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扣押或逮捕:拘留。拘禁。拘押。《庄子·盗跖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②固执:拘泥。拘谨。别太拘。③束缚,限制:拘束。不拘多少。拘于成规。《孙子·九地》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曹操注:“拘,缚也”,捆起来。《庄子·秋水》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汉书 司马迁传》尝窃观阴阳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诏(吕公著)一月三赴经筵,二日一朝,因至都堂议事,出省毋拘以时。④征调,调集。《聊斋志异 狐妾》值刘寿辰,宾客烦多,共三十余筵,须庖人甚众;先期牒拘,仅一二到者。⑤保佑。《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⑥夺取。《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章炳麟解故:拘与钩同。《天运篇》“一君无所钩用”《释文》云:钩,取也。此“钩”亦训“取"。

拘持

jūchí

挟制。 荀悦《纪·宣帝纪四》:“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得不问,而为延寿所拘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万纪性褊,专以刻急拘持祐,城门外不听出,悉解纵鹰犬,斥君謩、猛彪不得见祐 。”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异犬》:“恶少皆笑而不答,但相与拘持之。”

拘防

jūfáng

①犹软禁。《北齐书·薛修义传》尒朱荣以修义豪猾反覆,录送晋阳,与高昂等并见拘防。②如软禁般谨慎用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二》闻诸王傅尉多苛细,举动拘防,亦非朕(金主完颜景)意。

拘管

jūguǎn

管束;监督。唐 孙棨《北里志·张住住》:“及住住将笄,其家拘管甚切;佛奴稀得见之,又力窘不能致聘。”宋 苏轼《乞桩管钱氏地利房钱修表忠观及坟庙状》:“右奉圣旨宜令杭州每年特支钱五百贯与表忠观,置簿拘管,只得修葺坟庙,不得别将支用。”宋 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 其三》: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元 张可久《醉太平·无题曲》:“小寃家怕不道心儿里爱,老妖精拘管的人来煞。”《金瓶梅词话第四五回》:“姊妹们拘管得紧,老尊堂不放鬆。”沈从文《王谢子弟》:“把媳妇接过了门,拘管着男的。”②拘禁管制。宋 岳飞《奏措置虔贼状》:“山寨贼首罗诚等二百餘人,见拘管在寨。”《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太学生刘黼等八人,拘管江西、湖南州军,宗学生于伯等七人并削籍,拘管外宗司。”

拘阂

拘碍

jūhé

jūài

束缚阻碍。《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李贤注:阂与碍同。 晋 葛洪《抱朴子·钧世》:夫论管穴者,不可问以九垓之无外;习拘阂者,不可督以拔萃之独见。 南朝梁 何逊《刘博士等同顾不值诗》:“吾人少拘碍,得性便游逸。” 宋 程大昌《考古编·庄子》:“夫游而至於逍遥,则意欲乡而神已达,了无形迹得为拘阂矣。”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孺人道:“不是这样说,妻失既身亡,又无儿女,若到汉洲,或恐亲属拘碍。清 顾炎武《日知录·河渠》:“禹之治水,随地施功,无所拘碍。”

拘唤jūhuàn

犹拘传。《水浒传第五一回》:“知县随即差人押雷横下来,会集相官,拘唤里正隣佑人等,对尸检验已了,都押回县来。”《西游记第三回》今有花果山水帘洞天产妖猴孙悟空,逞强行凶,不服拘唤。

拘集

jūjí

征集;召集。传讯集中。《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五八年忽必烈圣旨》俺每拘集至,和尚先生每对面持论过。《水浒传 第四九回》因此登州知府拘集猎户,当厅委了杖限文书,捉捕登州山上大虫。《负曝闲谈 第四回》一面准了,拘集两造,当堂判断。《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九》请令逐路安抚司行下所部州军,常令不妨本业,在家阅习,俟农隙,照年例拘集比试。

