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酒杯

酒盃

酒柸

jiǔbēi

喝酒用的杯子。宋 沉遘《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宋 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金 元好问《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元 揭傒斯《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明 张茅亭《一封书·闺怨用 断肠集 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四八回》:“后来小云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酒病花愁

jiǔbìnghuāchóu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元 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酒不醉人人自醉

jiǔbùzuìrénrénzìzuì

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争奈“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才有欢爱之事,便有迷恋之人;才有迷恋之人,便有坑陷之局。钱钟书《围城》:“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今朝有缘来相会,明日你东我向西。”

酒槽

jiǔcáo

槽只有三层意思,一为器具,一为槽状的,一为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物体的凹下部分,故酒槽主要指盛酒之器。《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六十九》(耶律楚材)乃持酒槽铁口进(蒙古主)曰:“麹蘖能腐物,铁尚如此,况五脏乎!”

酒池肉林

jiǔchíròulín

史记·殷本纪:“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后即以“酒池肉林”形容极度豪华奢侈。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库府臧之积,欲以见广大,倾骇之。”晋书·江统传:“及到末世,以奢失之者,帝王则有瑶臺琼室,玉杯象箸,肴膳之珍则熊蹯豹胎,酒池肉林。”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何尝是酒池肉林琼台玉食的专擅魔王?”《资治通鉴 卷四十三》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

酒筹

jiǔchóu

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晋 嵇含《南方草木状·越王竹》:“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餘,南海有之。南人爱其青色,用为酒筹云。”唐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我那里有一个酒筹,是朋友新製,送给我的。”巴金《忆·家庭的环境》:“酒令有好几种,大哥房里就藏得有几付酒筹。”参见“觥筹交错”。

酒舫

jiǔfǎng

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唐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序》:“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宋 黄庭坚《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但恐次山胸磊隗,终便酒舫石鱼湖 。”清 孔尚任《桃花扇·访翠》:“一带板桥长,閒指点茶寮酒舫。”

酒逢知己千杯少

Jiǔféngzhījǐqiānbēishǎo

意思指酒桌上遇到知己,喝一千杯酒都还嫌少。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节选自《名贤集》(七言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衣服破时宾客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二十三回:“庞毅奋髯而起,慨然应诺。当下一番畅谈,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元·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十九出:“当日箇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一句多。”

酒脯

jiǔfǔ

酒和干肉。后亦泛指酒肴。唐 韩愈 《祭竹林神文》:"谨以酒脯之奠,再拜稽首,告於竹林之神。"清 唐甄《潜书·食难》:"今者贾客满堂,酒脯在厨,日得微利以活家人。"《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辽主以酒脯祀天地于黑山。

酒赋

jiǔfù

《西京杂记卷四》:“梁孝王游於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 邹阳为酒赋。”后遂以“酒赋”指喜好饮酒赋诗。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唐 王勃《郊园即事诗》:“閒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拙被林泉滞,生逢酒赋欺。”

酒酤

jiǔgū

亦作“酒沽”。酒的买卖。《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 颜师古注引韦昭曰:“以木渡水为榷,谓禁民酤酿,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 荀悦《纪·武帝纪五》:“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初榷酒沽。”《杨家将 第二十八回》轻玩国法,到汝州未经一月,将酒酤禁令放弛,私鬻钱价,将为逃反之计。

酒酣

jiǔhān

谓酒喝得尽兴,畅快。唐 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宋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酒酣耳热

jiǔhāněrrè

酣:酒喝得痛快。酒喝得正痛快;耳朵发热。形容酒兴正浓。汉·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清·张潮《虞初新志·王翠翘传》:酒酣耳热,攘袂持杯。《花月痕第五十一回》会酒酣耳热,则罄其足之所素经、口之所欲言,倾囊倒箧而出之。

酒痕

jiǔhén

沾染上酒滴的痕迹。唐 岑参《奉送贾侍御史江外诗》:“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著酒痕。”宋 晏几道《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宋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金 元好问《送周帅梦卿之关中诗之一》:“狼藉麻衣见酒痕,忆君醉别柳边邨。”

