。”清 遯庐《童子军·采狱》:“俺们牢子是最修行的。”洪深《申屠氏第六本》:“押司取出一锭银子赏给众牢子。”泛指一般衙役。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权借这承天寺里住下,拨几个心腹牢子把守寺门,一个閒人也不许放他入来。”


láo

未过滤的酒,浊酒。醇酒,香醪:等到天气逐渐变冷,我们坐到甜食店喝着热醪糟消磨晚上的时光,两个人已经是无所不谈。糟儿(zāor)江米酒。清 孔尚任《桃花扇》:满院柳花帘前舞,一杯香醪味偏长。汉 刘恒《文帝议佐百姓诏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七》广西经略使张宗元时遣使渡海,以醪米馈之。《聊斋志异 三生》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醪。参见“酒醪”。

醪醴


láolǐ


醪,浊酒;醴,甜酒。甘浊的酒,亦泛指酒类,古代用以治病。《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庄子·盗跖今富人,耳营钟鼓管籥之声,口惬于刍豢醪醴之味。《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宣皇帝宇文赟性嗜酒,武帝遂禁醪醴不许至东宫。《续资治通鉴 元纪一》足食之道,唯节浮费,靡谷之多,无逾醪醴,况自周、汉以来,尝有明禁。


醪膳


láoshàn

酒食。《后汉书·江革传》:“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二》臣闻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陛下(宋仁宗)若能躬服至俭,风示四方,衣服醪膳,无溢旧规,请自乘舆始;锦采珠玉,不得妄费,请自后宫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