拘检

jūjiǎn

检束;拘束。《后汉书·左雄传》:“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 唐 韦应物《南园陪王卿游瞩 诗》:“形跡虽拘检,世事澹无心。”宋 晏几道《鹧鸪天 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明 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书生拘检,这偎香倚玉,岂曾经惯?” 清 沉涛《瑟榭丛谈 自序》:“顾性不耐拘检,遇事輒荡佚简易。”

拘介

jūjiè

守正耿介。《晋书·王沉传》:“今使教命班下,示以赏劝,将恐拘介之士,或惮赏而不言;贪賕之人,将慕利而妄举。”

拘禁

jūjìn

①关押;逮捕监禁。《清史稿卷六 圣祖本纪一》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将我一顿毒棒,拘禁在监。②拘束;限制。元 乔吉《小桃红·闺思 曲》不成闲愁廝拘禁,恋香衾。《杨家将 第十八回》时焦赞路途辛苦,到官两日,亦不觉得,连住了几日,拘禁得慌。

拘拘

jūjū


拘挛不伸貌,奇形怪状。一说美好貌。《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成玄英疏:“拘拘,挛缩不申之貌也。”陆德明释文:“拘拘,郭音驹,司马 云‘体拘挛也’;王 云‘不申也’。”《淮南子·精神训》:“造化者其以我为此拘拘。”高诱注:“拘拘,好貌。”清 史梦兰《迭雅 卷六》:“拘拘,美好也。”②拘泥貌。唐 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曰:‘我不能翦翦拘拘,以同世取荣。’吾岂教子为翦翦拘拘哉!”宋 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今何如时,尚拘拘孑孑於资格之末!” ③自适貌。宋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禽》:“孔雀生高山乔木之上,人探其雏育之,喜卧沙中,以沙自浴,拘拘自适。”④跳动貌。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卷二》:“把不定心中拘拘地跳,眼睁得七角八角,两箇将军近不得其脚。” 元 孟卿《魔合罗第二折》:“盼家门咫尺似天遥,好教我这会儿心焦,按不住小鹿儿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难熬。”⑤勤劳貌。唐 陆龟蒙《祝牛宫辞》:“老农拘拘,度地不亩。东西几得,七举其武。”

拘挛

jūluán

①拘束;拘泥。汉 扬雄《太玄赋》:“荡然肆志,不拘挛兮。”《后汉书·曹褒传》:“帝知羣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李贤注:“拘挛,犹拘束也。”宋 叶适《法度总论三·资格》:“唐太宗虽以战伐取天下,而用人能尽其材,不拘挛於常格,以起一时之治,尚有可喜。”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以臣纪事,所谓御史在前,执法在后者,即有域外之议,欲破拘挛之见,已兢不保首领是惧矣。”严复《论教育书》:“庶他日学成,有疗贫起弱之实力,能破旧学之拘挛,而其於图新也审,则真中国之幸福矣!”②拘禁;关押。明 朱鼎《玉镜台记·苏狱》:“叹拘挛囚羑里,长夜浑如岁。”郑观应《盛世危言·狱囚》:“致罹法,横被官刑,土室棘坦,暗无天日,赭衣黑索,惨受拘挛。”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譬犹居家设廛者,虑其子弟伙伴之盗其物也,於是一一桎梏之,拘挛之,或闭之於暗室焉。”③痉挛。肌肉抽搐,难以伸展自如。王延寿梦赋:“或盘跚而欲走,或拘挛而不能步。”宋 欧阳修《琴枕说》:“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清 赵翼〉闻心余哀邸病风诗》:“可怜我亦拘挛臂,千里相望两废材。”叶圣陶《隔膜》:“我的躯体渐渐地拘挛起来,似乎受了束缚。”④窘逼困难。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且今军事虽平,而各路防营尚不可撤,各省田赋尚未復额,一切城廨仓狱善后之工尚未尽修,莫不持釐金为挹注,苟或去之,则拘挛贫弱,百务俱废,异日彼乘我无备,求减洋税,将何以应之?”