酒虎诗龙

jiǔhǔshīlóng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酒幌jiǔhuǎng

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亦称酒旗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韩非子》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帜”就是酒幌,后世人称:“酒市有旗,始见于些。”

酒家

jiǔjiā

①旧称酒肆或酒店,现在用作饭馆名称。唐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②酒保。

酒浆

jiǔjiāng

酒。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明 佚名《闯王》:“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酒纠

酒糺

jiǔjiū

古代中国在饮宴活动中负责劝酒和监督饮酒行为的人。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惟藩镇军府例设酒糺以供宴享,名曰营妓。”《花月痕第二十一回》采秋道:“唐时进士曲江初宴,召妓女录觥罚的事,因此唤做酒纠,是不是呢?

酒醴jiǔlǐ

酒和醴。亦泛指各种酒。《杨家将 第一回》马忠大悦,因具酒醴相待。

酒绿灯红

jiǔlǜdēnghóng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亦“灯红酒绿”。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秦牧《沙面晨眺》总之,大罢工使香港这个酒绿灯红的城市完全失色了。

酒囊饭袋

jiǔnángfàndài

囊:口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宋·陶岳《荆湘近事》:唐末马殷据湖南,称楚王,奢侈僭傲,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明·吴炳《西园记·冥拒》:这酒囊饭袋,真是草包哩!

酒能成事

酒能败事

jiǔnéngchéngshì

jiǔnéngbàishì

偏指饮酒过量,能使人失去理智,以致把事情搞糟。《水浒全传》四回:“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作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酒娘jiǔniáng

在蒸熟的糯米中加入酒曲,然后放在封闭的罐中发酵而成的食品。也叫“江米酒” 《笑林广记 酒娘》人问:“何为叫做酒娘?”答曰:“糯米加酒药成浆便是。”

酒旆jiǔpèi酒旗。《水浒传第六十五回》(雪)玉压桥边酒旆,银铺渡口鱼艖。

酒肉朋友

jiǔròupéngyou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终日只是三街两市,和著酒肉朋友串哄,非赌即嫖,整个月不回家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这班酒肉朋友天天在堂子里混惯的,岂有不来之理。

酒色财气

jiǔsècáiqì

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后汉书·杨秉传》:“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酒色之徒

jiǔsèzhītú

指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

酒食地狱

jiǔshídìyù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酒食征逐

jiǔshízhēngzhú

酒肉朋友以吃喝交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至于衣服奢华,酒食征逐,尤宜切戒。”

酒头jiǔtóu

好酒糊涂,被欺而不自知的人。《水浒传第一○四回》那赢的,意气扬扬,东摆西摇,南闯北踅的寻酒头儿再做。身边便袋里、搭膊里、衣袖里,都是银钱。

酒醉饭饱

jiǔzuìfànbǎo

比喻饮食得到了满足。元·杨显之《酷寒亭》:“我如今且不打你,等我吃得酒醉饭饱了,慢慢的打你。”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

酒尊

酒樽

jiǔzūn

古代人温酒或盛酒的器皿。酒樽一般为圆形,直壁,有盖,腹较深,有兽衔环耳,下有三足。《后汉书·章帝纪》:“岐山得铜器,形似酒罇,献之。”《后汉书·王霸传》:“茂(苏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后汉书·张衡传》:“(候风地动仪)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唐 罗隐《梅花》诗:“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词:“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

酒困

jiǔkùn

谓饮酒过多,神志迷乱。《论语·子罕》:“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 刘宝楠《正义》:“困,乱也……未尝为酒乱其性也。”《晋书·庾纯传》:“戒濡首,诲酒困。”宋 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词之四》:“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酒阑

jiǔlán

谓酒筵将尽。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宋 李清照《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 韩元吉《霜天晓角 题彩石蛾眉亭》:“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酒阑人散

jiǔlánrénsàn

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宋 晏殊《清平乐》词:酒阑人散仲仲,闲阶独倚梧桐。

酒醪

jiǔláo

汁滓混合的酒。后泛指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汉书·文帝纪》:“为酒醪以靡穀者多。”颜师古注:“醪,汁滓酒也。”唐 韩愈 孟郊《征蜀联句》:“盃盂酬酒醪,箱篋馈巾帓。”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田山薑)自市蔬菜十把,脱粟三斗,不为酒醪佳设,惟日矻矻以文章为事。”

