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 | hé | 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何故,为何。《论语·公冶长篇》“盍各言尔志?”“盍不出从乎?君将有行”。《左传 介之推不言禄》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礼记·檀弓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 《孟子·梁惠王上》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公孙丑下》子盍为我言之?《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庄子·养生主》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九》会(蔡)襄谒告过杭,而轻游里市,或谓(杨)偕,盍言于朝,答曰:“襄尝以公事诋我,我岂可以私报邪!”《夜谭随录》猫怪三则:汝盍亦自省平日之所为乎?《聊斋志异 丐仙》君旨酒嘉肴,来自空中,君家当在天上。盍携故人一游? |
盍彻 | héchè | 《论语·颜渊》:“哀公问於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谓何不用周代十分抽一的税率。有若认为薄赋则民足,民足则君亦足。后因以“盍彻”指施行仁政。宋 苏轼《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制》:“爰自秩宗擢贰邦计,将使四方之人知予以耆老旧德居此官者,盖有盍彻之意焉。”参见“彻⑤”。 |
盍姑 | hégū | 盍:为何,何不;姑:暂且,姑且。盍姑:为何不暂且。《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初,宗实(宋英宗)屡乞缴还告敕,帝(宋仁宗)谓韩琦曰:“彼既如此,盍姑已乎?” |
盍簪之欢 | hézānzhīhuān | 指朋友间的欢聚。盍:合。簪:聚,以簪束发而有聚义。 |
阖 | hé | ①全,总共:阖家欢乐。阖城。《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九》承亲帅戎马,远履西畿,阖境士庶,莫不惶骇。《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八》凡州学上舍生升舍,以其秋即贡入辟雍,长吏集阖郡官及提学官具宴设,以礼敦遣,限岁终即集阙下。②关闭:阖户。阖门静居。贾谊《过秦论 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五》贾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资治通鉴 晋纪二》以平蜀之功继封其后,使(邓)艾阖棺定谥,死无所恨。③门扇。《聊斋志异 死僧》夜既静,闻启阖声。④阖闾lǘ:春秋末吴的国君,名光。曾伐楚入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后在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为越王勾践所败,重伤而死。《资治通鉴 周纪四》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远迹至郢。⑤通“盍”。 a.为什么不,何不。《庄子·天地》夫子阖行邪? b.为何,为什么;怎么。《庄子·徐无鬼》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管子·小称》桓公谓鲍叔牙曰:“阖不起为寡人寿乎?” |
阖境 | héjìng | 边界以内的全部地方。有时指全国。晋 刘琨《劝进表》:“外以絶敌人之志,内以固闔境之情。”《旧唐书·夏侯孜传》:“帑稟空虚,军资窘竭,寃流闔境,寇逼连甍。”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卒大恐引去,闔境获免。” |
阖闾 | hélǘ | 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夫差的父亲,军事统帅。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秦军击败吴军。夫概又在吴地自立为王。阖闾引兵归吴,击败夫概。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戈斩落脚趾,重伤而死,后葬于苏州虎丘山。《史记 太史公自序》阖庐弑僚,宾服荆楚;夫差克齐,子胥鸱夷。《晋书 文帝纪》禽阖闾之将,虏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 |
阖门 | hémén | ①关闭门户。《左传·定公八年》:"林楚怒马,及衢而骋。阳越射之,不中。筑者阖门。"《新唐书·隐逸传·陆羽》:"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着书。"②全家。晋 皇甫谧《高士传·荀靖》:"阖门悌睦,隐身修学,动止合礼。"《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三》宗翰犹欲降之,(王)复大骂求死,由是阖门遇害。宋 洪迈《夷坚乙志·食牛梦戒》:"自今日以往,不唯不敢食,当与阖门共戒。" |
阖门百口 | héménbǎikǒu | 指全家所有人。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明张居正《归葬事毕谢恩疏》臣阖门百口,仰戴隆恩,无可报答,惟有竭诚尽力,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庶以少酬造之万一耳。 |
阖宗 | hézōng | 全族;整个家族。《南齐书·柳世隆传》:“一人逃亡,阖宗捕逮。”《新唐书·韩琬传》:“往召募,人贾其勇;今差勒,阖宗逃亡。” |
盖 | hé I. |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何故,为何。庄周《庖丁解牛》: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II.参见gài。III.参见g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