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 I.

①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②姓。II.参见jì。

济楚

jǐchǔ

①整齐清洁;漂亮。衣冠济楚。 李清照《永遇乐》词: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西厢记》衣冠济楚庞儿俊,可知道引动俺莺莺《喻世明言第22卷》:陈履常看他衣衫济楚,年力少壮,又是从不曾婚娶的,且有手艺,养得老婆过活,便将胡氏许他。《聊斋志异 念秧》至涿,一人系马坐烟肆,裘服济楚。美好。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夫妻两口,单生一子,取名孝基 ,生得相貌魁梧,人物济楚,深通今古,广读诗书。”

济急

jìjí

在急难时解决别人需要,或帮人解决困难。《六韬文韬文师》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

济民

jìmín

语出《尚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毛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后因以“济民”谓救助百姓。晋 葛洪《抱朴子·备阙》:“责其体而论细礼,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元 许衡《训子诗》:“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济济一堂

jǐjǐyītáng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尚书·大禹谟》:“济济有众,咸听朕命。”端木蕻良《三月夜曲》:“在路上我看见方才济济一堂的将军夫人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第四部十二》:“我们民建分会真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济济一堂,各有千秋。”

济苦怜贫

jìkǔliánpín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济弱锄强

jìruòchúqiáng

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济弱扶倾

jìruòfúqīng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明 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倘蒙仁慈隐恻,庶有济弱扶倾,希垂顾答审详,望感渠荷滴沥。

济时

jìshí

犹济世,救时。清·曾朴《孽海花 第三十二回》二来那天所请的特客,都是刎颈旧交,济时人杰,所以老早就到。

济事

jìshì

犹成事。后常与“不”连用,表示否定。《水浒传第八十六回》兀颜统军道:“你的计策怕不济事,必还用俺大兵扑杀。且看你去如何。”

济世

jìshì

救世;济助世人。《镜花缘 第二十九回》服妙药幼子回春传奇方老翁济世

济世安民

jìshìānmín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旧唐书·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济世之才

jìshìzhīcái

济:救。具有拯救时世的才能。形容极有政治才能。他虽貌不惊人,却有济世之才。唐 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济水

jǐshuǐ

中国古代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的赞皇山,流入宁晋县,并入泜河。《说文》云:济水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泜。清 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①用压力使排出:挤压。挤奶。②互相推、拥,用身体排开人或物:挤塞(sè)。挤开门。③排斥;损伤,害:排挤。挤轧。挤占。《说文》排也。一曰推也。《左传·昭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庄子·人间世》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宋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四十四》时汤邦彦奉使,入辞,恨(叶)衡挤己,因奏衡有讪上语。④许多人或物紧紧挨着,许多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内:拥挤。挤做一团。

挤撮

jǐcuō

排挤,排斥。

挤讹头

jǐ’étóu

寻事讹诈。《红楼梦第九三回》:這是本官不知道的,並無牌票出去拿車,都是那些混帳東西在外頭撒野擠訛。

挤眉弄眼

jǐméinòngyǎn

意为挤眉毛,眨眼睛。指用眉眼向别人传情或示意。也作“挤眉溜眼”。表示向对方以目传情或示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不料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形景来,都背后挤眉弄眼,或是咳嗽扬声。巴金《灭亡》第六章:“两个姨娘在旁边的恶意的挤眉弄眼,这一切都使他看不惯。”杨沫《青春之歌》第二十六章:一个蓬头散发的瘦女人,满脸烟气,眼圈乌黑,挤眉弄眼的。

挤牙膏

jǐyágāo

比喻靠外界施加压力才肯交代问题。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一五章四:“至于具体搞些什么活动,他还不肯坦白。看来他很怕宋卯和狄廉臣,或许受过他们的什么威胁。现在花满枝和高宗义还在那儿挤牙膏那么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