酒醴麹蘖

jiǔlǐqūniè

醴:甜酒;麹蘖:酒曲。好酒必须有酒曲才能酿成。比喻君主或领导左右不可缺少的忠臣或下属。《尚书·说命下》若作酒醴,你惟麹蘖。

酒螺

jiǔluó

亦作“酒蠃”。用螺壳做成的酒杯。后亦泛指酒杯。唐 白居易《酬梦得见喜疾瘳诗》:“暖卧摩绵褥,晨倾药酒螺。”宋 梅尧臣《送李载之殿丞赴海州榷务诗》:“茶官到有清閒味,海月团团入酒蠃。”宋 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词》:“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酒垆

jiǔlú

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车,经黄公酒壚下过。”宋 贺铸《六州歌头词》:“轰饮酒壚,春色浮寒瓮。”宋 周邦彦《侧犯词》:“见説胡姬,酒壚寂静,烟锁漠漠,藻地苔井。”明 徐祯卿《赠别献吉诗》:“日暮经过燕赵客,解裘同醉酒壚旁。”郁达夫《秋夜怀人诗之四》:“忆煞蓝亭旧酒壚,当年曾醉病相如。”

酒枚

jiǔméi

酒筹。古代中国筵席上饮酒一轮谓之一巡,用筹子记巡数,称之酒筹。后来,读书人为助酒兴,想出许多赌酒方法,如作诗、对联、猜谜等等。《聊斋志异 齐天大圣》(许)盛念携归可作酒枚,遂取其六。

酒面

jiǔmiàn

①饮酒后的面色。宋 梅尧臣《牡丹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宋 欧阳修《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金 元好问《杏花诗之二》:“帽簷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②指杯内酒的表面。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宋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词之一》:“斫鱼作鮓,酒面打开香可酢。”③旧时酒令的前部分。行令前斟满杯,未饮而先行之令称为“酒面”。饮而后行之令称“酒底”。《红楼梦第二八回》:“説完了,喝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红楼梦第六二回》:“湘云便説:‘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

酒旆jiǔpèi

酒旗。《水浒传第二回》门前挑出望竿,挂着酒旆,漾在空中飘荡。怎见得好座酒肆?

酒朋

jiǔpéng

酒伴。宋 柳永《归去来词》:“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宋 李清照《永遇乐》:“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酒旗

jiǔqí

①星座名。在轩辕星南。晋 葛洪《抱朴子·酒诫》:“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晋书·天文志上》:“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饮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餔。”②即酒帘。酒店的标帜。唐 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鉦鼓,掩映沙村见酒旗。”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鶯啼緑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宋 林逋《山园小梅诗》:“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宋 张昪《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宋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宋 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宋 周邦彦《蓦山溪词》:“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宋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词》:“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宋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清 唐孙华《春日漫成诗》:“平桥浅水通村笠,草市斜阳颭酒旗。”

酒榷

jiǔquè

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亦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汉书 霍光传》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汉书·贾捐之传》:“元狩六年,民赋数百,造盐、铁、酒榷之利,以佐用度。”后汉书·鲜卑传》:“因文 景之蓄,藉天下之饶,数十年间,官民俱匱,乃兴盐、铁、酒榷之利。”宋史·食货志下七》:“景德二年,詔毋增榷,自后制置使不得兼领酒榷。”

酒人

jiǔrén

①古官名。掌造酒。《周礼·天官·酒人》:“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奉之。”②好酒的人。《史记·刺客列传》:“荆軻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裴駰集解引徐广曰:“饮酒之人。”清 周亮工《立春后一日游叟过我次箑上韵》:“酒钱不易得,空负酒人名。”清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在月下吹笛》:“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鲁迅《集外集拾遗·哀范君 诗之三》:“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酒肉兄弟

jiǔròuxiōngdì

指酒肉朋友。自古道:酒肉兄弟千个有,急难之中一个无。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

酒入舌出

jiǔrùshéchū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西汉·刘向《说苑·敬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

