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 kàn I. | ①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见。看书。看齐。宋 柳开《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②观察,判断:看病。观看。看好(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某种商品好销)。看透(透彻深刻地了解或认识。亦称“看破”、“看穿”)。看风使舵。③访问,拜望:看望。看朋友。④照应,对待:看重(zhòng)。看轻。看待。⑤想,以为:看法。⑥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做做看。⑦提防,小心:别跑,看摔着。⑧安排:看茶。看酒。看座。II.参见kān。 |
看不上眼 | kànbùshàngyǎn |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八回:“我是好男子,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要差我上东京。”张恨水《夜深沉》第九回:“丁老太道:‘到那个时候,只怕你对二和看不上眼。” |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 kàncàichīfàn liángtǐcáiyī | 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看着菜的多少来吃饭,否则没吃完饭菜已经吃光了;量好了体型再裁剪衣服,节省布料。《南齐书·张融传》:“(太祖)手诏赐融衣曰:‘……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后以“量体裁衣”谓比照身材裁制衣裳。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 |
| 看茶 | kànchá | 奉茶,旧时吩咐家人或仆人端茶招待客人用语。《西游记》第二十一回:行者登堂,坐了客位,随命看茶。《西游记第八七回》郡侯即命看茶摆斋。《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儿唤丫鬟看茶,婆子道:“不扰茶了。老身有件要紧的事,欲往西街走走,遇着这个客人,缠了多时。”《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贾母笑道:劳动了。珍儿让出去,好生看茶。参见“拜茶”。 |
看风使船 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 看风驶篷 看风行事 看风转舵
| kànfēngshǐchuán kànfēngshǐduò kànfēngshǐfān kànfēngshǐpéng kànfēngxíngshì kànfēngzhuǎnduò | 见“见风使舵”,舵:控制船运行方向的设备,多装在船尾。看风向转动船舵。比喻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态度,随机应变。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云法秀禅师》:“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为人不能老是看风使舵,同时也要讲究原则。《西湖佳话 断桥情迹》:“老娘是个走千家,踏万户,极聪明的人,须看风使船,且待他口声如何。”段荃法《凌红蝶》下半截话,他故意憋在肚子里,为的是看风使船。老舍《老张的哲学》:“不要紧,看风转舵,主意多着呢!”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九章:“他开始看风转舵,要在他老婆——二姑娘的身上打打算盘。”亦作“见风使舵”、“随风使船”、“看风行事”。” |
看景生情 | kànjǐngshēngqíng | 指见机行事。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非是燕青敢说口,临机应变,看景生情,不倒的输与他那呆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他日可以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
看看 | kànkàn | ①查看,细看,检查。士兵,让我看看你的通行证。②渐渐。看看脚酸腿软。③眼前,即将。看看又还秋暮。宋 范大成《蝶恋花》:“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
看破红尘 | kànpòhóngchén | 旧指看透世俗的快乐、欲望。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戏赠看花诸君》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 |
| 看乔 | kànqiáo | 轻视;误解。明 杨柔胜:他见穿儒衣的不似嫖客,喫他看乔了。《儒林外史第四回 |
看取 | kànqǔ | ①看。取,作助词,无义。观察,看着。宋 苏轼《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②犹且看。③看待;对待。④照顾;关照。 |
| 看觑 | kànqù | 看待;对待等。《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想当初,姻缘错配,奴把他当男儿汉看觑。《水浒传》第四四回:敝乡失火,急欲回家看觑。《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却说杨八老思想故乡妻娇子幼,初意成亲后,一年半载,便要回乡看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四卷》从此小姐放下情怀,一心看觑孩儿。 |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 kànrénméijié kànrénméiyǎn | 睫:眼睑边缘上生的细毛。比喻看人脸色。《北史·崔亮传》:”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从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亮曰:“弟妹饥寒, 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宋史·李垂传》焉能趋炎附势,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75回:“偏偏三人都是不懂世故,不会看人眉眼的笨人。” |
看人说话 | kànrénshuōhuà | 指不按规矩办事,处理问题因人而异。你们看人说话,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 |
看人下菜 | kànrénxiàcài
| 比喻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李云德《沸腾的群山》:“因为你们不了解情况,有限的材料不能按轻重缓急去分配,而是感情用事,看人下菜。”王朔《给我顶住》:“我说你们这饭馆真该好好整顿整顿了,不像话,看人下菜碟,不就是没要你们的大虾么?” |
看人行事 | kànrénxíngshì |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老舍《离婚》:“大概他也看人行事,咱平日不招惹他,他怎好意思赶尽杀绝。”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只有看人行事,看事说话,随机应变之外,还要从变化中找出机会来!” |
看杀卫玠 | kànshāwèijiè |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
看生见长 | kànshēngjiànzhǎng | 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元·王晔《桃花女》楔子:“他在我隔壁住,从小里看生见长的。” |
看文老眼 看文巨眼 | kànwénlǎoyǎn kànwénjùyǎn | 形容评论文章的高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如品论讹错,以后再不敢自居看文老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现在看文巨眼,应推印伯伯当代第一。” |
看详 | kànxiáng | 审阅研究。《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六》看详官如安惇、蹇序辰,受大臣风谕,傅致语言,指为谤讪。《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八》欲乞自今中外臣僚言涉青唐利害者,依熙宁故事,并附本路经略司及所委措置官看详。《宋史·孝宗纪三》命检正都司看详羣臣封事,有可行者以闻。《水浒传 第八五回》宋江取出罗真人那八句法语,递与吴用看详,不晓其意。 |
看碧成朱 看朱成碧 | kànbìchéngzhū kànzhūchéngbì | 碧:青绿色;朱:大红色。把绿的看成红的。或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宋·辛弃疾《水龙吟·寄题京口范南伯知县文官花》词:“倚阑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南朝梁 王僧孺《夜愁》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三:“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颜始红。” |
| 衎 | kàn | ①快乐,刚直,和适自得的样子。衎衎(和乐的样子);衎宾(使客人娱乐)②安定。如:衎然(安定貌);衎乐(安乐)③刚直。《隶释·国三老袁良碑》其节衎然,忠臣之义。④衎直(刚毅正直);衎衎(刚直从容貌);衎謇(刚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