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èn

①怨,仇视:怨恨。愤恨。仇恨。痛恨。 秦观《八六子 倚危亭》:“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参见“离恨”。②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遗憾:恨事。悔恨。遗恨。抱终天。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③怅然。

恨海难填

hènhǎinántián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恨恨

hènhèn

抱恨不已,无比悲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恨恨,愤恨到极点。) 《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九州未一,二方犹梗,顾此恨恨,目用不瞑。

恨苦hènkǔ

犹痛苦。《西游记第二十回》情愿要伏侍师父往西天去,誓无退悔,这叫做恨苦修行,怎的说不是出家的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到老姑子庙后,天天学走山道,能把这崎嶇山道走得如平地一般,你的道就根基立定了。将来我再教你念经説法。大约不过一年的恨苦,以后就全是乐境了。”

恨如头醋

hènrútóucù

头醋:是古代没有掺水的醋,味很酸。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那陈虾子被毛二胡子一味朝死里算,弄的他酒也没得吃,肉也没得吃,恨如头醋。”

恨入骨髓

hènrùgǔsuǐ

形容痛恨到极点。《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不想心中气恼,不曾照管得,足下绊上一交,把锅子打做千百来块,将王屠来恨入骨髓。

恨铁不成钢

hèntiěbùchénggāng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恨望

hènwàng

怨望,怨恨。《汉书·霍光传》:“宣见禹恨望深,乃谓曰:‘大将军时何可复行!’”唐 皇甫湜《祭柳子厚文》:“华钟始撞,一顿声寝,梧山恨望,桂水愁饮。”《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劝遵稍夺闵兵权,闵益恨望。准等咸劝诛之。” 胡三省注:“恨望,犹怨望也。”《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七》兖(朱瑾)、郓(朱)与司空(朱全忠)同姓,约为兄弟,以小故恨望,起兵相攻,使吾姒辱于此。

恨相见晚

恨相知晚

hènxiāngjiànwǎn

hènxiāngzhīwǎn

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又相见恨晚、恨相见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后汉书·第五伦列传》后褒坐事左转高唐令,临云,握伦臂诀曰:“恨相知晚。”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恨之入骨

hènzhīrùgǔ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那知府亦恨之入骨,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