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ng

①秤杆,泛指秤: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②称量: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③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衡。衡情度理。④平,对等:平衡。均衡。⑤指北斗星:衡汉(北斗星和银河)。⑥古同“”,纵横。参见“衡行”。可表示梗塞,指不顺。孟子·告子下》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车辕前面的横木。《论语·卫灵公篇》立则见其(言忠信,行笃敬)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⑧参见“蘅”。

衡短论长

héngduǎnlùncháng

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末学肤受,本无定事物的优劣。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而衡短论长,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也,岂不诬哉?”

衡轭

héng’è

衡、轭是同义词,是驾在牲口脖子上、并与辕相连的部件。区别而言,轭是略呈“人”字形的木杈,用于大车(牛车),驾在牛颈上;衡是与辕相连的一根横木,用于小车(马车),衡下置轭,夹贴马颈。由于衡、轭功用相同,用于小车时又连为一体,故往往“衡轭”并称。《庄子·马蹄》:“夫加之(指马)以衡扼(通轭),齐之以月题(马额上的饰物)。”比喻控制,束缚。

衡决

héngjué

①横裂,不衔接。贾谊《治安策》:“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一篇之内,端绪不宜繁多……否则首尾衡决,陈义芜杂,兹足戒也。” ②引申为混杂;纷乱。宋 叶适《奏议·纪纲三》:“以神宗之厉志有为,终於举措衡决,变法则为伤民,开边则为生事。”明 杨慎《古文参同契序》:“其书散乱衡决,后之读者,不知孰为经,孰为註。”

量得失

héngliángdéshī

衡:秤杆;权衡:比较,衡量;得失:所得和所失。即权衡得失,喻考虑办一件事的成果和损失。《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

衡庐

hénglú

①衡门小屋,言其简陋。多指隐者之居。晋 皇甫谧《高士传·姜岐》:“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明 杨珽《龙膏记·旤媒》:“蒙投辖,愿执鞭。只是盼衡庐,久縈念。” ①谦称自己所居房舍。清 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伊川之东,衡庐在焉,君何不同往耶?” ③衡山和庐山的合称。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庐 。”《新唐书·卢藏用传》:“隐终南、少室二山,学鍊气,为辟穀。登衡庐,彷徉岷峨。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

衡虑困心

hénglǜkùnxīn

形容费尽心思。《孟子·告子下》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中间解衣缩食,衡虑困心,体肤筋骨,靡所不惫,收集仅兹。

衡茅

héngmáo

衡门茅屋,简陋的居室。明 陈汝元《金莲记·弹丝》:“琴操姐久居乐籍,尚少奇逢。妾身困守衡茅,怎谐佳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甲曰:‘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

衡门

héngmén

①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晋书 谢安传》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谢)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②借指隐者所居。③专指隐者所居屋舍之门。《资治通鉴 齐纪六》丁丑,魏诏:“诸州中正各举其乡之民望,年五十以上守素衡门者,授以令、长。”④帝王殿前侍卫的人。

衡门深巷

héngménshēnxiàng

衡门;将木头横放作为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简陋、偏僻、冷清的地方。我已经习惯这衡门深巷的隐居生活。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衡泌

héngmì

谓隐居之地。语本《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朱熹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二》兵部尚书张齐贤上言:“终南山处士种放,守道遗荣,栖迟衡泌,愿备贤良方正之举。”

衡命

héngmìng

违逆命令。《史记·管晏列传》:“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孔子家语·弟子行》:“有道顺命,无道衡命。”王肃注:“衡,横也。谓不受其命而隐居者也。”

衡情酌理

衡情度理

Héngqíngzhuólǐ

héngqíngdù

估量情况,斟酌道理。《宦海》第四回:“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个巴字。”

衡人

héngrén

指战国时倡导连横之说的人。《史记·苏秦列传》:“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予秦。”文选·班固《答宾戏》:“及至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说,羁旅骋辞。”李善注:“衡人散之,佐秦者也。”《资治通鉴 周纪二》是以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诸侯,以求割地。

衡石

héngshí

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衡石程书

衡石量书

héngshíchéngshū

héngshíliàngshū

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有清以来,众多皇帝中,雍正可算的上是衡石量书的代表,其勤于政事让人赞叹。《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时乐清王十朋,首以法天、揽权为对,其略曰:“臣劝陛下(宋高宗)揽权者,非欲陛下衡石量书如秦皇帝,而谓之揽权也。”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近君子而远小人,虽不亲细务,大功可成;不然,虽衡石程书,卫士传餐,亦无益也。”明·李贽《答周柳塘》卫士传餐,衡石程书,如此其敬且勤也,奈何一再世而遂亡也耶?

衡文

héngwén

品评文章,特指主持科举考试。《聊斋志异 于去恶》数十年游神耗鬼,杂入衡文,吾辈宁有望耶?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 第三回》:“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么?” 

衡行

héngxíng

横行。谓不循正道而行。《孟子·梁惠王下》:“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汉书·韩安国传》:“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絶。”横排的行列。《吕氏春秋·辩土》:“衡行必得,纵行必术。”

衡阳

héngyáng

湖南省地级市之一。位于中国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湘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宋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明 王恭《春雁》:“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衡阳雁断

héngyángyànduàn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衡宇

héngyǔ

门上横木和房檐,代指房屋。犹言衡门,指贫贱者所居住之所。衡,通“横”。《诗·陈风》:“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衡轴

héngzhóu

①古代天文仪器的转轴。三国魏 李康《运命论》:"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唐 杨炯《浑天赋》:"验之以衡轴,考之以枢机。"②比喻中枢要职。《陈书·后主纪》:"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羣小,皆委之以衡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向)敏中端厚恺悌,善处繁剧,累在衡轴,门无私谒。"

héng

蘅芜: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红楼梦中的蘅芜苑。杜蘅: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开紫色小花。根茎可入药。亦作“杜衡”。③一种水草。陵衡:水草名。即荇。《战国策·庄辛论幸臣》(黄鹄)府噣(鱼卷)鲤,仰啮陵衡。

蘅皋/蘅皐

hénggāo

长有香草的沼泽。宋 贺铸《青玉案 横塘路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蘅芜苑héngwúyuàn

大观园中薛宝钗的住所。贾妃赐名为“蘅芜苑”。如同用湘妃竹象征黛玉一样,作者显然有用香草象征宝钗之意。

蘅芷hengzhi

蘅:杜蘅;芷:白芷。两种均为香草。古人喜欢用香草来比喻一个人的髙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史湘云诗》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héng

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