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 | jiǎn | ①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减价。减员。缩减。削减。偷工减料。②降低程度,衰退:减轻。减弱。减少。减色。减产。减免。减缓。 |
减彻 | jiǎnchè | 犹裁减。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每闻人飢,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戹/厄。” |
减等 | jiǎnděng | 减刑,降等。《聊斋志异 崔猛》寻以自首减等,充云南军。 |
减克 | jiǎnkè | 克扣。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拘收僧尼常住,减克兵吏廪禄。《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一》诸处送到官员月给并应副索客及诸般名色,掊敛、减克、陪填、赢落以为私用,并计赃论罪。《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以致散钱则胥吏减克,纳米则斗面取赢,专计诛求,费用尤伙。” |
减贱 | jiǎnjiàn | 降价。书·昭帝纪:“夫穀贱伤农,今三辅、太常穀减贱,其令以叔粟当今年赋。”《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五》时田宅、奴婢贾为减贱,贵戚近习皆不便也 |
减膳 | jiǎnshàn | 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晋书 武帝纪》(泰始七年)闰月,大雩,太官减膳。《晋书·成帝纪》:“三月,旱。詔太官减膳。”唐 杜甫《病橘诗》:“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刑部·戊戌谤书附重刊闺范序闺鉴图说跋》:“且彼时大内被灾,中宫减膳。” |
减膳彻悬 | jiǎnshànchèxuán | 减少肴馔和停奏音乐。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往往以此表示自责。《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以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侧身修道。胡三省注:古者,天子膳用六牲,具马、牛、羊、犬、豕、鸡。诸侯膳用三牲。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灾,国有大故,则减膳彻悬。《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是秋,大旱,坚减膳撤悬,金玉绮绣皆散之戎士,后宫悉去罗纨,衣不曳地。 |
减师半德 | jiǎnshībàndé |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宋 陈善《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
减死 | jiǎnsǐ | 减免死刑。东汉 荀悦《纪·高祖纪四》:“(赵王)无藩国之义,减死可也,侯之过歟!”《资治通鉴 唐纪六》独孤晟坐减死徙边。《新唐书·胶东王道彦传》:“詔减死,謫戍边。”《元史·世祖纪六》:“乙未,凡伪造宝钞、同情者并处死,分用者减死杖之。” |
| 减妆 | jiǎnzhuāng | 又“减粧”。古代妇女的梳妆匣子。《西游记 第三四回》:“后有几个小女妖,捧着减粧。”明 冯梦龙《挂枝儿·变》:“你变针,我变线,与你到底牵连,再变箇减粧儿与你朝朝见。”《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美娘点了一点头,打发丫鬟出房,忙忙的开了减妆,取出二十两银子,送与秦重道:“昨夜难为你,这银两奉为资本,莫对人说。”《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桂娘听得,疾忙抽身便走了出房,减妆也不及收,房门也不及锁,竟到孺人那里去了。” |
碱 | jiǎn | ①含在土里的一种物质,化学成分是碳酸钠,用做洗涤剂,亦用来中和发面中的酸味:碱土。碱化。碱荒。②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电离而生成氢氧离子(OH-)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等。溶液具有涩味,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能跟酸中和而生成盐:碱金属。碱式盐。碱性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