拘民

jūmín

被拘押的人。《管子·禁藏》发五正,赦薄罪,出拘民,解仇雠,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

拘奇抉异

jūqíjuéyì

指搜求奇异的文句。唐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

拘榷

jūquè

亦作“拘确”。专卖。《宣和遗事》前集:天下立茶场,拘榷茶货。《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置拘榷安边钱物所,凡韩侂胄与它权幸没入之田及围田、湖田之在官者,皆隶焉。《元典章·户部八·洞冶》随处洞冶出产诸物,别无亲临拘确规画官司,以致课程不得尽实到官。

拘神遣将

jūshénqiǎnjiàng

拘:拘使。指力量无穷。神通广大,能指挥天兵天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么快。”

拘绳

jūshéng

拘泥于成法。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墓铭辨例》末学拘绳,少见多怪。《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委任责成,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

拘收

jūshōu

①拘禁。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拘收僧尼常住,减剋兵吏廪禄,如此等类,不可胜言。”②收缴。没收;扣留。宋 周辉《清波别志》卷上:“熙宁间,诏铸诸路走马承受朱记,给之,拘收元给奉使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八》右奉议郎赵士祃,尝通判荆南府,坐不即拘收(郑)刚中随军钱物,特除名。《元典章·户部五·家财》:“其田宅、浮财、人口、头疋,尽数拘收入官。”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将江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③犹接管。宋 岳飞《奏节制李道牛皋军状》:“李道、牛皋人马累得申状乞听臣节制,臣以未准朝旨,不敢拘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帝因諭赵鼎曰:‘建康诸官司及百官廨舍,皆令照管,他时復来,幸免更营造,以伤民力。’鼎等奏已令建康府拘收。”

拘守

jūshǒu

守而勿失。荀子·修身》:“端慤诚信,拘守而详。”杨倞注:“拘守,谓守而勿失也。”②引申为拘泥。清 马建忠 《代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今彼既不满於旧约,欲有改易,我亦何必拘守成约,不肯增删,自可乘此机关,与之商酌。”

拘束

jūshù

①限制,约束。宋 柳永《定风波词》:“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②拘谨不自然。

拘刷

jūshuā

谓全部收禁、收缴或扣留。宋 洪迈《夷坚甲志·铁塔神》神见梦于寺主讲师曰:“吾奉天符,令拘刷城中合死人,连日奔驰,始克就绪。”《金史·食货志二》随处官豪之家多请占官地,转与它人种佃,规取课利。命有司拘刷见数,以与贫难无地者。《续资治通鉴 元纪四》江南盗贼,相挺而起,凡二百馀所,皆由拘刷水手,兴造海船,民不聊生,激而成变。《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五》(至元三年)五月,辛丑,民间讹言朝廷拘刷童男、童女,一时嫁娶殆尽。

拘俗守常

jūsúshǒucháng

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晋 葛洪《抱朴子 论仙》:“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间不见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拘锁

jūsuǒ

拘禁。《宋史·刑法志二》法无拘锁之条,特州县一时弹压盗贼奸暴,罪不至配者,故拘锁之,俾之省愆。《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陈垓)因极言检覈、决狱、疏决、推勘、拘锁、刺环、奏裁、详覆、重勘、追证十弊,从之。

拘系

jūxì

①拘禁。《汉书 王莽传中》拘系郡县者逢赦而后出。②拘束;管束。

拘辖

jūxiá

管束。宋 苏洵《上韩丞相书》洵久为布衣,无官长拘辖。《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一》其射阳湖通济地分阔远,阙官拘辖,宜创置使臣二员,专充管辖海船、讥察淮海盗贼,听羊滋使令。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卷五》逐司只有使长一人,可相拘辖,又多宽厚长者,不欲以法度见绳。

