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g I.

坚强有力:劲敌。劲旅。劲拔。劲悍。劲挺。劲秀。劲直。劲松。强劲。刚劲。疾风知劲草。②强硬。明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II.参见 jìn。

劲弩

jìngnǔ

刚劲锐利的弓箭。《文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劲峭

jìngqiào

(寒风)强劲而凛烈。劲峭的寒风。笔力劲峭。

劲挺jìngtǐng

①坚韧挺拔。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②可以修饰文字功夫。《曾国藩家书》泽儿看书天分高,而文笔不甚劲挺,又说话太易,举止太轻,此次在祁门为日过浅,未将一轻字之弊除尽,以后须于说话走路时刻刻留心。

jìng I.

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纱。II. 参见jīng。

jìng

①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径道。山径。捷径。途径。大相径庭(相差太远)。《老子·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唐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王维《过香积寺诗》:“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②直,直捷了当:径直。径流。径情(任性)。径自。《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资治通鉴 晋纪六》诸军不动,而孙辅、徐建军夜乱,径归洛自首。唐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七》(徐)道覆谓宜乘胜径进,固争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五》金人得城不入,径自山路攻扬州。明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名)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迳出,迅不可捉。”清 蒲松龄《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③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径。④宽。《聊斋志异 聂小倩》燕捧箧检征,取一物,对月嗅视,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许。⑤经过,行经。《广雅》径,过也。《汉书·高帝纪》夜径泽中。按,行也。《汉书 苏武传》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径尺

jìngchǐ

直径一尺。《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于故事十分之八。

径寸

jìngcùn

①径长一寸。常用以形容圆形物之细小。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醖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径寸,浮蚁若蓱。”晋 左思《咏史诗之二》:“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明 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②指径寸之木。比喻微才,小才。含有自谦意。宋 苏轼《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再和》:“谁惜异材蒙径寸,自惭枯枿借凌霄。”

径窦

jìngdòu

犹门径。明 周履靖《锦笺记·访姨》自古道锁钥尽固,径窦可由。明 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本省有司,平日广辟门墙,入闱各收桃李,士子钻营日巧,径窦日多,取功名如寄。《清史稿卷五·世祖纪二贿赂公行,径窦百出,钻营党附,相煽成风。

径度

jìngdù

径直渡过。《楚辞·远游》:"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洪兴祖补注:"径,直也。"《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王逸注:"度,一作渡。"《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二》金主(阿骨打)遣辽使萨喇还,遂班师,至混同江,径度如前。

径会

jìnghuì

机会,时机。②走捷径相会,快速集会。《晋书 惠帝纪》“镇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刘弘,平南将军、彭城王释等,其各勒所统,径会许昌,与(刘)乔并力。”

径截

jìngjié

①直接拦取。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径截輜重,横攻士卒。”②犹便捷。明 张居正《议处就教举人疏》:“以后年分俱照例施行,如此,则举人不敢侥倖於径截之途,而国学由此充实。”

径情直遂

径情直行

jìngqíngzhísuì

jìngqíngzhíxíng

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毛泽东《论持久战》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勇立《论排外不宜有形迹》:“为今之计,保全权利之心,万不可无,而轻躁寡谋,径情直行之事,尤当痛戒。”

径涉

jìngshè

经过,通过。《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二》金主(阿骨打)使一人导前,乘赭白马径涉,曰:“视吾鞭所指而行。”

径庭

jìngtíng

差得非常远。亦作径廷。大相径庭。《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南朝梁 刘峻《辨命论》如使仁而无择,奚为修善立名乎?斯径廷之辞也。

径须

jìngxū

直须。干脆,只管。唐 李白《将进酒诗》:“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宋 陈师道《和黄预七夕》:“坐待翔禽报佳会,径须飞雨洗香车。”宋 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诗》:“一杯送舟下水西,我欲赠言无好词。径须唤起束广微,为君重补南陔诗。”

径一周三

jìngyīzhōusān

径:圆的半径;周:圆的周长。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3,比喻两者相差很远。《周髀算经》上卷:“勾股圆方图。”汉 赵爽注:“圆径一而周三。”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即使寻到一点光明,‘径一周三’,却更分明的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

径易

jìngyì

①直接平易。《荀子·正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杨倞注:“径疾平易而不违拂,谓易晓之名也。”②快速便利。《资治通鉴·武帝元光五年》:“大司农郑当时言:‘穿渭为渠,下至 河,漕关东粟径易,又可以溉渠下民田万餘顷。’”③引申为便当。 严复救亡决论:“后世学者,乐其径易,便于惰窳敖慢之情,遂羣然趋之,莫之自返。”

径造

jìngzào

①直接往访,谓不请人介绍而径自拜访。清 赵翼《赠张吟芗秀才诗》:“我闻喜欲狂,径造一握手,遂索行卷归,果然才富有。”②轻易达到,走捷径到达。《晋书 元帝纪》今遣车骑将军,琅邪王裒等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迳造贼场,受(祖)逖节度。清 王士禛等《师友诗传录》:“歷友答:‘人诗风味醇茂,高浑中具见淡泊,岂唐人所能径造?’” 

jìng

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骨。积雪没胫。《论语·宪问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庄子·在宥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资治通鉴 汉纪六》天下之势方病大,一胫之大几如要/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伸,一二指,身虑无聊。《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六》飞矢贯胫。唐 欧阳詹《南阳孝子传》平田积雨,潦淖到胫,不至店舍,竟无憇歇。《聊斋志异 丐仙》里中来一丐者,胫有废疮,卧于道,脓血狼藉,臭不可近。《聊斋志异 王成》见往来行人,践淖没胫,心畏苦之。

胫胫

硜硜

jìngjìng

固执貌。《汉书·杨恽传》:“事何容易,脛脛者未必全也。”颜师古注:“脛脛,直貌也。”王先谦补注引周寿昌曰:“脛脛即硜硜,通借字。”

jìng

①床前几。②一种树,木材像杉木而比较硬:“旧怜杉桱碧,新喜荔枝红。”③把丝梳理成经线的工具。

jìng

弧度的旧称。

jìng

肌肉紧张,不自主地抽搐。

痉挛

jìngluán

指骨骼肌、平滑肌等局部紧张,较长时间收缩。常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肌肉本身受束缚、损伤或寒冷引起。如腓肠肌痉挛、胃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