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 jù | ①会合,集合:聚合。聚会。聚积。聚集。聚谈。聚拢。聚齐。聚餐。欢聚一堂。物以类聚。凝聚。聚沙成塔。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其一》:“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②征集。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③可指战事。《左传 吕相绝秦》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
聚财 | jùcái | 积聚财货。南朝梁 萧统《咏山涛王戎》:“徵神归鉴景,晦行属聚财。”《梁书·贺琛传》:“不息费则无以聚财,不休民则无以聚力。”隋 王通《中说·周公》:“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好古者聚财。”宋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唐)德宗好聚财,而(陆)贽以散财为急。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妇女·命妇以妒受杖》:“元太宗时,命妇人有妒者,乘以驏牛徇部中,论罪,即聚财为更娶。” |
聚精会神 | jùjīnghuìshén | 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邹韬奋《经历·一个小小的过街楼》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 |
聚敛 | jùliǎn | ①谓急于敛取赋税。聚,通“骤”。《论语·先进》:“季氏富於周公,而(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刘宝楠正义:“胡氏绍勋拾义,解聚字为骤,谓急於敛取。”《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资治通鉴 周纪四》成侯、嗣君,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二》仲尼云:宁有盗臣而无聚敛之臣。②犹收集。《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八曰臣妾,聚敛疏材。”郑玄注:“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③搜刮财货。《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晏子春秋·问上五》:“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家家隐杀戮,各各任聚敛。《聊斋志异 梦狼》更有蠹役四人,甲聚敛臣也,将携入都。 |
聚偻 | jùlǚ | 指古器物名。《庄子·达生》:“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於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 陆德明释文:“司马云:‘聚偻,器名也,今冢圹中注为之。’一云:聚偻,棺椁也。”一说,为柩车之饰。 |
聚米为谷 聚米为山 | jùmǐwéigǔ jùmǐwéishān |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易悉。 |
聚散 | jùsàn | 会聚与分散。人生聚散无常。宋 欧阳修《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宋 晏几道《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
聚沙成塔 | jùshāchéngtǎ | 把沙子堆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冰心《再寄小读者》“渺小”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党是永远重视群众的力量的。 |
聚讼 | jùsong | 众说纷纭,久无定论。《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旁,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宋 岳珂《愧郯录·告谥祖庙》:“盖有唐已定之制,有司屡请迄六世而后克从。以是知议礼聚讼,岂不难哉。”《明史·历志一》:“是时言历者四家,大统、回回之外,别立西洋为西局,文魁为东局,言人人殊,纷若聚讼焉。” 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国家善恶之辨,古今学者,纷纷聚讼。” |
聚讼纷纭 | jùsòngfēnyún | 聚讼:众中争辩;纷纭:多而杂乱。许多人在一起对某一问题议论纷纷,不能决定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后汉书·曹褒传》:“谚曰:‘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后汉书·冯衍传下》:“讲圣哲之通论兮,心福忆而纷纭。” |
聚头 | jùtóu | 聚首,会面,人碰在一起。不是冤家不聚头。《花月痕第五回》十年分手,万里聚头,这一夕情话,比西安王漱玉家又是一样款洽。 |
聚蚊成雷 | jùwénchéngléi | 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近义词:众口铄金。《汉书·中山靖王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南史·武陵王纪传》聚蚊成雷,封狐千里。 |
聚饮 | jùyǐn | 聚集在一起喝酒取乐。明 罗贯中《 |
聚萤 | jùyíng | 形容勤苦攻读。《世说新语笺疏 中卷上》:胤就业恭勤,博览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继日焉。《续晋阳秋》曰: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唐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诗:“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臣学愧聚萤,才非倚马。”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益攻苦,下帷贫不能给烛,聚萤凿壁以为常。”宋 陆游 《秋风曲》:“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
聚麀 | jùyōu | 麀,牝pìn鹿。聚是共的意思。聚麀本指兽类父子共一牝的行为。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践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红楼梦 第64回》: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qiào,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 |
聚众滋事 | jùzhòngzīshì | 聚集一帮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他们爱聚众滋事,影响极坏。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动不动聚众滋事,挟制官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