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I.

植物名。即“”。荷花、莲子、荷叶、藕。尔雅·释草》荷,芙渠。《注》别名芙蓉,江南人呼荷。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包:a.随身携带、装零钱和零碎东西的小包。b.食品名。③尔蒙:“激素”的旧称。II. 参见hè。

荷宠

héchǒng

蒙受恩宠。《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毛玠)历年荷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晋 刘琨《劝进表》况臣等荷宠三世,位厕鼎司,闻问震惶,精爽飞越,且惊且惋,五情无主,举哀朔垂,上下泣血。

荷担

hédān

①用肩负物;挑担。《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后汉书·丁鸿传》:“布衣荷担,不远千里。”《旧五代史·晋书·张彦泽传》:“百姓荷担,纍纍於路。”宋 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远近为之荷担,宗社几於缀旒。天下之人追咎其失,以为聚歛之过。”②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清 刘大櫆《祭吴忠恪公文》:“公之知余,在於旅舍,一见其文,许以荷担。”郭沫若《天地玄黄·历史的转变》:“多么令人兴奋的世纪啊,这个非以全民的规模不能荷担的伟大的世纪。”

荷粉露垂héfěnlùchuí

形容荷花上的露珠像粉一样细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只见他(宝钗)盛妆艳服,丰肩软体,鬟低鬓亸,眼瞤息微,真是荷粉露垂,杏花烟润了。

荷花

héhuā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荷花有很多别名,《尔雅》中称为“芙蕖”,《本草经》中称为“水芝”。《离骚》中称为“芙蓉”,《本草纲目》中称为“水华”,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hàndàn”,即花苞。另外还有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元 黄耕《临平泊舟》:“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荷花之异馥。

荷花虽好

也要绿叶扶持

héhuāsuīhǎo

yěyàolǜyèfúchí

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荷蒉

hékuì

《论语·宪问》:“子击磬於卫,有荷蕢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朱熹集注:“此荷蕢者亦隐士也。”后用为隐士之。焦赣《易林·蹇之井》:“荷蕢隐名,以避乱倾。终身不仕,遂其洁清。”清 孙枝蔚《三磨蝎图诗》:“韩为吏部苏翰林,我一布衣尝荷蕢。”

荷袂蹁跹hémèipiánxiān

荷袂:如荷花般衣袂,蹁跹:形容旋转舞蹈。形容仙子们轻盈飘逸的舞姿。《红楼梦第五回》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娇若春花,媚如秋月。

荷蒙

héméng

犹承蒙;承受:《三国演义 第83回》逊曰:“荷蒙重托,敢不拜命;但乞大王于来日会聚众官,然后赐臣。” 

荷钱héqián

状如铜钱的初生的小荷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六·莲藕》(荷叶)嫩者,荷钱,贴水者,藕荷。《花月痕第十回》遥见池水粼粼,荷钱叠叠。汪洋《西湖即事》石栏绕水自凄清,几点荷钱任意生。

荷枪实弹

hèqiāngshídàn

荷:扛。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峻青《李家埠在战斗》:“一到村头,就看见围子墙上岗哨严密,青年民兵们荷枪实弹的来往巡逻着。”

荷任

hérèn

担任,承担重任。《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

荷屋

héwū

传说中用荷叶做屋顶的房子。亦指隐者之屋。战国 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明 何景明《明山草堂赋》:“山有枫兮江有竹,构蓀楣兮葺荷屋。”

荷校

héxiào

以肩荷枷。即颈上带枷。校枷。《续资治通鉴卷 宋纪一百七十五》(廖)应淮荷校行歌出都门,观者壮之。《明史卷十 英宗前纪》正统八年秋七月戊午,祭酒李时勉荷校于国子监门三日。十二月丙戌,驸马都尉焦敬荷校于长安右门。

荷荇凫鹭héxìngfúlù

指水上生长、生活的四种植物和动物,分别是荷花、荇菜、野鸭和鹭鸶。

荷衣

héyī

①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吕延济注:“芰製、荷衣,隐者之服。”唐 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金马招贤会有时。”明 高启《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閭休復羡,锦衣今已作荷衣。”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山东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②指旧时中进士后所穿的绿袍。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荷衣新染御香归,引领群仙下翠微。”明 王錂《寻亲记·报捷》:“一别后杳无音信,知他有着荷衣分。”

地名,指山东菏泽;山名,指菏山名,指菏水