拘学

jūxué

拘泥偏执之学。《史记·游侠列传》:“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明 何景明《何子·心迹》:“夫拘学不假於绳尺之外,浅见不及於衣带之下。”

拘缨/拘癭jūyīng

 传说中的北方古国名。《山海经·海外北经》:“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 。”郭璞注:“或曰缨宜作癭。”

拘囿

jūyòu

局限;限制。摆脱陈旧观念的拘囿;不为旧说拘囿。程大昌《三宅三俊》:"且有参总万机之象,则非法所能拘囿矣。"

拘于小节

拘泥小节

jūyūxiǎojié

jūnìxiǎojié

指有的人做事往往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繁琐的,小的环节所拘泥。与它意思相反的是,不拘小节。不拘小节的意思是指待人处世不拘泥于细节上的小事多用于形容不注意生活小事。

拘守绳墨

jūshǒushéngmò

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比喻人做事严格遵照规定,不敢稍微逾越一点,有时含贬义。

拘执

jūzhí

①拘泥固执。《三国演义 第七三回》:"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於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九》今既营屯安便,控制得宜,卿(韩世忠)当施置自便,勿复拘执。②拘捕。《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但寡人前受楚君之惠,今拘执其使,恐于报施之理有碍。"

拘制

jūzhì

拘禁;系缚。汉·焦赣《易林·讼之巽》:“执囚束缚,拘制於吏。”《汉书 王莽传》明有大信不拘于制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诏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

拘质

jūzhì

拘留。《后汉书·袁绍传》:“操以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称陪卫,内以拘质。” 《聊斋志异 诗谳》郡县拘质,坚不伏,惨被械梏,诬以成案。《红楼梦 第一○五回》:“就是大老爷暂时拘质,等问明白了,主上还有恩典。” 

古同“拘”,逮捕;扣押。《西游记第五二回》按不住心头之怒,丢了架子,轮着拳,斜行抅步,望妖魔使个挂面。

①少壮的骏马,有时用以喻少年英俊的人:千里(a.千里马;b.喻年轻有力的人)。白过隙;隙;阴;光(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缝隙前一掠而过)。②小马,又指小驴、小骡:马子。驴子。

驹驰

jūchí

喻时光流逝。明 汪廷讷《狮吼记·赏春》:“叹驹驰倐忽春归,笑蝇营孤负花前。”参见“白驹过隙”。②如马驹一样奔驰,焕发萌劲。《聊斋志异 素秋》今见大哥不能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

驹窗电逝

jūchuāngdiànshì

比喻光阴消逝得很快。前蜀 杜光庭《封李真人告词》:“振衣世表,抗迹云间,悁驹窗电逝之劳,得鳌岭云行之趣。”

驹犊


jūdú

小马与小牛。泛指幼畜。《礼记·月令》:“﹝季春之月﹞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资治通鉴 宋纪三》主上(指拓跋焘)英武,士马精强,彼若果来,譬如以驹犊斗虎狼也,何惧之有!桓宽《盐铁论·未通》:“故驹犊生於战地。”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乳母好,堪为种产者,因留之以为种,恶者还卖,不失本价,坐嬴驹犊。”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张逢》:“夜久颇飢,因傍村落徐行,犬彘驹犊之辈,悉无可取。”


驹光过隙


jūguāngguòxì

指光阴易逝。清 吴趼人《痛史》第21回:“先生,何必自苦!人生如驹光过隙,总要及时行乐,方是达人。”  

驹阴jūyīn典出《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隙,墙壁间的空隙。比喻光阴迅速。后遂以“驹阴”指易逝的光阴。《拟仿香山九老会引》感驹阴之迅度,幸鹤发之频添。

腿脚因寒冷而痉挛。

鱼:体小而侧扁或呈圆筒形,背鳍一般无硬刺,生活于淡水下层。种类很多。

泃河,水名,发源于河北东北部,流经北京东部和天津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