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 kāng | ①安宁,安康:康乐(lè)。康平。康宁。《晋书 孝武帝纪》:“先恩遗惠,播于四海,思弘余润,以康黎庶。”“其内外众官,各悉心戮力,以康庶事。”唐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②空,空虚:萝卜康了。③宽阔:康庄。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④无病;健全:康健。康复。康泰。健康。《陈书·后主纪》:“朕君临区宇,属当浇末。”⑤丰盛:小康。康年。⑥姓。 |
康阜 | kāngfù | ①安乐富庶。民物康阜。《宋史·乐志八》:“何以格之,永尔康阜。”明 沉榜《宛署杂记·御制》:“海宇乂安,民物康阜。”清 龚自珍《四先生功令文序》:“曷尝不想见时运之康阜,民生之闲暇。”②谓使之安乐富庶。宋 曾巩《诸庙春祈文》:“今兹春仲,敢遵常,神可不懋,以无废其康阜之功,则人敢不尽以无斁于事神之礼。” |
康济 | kāngjì | ①安抚救助。《尚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晋书 武帝纪》惧无以康济宇内,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朕临御区宇,抚育黔黎,方欲康济浇薄,蠲省繁费。清 赵翼《奉命出守镇安诗》:“多少苍生待康济,始怜试手乏牛刀。”②指安民济世。《北齐书·武帝纪》:“君有康济才,终不徒然。”《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太傅义兴公,允文允武,乃圣乃神,固天生德,康济黔首。《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无由自安拱默,敢忘康济。③保养。宋 苏轼《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宋 李光《与赵元镇书》:“有病固当攻以药石,然不若调饮食,使日中二餐如意,乃康济上策也。” |
康乐 | kānglè | ①安乐。《礼记·乐记》:“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梁启超《论进步》:“其羣治之光华美满也如彼,其人民之和亲康乐也如彼。” ②淫乐。康,通“荒”。刘向《说苑·权谋》:“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踦,固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謡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 ③舞曲名。《史记·孔子世家》:“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司马贞索隐引王肃云:“舞曲名也。”④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袭封康乐公,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南朝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川)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復有能与其奇者。”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羣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
康宁 | kāngníng | 安宁。健康。《汉书 霍光传》天下蒸庶咸以康宁。《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晋书 文帝纪》禽阖闾之将,虏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 |
康强逢吉 | kāngqiángféngjí | 康强:安乐强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子孙吉利。《尚书·洪范》:“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艺风堂友朋书札·邓嘉缉》:“此承杖履时宜,康强逢吉,上颂无量。” |
康乂 | kāngyì | ①安治。《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疏:“《释诂》云:康,安也;乂,治也。”《晋书·文帝纪》:“惟公严虔王度,阐济大猷,敦尚纯朴,省繇节用,务穡劝分,九野康乂。”《清史稿卷五·世祖纪二》六载之中,康乂未奏,灾祲时闻。②健康平安。宋 苏辙《祭灵惠汪公文》自夏及秋,中间祷禳,神不厌渎,卒保康乂。 |
康哉之歌 | kāngzāizhīgē | 康:太平。泛指太平颂歌。《尚书·益稷》:“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晋书·段灼传》:“朝廷咏康哉之歌,山薮无伐檀之人,此天下所视望者也。” |
康庄大道 康庄大路 | kāngzhuāngdàdào kāngzhuāngdàlù | 康庄:宽阔。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尔雅》曰:“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譬之驱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未调,衔勒不齐之故。”茅盾《夜读偶记》:“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繁荣,已经给世界人民指出了康庄大路。” |
糠 | kāng | ①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等的原料)。②萝卜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窝状。 |
糠秕在前 | kāngbǐzàiqián |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糠菜半年粮 | kāngcàibànniánliáng |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僮族人民过去在民族压迫和封建剥削下,虽终年劳动,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痛苦生活。刘江《太行风云》总是个糠菜半年粮哇,今年可要早动手,多按上两瓮豆叶菜。 |
糠豆不赡 | kāngdòubùshàn | 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贫困。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妻子糠豆不赡,饾褐不完。” |
糠糟 | kāngzāo | 糟糠。指粗劣的食物。《庄子·达生》:“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筴之中。”南朝梁 何逊《聊作百一体诗》:“逢施同沟壑,值设乃糠糟。” 明 李贽《咏古》:“李杜文章日月高,有身如许厌糠糟。” |
鱇 | kāng | 鮟鱇:属于足鳍目的一种欧美产的海鱼,头大而扁,常半埋在泥沙里,移动头上的一根诱物和嘴边的一些肉质附器,引诱吞食其他的鱼。 |
闶 | kāng I. | 闶阆:(方言)也叫闶阆子。建筑物中空廓的部分。阆(láng)。II.kàng高大。 |
扛 | káng I. | 用肩膀承担:扛枪。II.gāng两手举东西:力能扛鼎。 |
扛鼎抃牛 | kángdǐngbiànniú |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汉·扬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