酒食征逐

jiǔshízhēngzhú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清·文康《官场现形记》第20回:“至于衣服奢华,酒食征逐,尤宜切戒。”

酒肆

jiǔsì

酒店。《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道子使宫人为酒肆,沽卖於水侧,与亲昵乘船就之饮宴,以为笑乐。”唐 李白有古诗《金陵酒肆留别》《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然(张)悫在中书,至于自作酒肆,议者以为苛碎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对门一酒肆,往来颇伙。”

酒所

jiǔsuǒ

犹酒意。《汉书·佞幸传·董贤》上有酒所,从容视贤笑。王先谦补注:“酒所犹酒意。”饮酒的地方。 钱谦益《尹孔昭墓志铭》余方在酒所,潸然泣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蠲三衙、大理寺、临安府及属县点检赡军犒赏酒所赃赏钱。

酒徒

jiǔtú

嗜酒的人。《韩非子·诡使》:“今死士之孤飢饿乞於道,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唐 韦应物《酒肆行》:“长安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唐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宋 陆游《鹊桥仙》:“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清 龚諴《二月望日西涧佥宪招饮诗》:“酒徒嗜酒慙户小,饮未三升迷白皂。”艾青《芦笛·透明的夜》:“酒徒们,走向村边,进入了一道灯光敞开的门。”

酒醒

jiǔxǐng

醉后清醒过来。五代 徐昌图《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酒兴

jiǔxìng

喝酒的兴致。酒兴正酣。宋 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酒筵

jiǔyán

酒席。接风酒筵。宋 晏殊《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酒意

jiǔyì

将醉的感觉和神情。酒意朦胧。宋 李清照《蝶恋花词》:“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酒罂jiǔyīng

犹酒瓶。清 钱谦益 《後饮酒》诗之六:“清辰開酒罌,有物如凝脂。”

酒有别肠

jiǔyǒubiécháng

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独维岳在。曦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酒有别肠,信然。

酒余茶后

jiǔyúcháhòu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鲁迅《集外集拾遗 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余茶后之用。”

酒糟

jiǔzāo

为米、麦、高粱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卷十》十二月: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令。或称为“酒滓”。

酒盏

酒琖

酒醆

jiǔzhǎn

小酒杯。唐 杜甫《酬孟云卿诗》:“但恐银河落,寧辞酒盏空。”宋 柳永《看花回词》:“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琖花枝。”宋 欧阳修《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宋 苏轼《题子明诗后》:“吾少年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宋 苏轼《次韵送徐大正》:“别时酒醆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宋 秦观《千秋岁 水边沙外》:“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金 元好问《又解嘲诗之二》:“诗卷亲来酒醆疎,朝吟竹隐暮南湖。”清 陈沂震《云安诗》:“云安麴米今何有,寂寞谁怜酒盏空。”

酒卮

jiǔzhī

盛酒的器皿。“卮酒”犹言杯酒。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白居易《不与老为期》: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

酒炙

jiǔzhì

药酒和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有效结合,直接敷于穴位或病灶部位,达到治病和防未病的效果。②酒肉。炙:烤熟的肉残杯冷《聊斋志异 张鸿渐》既而酒炙丰美,似所夙备

酒胾

jiǔzì

指酒与肉。泛指酒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嫁女》:“粉黛云从,酒胾雾霈,玉椀金瓯,光映几案。”《花月痕 第三回》:“一会,巨烛高烧,酒胾杂陈,丝竹迭奏。”

酒足饭饱

酒醉饭饱

jiǔzúfànbǎo

jiǔzuìfànbǎo

酒喝个足;饭吃个饱。比喻饮食得到满足。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吃得酒醉饭饱,沏上两碗上好的龙井茶,赓续未尽的谈兴。”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酒足饭饱之后,饭馆掌柜的给他们端上茶来,哈吐谢退了,他说要回到住处,自己熬一锅地道的蒙古奶茶,喝它个痛快!

jiǔ

韭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叶子长扁,供食用,叶、籽还可供药用。宋 张耒《春日》:“如丝苣甲饤春盘,韭叶金黄雪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