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相隔的空间和时间:相距数里。距离。行(háng)距。株距。差(chā)距。②雄鸡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③古同“”,抵抗,拒绝。孟子·滕文公下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庄子·则阳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汉书 王莽传中》吏民距(刘)快,快败走,至长广死。《晋书 武帝纪》(泰始七年)二月,孙皓帅众趋寿阳,遣大司马望屯淮北以距之。《晋书 孝武帝纪》(太元八年)八月,苻坚帅众渡淮,遣征讨都督谢石、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距之。参见“距战”。④古同“”,大。⑤古同“”,岂。

距关

jùguān

闭关据守。汉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距击

jùjī

抗击。距,通“拒”。《汉书·田儋传》:“荣使人将兵助陈餘,令反赵地,而荣亦发兵以距击田都,都亡走楚。”

距境

jùjìng

守卫国境。距,通“拒”。《汉书·韩信传》:“若燕不破,齐必距境而以自彊。二国相持,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晋书·四夷传·龟兹国》:“苻坚时,坚遣其将吕光率众七万伐之,其王白纯距境不降,光进军讨平之。”

距绝

jùjué

拒绝。距,通“拒”。《汉书·郊祀志下》:“论语説曰:‘子不语怪神。’唯陛下距絶此类,毋令姦人有以窥朝者。”《晋书 谢安传》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晋 袁宏《后纪·质帝纪》:“距絶州郡贡献。”文选·张衡《东京赋》“因进距衰”唐 吕向注:“有才德者则进用之,有衰退者则距絶之。”

距逆

jùnì

违背;拒绝。距,通“拒”。《汉书·韩延寿传》:“天子恶之,延寿竟坐弃市。吏民数千人送至渭城,老小扶持车轂,争奏酒炙。延寿不忍距逆,人人为饮,计饮酒石餘。”《晋书 惠帝纪》得豫州刺史刘乔檄,称颍川太守刘舆迫胁骠骑将军虓,距逆诏令,造构凶逆,擅劫郡县,合聚兵众,擅用苟晞为兗州,断截王命。《晋书·刘舆传》:“及河间王顒檄刘乔讨虓於许昌,矫詔曰:‘潁川太守刘舆迫胁范阳王虓距逆詔命,多树私党,擅劫郡县,合聚兵众。’”明 归有光《太仓州守孙侯母太夫人寿诗序》:“侯盖亦自喜其有庇於州之人,知州之人无所致其爱,而不忍距逆其意,且以是为足以为太夫人荣也已。”

距人千里

jùrénqiānlǐ

距:通“拒”,拒绝。形容傲气十足,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严复《救亡决论》褒衣大袖,尧行舜趋,訑訑声颜,距人千里。

距塞

jùsāi

①距,通“拒”。阻塞。《史记·项羽本纪》:“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②距,通“拒”。犹拒绝。《宋书·徐湛之传》:“遗臣利刃,期以际会,臣苦相諫譬,深加距塞。”

距守

jùshǒu

抵御守卫。距,通“拒”。《晋书 文帝纪》费祎以据险距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亟旋军,以为后图。《新五代史·杂传六·丁会》:“遣会别攻宿州,刺史张筠闭城距守。”《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六年》:“夏人围兰州,数十万众奄至,已据两关,李浩闭城距守。”

距违

jùwéi

抗拒;违拗。距,通“拒”。《国语·楚语上》:“德义不行,则邇者骚离而远者距违。”《晋书 武帝纪》皇天鉴下,求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让所得距违。《晋书·刘舆传》:“敢有举兵距违王命,诛及五族。” 明 史槃《梦磊记·秋红代嫁》:“不是丫头敢距违,怕此去有人识。”

距险

jùxiǎn

据守险要之地。距,通“拒”。韦昭注:“距,距守之地险也。”《史记·东越列传》:“兵未踰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汉书·高帝纪上》:“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颜师古注:“依险阻而自固以距敌。”

距闉

jùyīn

积土为山曰堙。杜佑注:“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于城也。积土为山曰堙,以距敌城,以观虚实。"为攻城堆积的土丘,用来观察敌情,攻击守城之敌,既可于其上施放火器,又便于登城,是古代攻城必修之工事。《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九》乙亥,明镐以贝州城峻,不可攻,谋筑距闉,度用工二万人,期三十日可与城齐。

距踊

jùyǒng

跳跃;蹦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胸中寃气扼塞,距踊声屈。”何垠注:“距踊,腾跃也。”韦君宜《似水流年·天安门情思》:“距踊三千次,回思廿八年。”

距战

jùzhàn

抗击;抵御。距,通“拒”。《晋书 惠帝纪》(司马)颖遣其将石超距战。《晋书·明帝纪》:“李驤等寇寧州,刺史王逊遣将姚岳距战于堂狼,大破之。”《新唐书·文艺传下·于邵》:“繇比部郎中为道州刺史,未行,徙巴州。会岁饥,部獠乱,薄城下。邵励兵距战。”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三桂闻穆将军为战将,不敢轻敌,丙子二月,自松滋退军长沙距战。”

火把:火。目光如用作动词,火烧。付之一炬。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元 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蜡烛。唐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又如:炬烛(指蜡烛)

粔籹nǚ:古代一种食品。以蜜和(huó)米面,油煎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